mTOR信号通路的激活在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31260241
-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6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C0901.分子与细胞神经生物学
- 结题年份:2016
- 批准年份:2012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3-01-01 至2016-12-31
- 项目参与者:曹学兵; 陈小武; 张莉红; 容琼文; 王源江; 李若照; 罗莉莉; 黎罗明;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L-dopa-induced dyskinesia (LID), the most common complication of parkinson's disease (PD) treated with L-dopa, limits the use of L-dopa as an anti-Parkinsonian therapy. It is of great value to clarify the pathogenesis of LID and to interfere with it. Inhibition of the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 signaling prevented the development of dyskinesia without affecting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L-DOPA, but the mechanism remain elusive. The changes of corticostriatal synaptic plasticity was suggested the vital mechanism of LID; mTOR signaling regulates the synaptic plasticity through controlling initiation of translation machinery of protein. So we presumed that mTOR signaling maintain the "pathological" long-term potentiation (LTP) of corticostriatal synapse through regulating its constuction and functions, and so involv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LID.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activation or inhibition of mTOR signaling on the expression levels and phosphorylation levels of subtypes of NMDA receptor and AMPA receptor, CaMKⅡ, PSD-95 and SAP-97 from both synaptic configuration and function respects, and LTP and long-term depression(LTD) of corticostriatal synapse , utilizing the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electrophysiological technique together with molecular biological techniques, immunoelectron microscopy, immunohistochemistry method, and ethology menthod, and thu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es for researching and developmenting new drugs treating LID.
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LID) 是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PD)时常见的并发症,给PD治疗带来极大的障碍,因此阐明LID的发生机制并对其进行有效干预对治疗PD有重要意义。抑制mTOR信号能明显减轻LID而不影响左旋多巴对PD的治疗作用,但其机制不清楚。皮质纹状体突触可塑性改变是LID发病的重要机制,而mTOR通过调控蛋白质起始翻译机制参与了突触可塑性的调控,因此我们推测:mTOR信号通过对突触结构及功能的改变维持皮质纹状体突触"病理性"LTP,参与LID发病。本课题采用电生理技术结合分子生物学、免疫电镜、免疫组织化学及行为学等技术,分别从突触的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探讨mTOR信号的激活和抑制对NMDA受体及AMPA受体亚单位、CaMKⅡ、PSD-95、SAP-97等表达水平、磷酸化水平以及皮质纹状体突触LTP和长时程抑制(LTD)的影响,为研发LID治疗新药提供理论依据。
结项摘要
左旋多巴是治疗帕金森病最有效的药物,而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LID) 是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PD)时常见的并发症,给PD 治疗带来极大的障碍,因此阐明LID 的发生机制并对其进行有效干预对治疗PD 有重要意义。有研究表明抑制mTOR通路能减轻LID的症状,然其机制尚不清楚。本项目采用电生理技术结合分子生物学、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电镜及行为学方法,分别从突触的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探讨mTOR 信号的激活和抑制对NMDA 受体及AMPA 受体亚单位、CaMKⅡ、PSD-95、SAP-97 等表达水平、磷酸化水平以及皮质纹状体突触LTP 和长时程抑制(LTD)的影响。我们的研究发现,在左旋多巴诱发LID时,mTOR 信号通路被激活(S6K和4EBP1的磷酸化水平升高),导致NMDA受体NR2A、NR2B等亚单位磷酸化水平增高,突出结构的PSD-95、Cx36的磷酸化水平升高,透射电镜的结果显示突出密度增高等形态学改变;电生理的结果显示出现LTP的病理性增强现象;而给予蕾帕霉素抑制mTOR 信号通路后,上述变化被逆转,相应分子磷酸化水平下降,突触致密区密度和形态的改变,LTP的病理性增强现象得到逆转,行为学评分得到显著改善。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mTOR通路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是LID发生的重要环节,抑制mTOR通路通路的激活可作为治疗LID的靶点,为此类药物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缝隙连接蛋白Cx36在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大鼠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DOI:--
- 发表时间:2016
- 期刊:《康复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陈志斌;陈小武;何晓阔;韩超
- 通讯作者:韩超
长时程增强与左旋多巴诱导的异动症发病关系研究进展
- DOI:--
- 发表时间:2016
- 期刊: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作者:陈小武;何晓阔;曹学斌;陈志斌
- 通讯作者:陈志斌
mTOR信号通路在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2016
- 期刊:卒中与神经疾病
- 影响因子:--
- 作者:缪茂军;陈小武;曹学兵;陈志斌
- 通讯作者:陈志斌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与帕金森异动症关系研究进展
- DOI:--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 影响因子:--
- 作者:缪茂军;陈志斌
- 通讯作者:陈志斌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政府会计概念框架结构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会计研究
- 影响因子:--
- 作者:陈志斌
- 通讯作者:陈志斌
道路分割精度对交通噪声模拟的影响
- DOI:--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噪声与振动控制
- 影响因子:--
- 作者:罗鹏;蔡铭;陈志斌
- 通讯作者:陈志斌
政府控制、成长性与企业现金持有价值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当代经济科学
- 影响因子:--
- 作者:赵卫斌;陈志斌
- 通讯作者:陈志斌
核电厂定量安全目标溯源及其存在问题剖析
- DOI:--
- 发表时间:2020
- 期刊:核安全
- 影响因子:--
- 作者:王不二;汪 振;陈 超;陈珊琦;戈道川;陈志斌;王 芳
- 通讯作者:王 芳
HDAC9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关系的研究进展
- DOI:--
- 发表时间:2017
- 期刊:临床误诊误治
- 影响因子:--
- 作者:靳洲;李其富;马琳;王淑荣;陈志斌;廖小平
- 通讯作者:廖小平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陈志斌的其他基金
GRK-2/DR2/NALCN信号通路调控纹状体投射神经元兴奋性与帕金森病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 批准号:81860243
- 批准年份:2018
- 资助金额:35.0 万元
-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