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海峡环流在北大西洋高纬度海区降温现象中的作用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776009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601.物理海洋学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The subpolar North Atlantic, connected with the Nordic Seas through Denmark Strait, is an important generating region for the 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 (AMOC). Recent observational studies suggest that the subpolar cooling in the North Atlantic Ocean has repeatedly appeared in opposition to global surface temperature increasing. In many coupled climate models, AMOC oscillations are considered as one possible physical basis for this temperature changes, however, there is as yet no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immediate causes for the temperature decreasing in either the models or observations. An issue highly pertinent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decadal climate predictability and to the discussion of the role of oceans in climate change is by what and how the subpolar cooling in the North Atlantic is excited. This proposal represents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ward understanding this important issue with a high resolution regional ocean model. In particular, we seek to explore how the subpolar temperature is affected by the circulation in the Denmark Strait, and what is the subpolar temperature’s response to future global climate change. A set of carefully designed numerical experiments will be conducted and thoroughly analyzed to test the following scientific hypotheses: 1) the circulation change in Denmark Strait plays a key and direct role in the subpolar cooling of North Atlantic Ocean; 2) the changes in the Nordic Seas in response to global warming may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the subpolar cooling under global warming scenarios by the circulation change in the Denmark Strait. The proposed results will offer a brand new perspective to explain the repeatedly occurred subpolar cooling in the North Atlantic Ocean.
通过丹麦海峡与北欧海相连的北大西洋高纬度海区,是大西洋经向翻转流生成的重要区域。观测资料研究表明该海区曾多次出现与全球表层温度变化相左的降温现象,但目前对其降温机制还不是很清楚。因此作为理解年代际气候可预报性以及海洋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的重要议题之一,北大西洋高纬度海区降温的直接触发机制就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命题。本项目拟利用一个区域高分辨率海洋模式深入研究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北大西洋高纬度海区降温现象的产生机制及其影响,特别关注丹麦海峡环流等重要物理过程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问题。通过一系列数值试验和结果分析,预期可以验证:1)丹麦海峡的环流变化是引起该海域温度下降的直接原因;2)北欧海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可以有助于预测未来气候变暖情景下北大西洋高纬度海区的温度变化规律。本项目的预期研究成果将为解释该海区的温度异常现象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

结项摘要

北大西洋高纬海区是大西洋经向翻转流、北大西洋深层水生成的重要区域,对气候研究及预测具有重要作用。课题利用高分辨率的区域模式成功再现了北大西洋高纬海区降温现象的基本特征,并分析了丹麦海峡环流变化等过程对此降温特征的影响及机制;提出了在中高纬海区的高频“天气噪声”可能是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维持其强度、变化的重要因素,而下层的北大西洋深层水可以在内区存在着与常规认知不同的特殊的输运通道。此外,课题拓展了大西洋赤道区域的相关科学问题。利用同化资料及简化模型,发现赤道西边界流经向输运季节变化的反对称性与纬向风所激发出来的对称的赤道罗斯贝波有关。另外基于全耦合模式,证明了大气跨赤道的能量输运主要与活跃的海洋动力过程有关。项目的研究结果能够提高我们对北大西洋海区海洋动力环境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区域性的海洋环境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课题组在相关学术刊物上已发表论文7篇,其中SCI论文5篇,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对北大西洋翻转环流及深层水相关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下一步继续探索该领域的其它科学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Pathways of suspended sediments transported from the Yellow River mouth to the Bohai Sea and Yellow Sea
黄河口悬浮泥沙输送至渤海、黄海的路径
  • DOI:
    10.1016/j.ecss.2020.106639
  • 发表时间:
    2020-05
  • 期刊:
    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
  • 影响因子:
    --
  • 作者:
    Xingmin Liu;Lulu Qiao;Yi Zhong;Xiuquan Wan;Wenjing Xue;Peng Liu
  • 通讯作者:
    Peng Liu
The Eastern Atlantic Basin Pathway for the Export of the North Atlantic Deep Waters
北大西洋深水输出的东大西洋盆地通道
  • DOI:
    10.1029/2021gl095615
  • 发表时间:
    2021-12
  • 期刊: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 影响因子:
    5.2
  • 作者:
    Zhai Yujia;Yang Jiayan;Wan Xiuquan
  • 通讯作者:
    Wan Xiuquan
The Role of Ocean Dynamics in the Cross-equatorial Energy Transport under a Thermal Forcing in the Southern Ocean
南大洋热强迫下海洋动力学在跨赤道能量传输中的作用
  • DOI:
    10.1007/s00376-021-1099-6
  • 发表时间:
    2021-07
  • 期刊: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 影响因子:
    5.8
  • 作者:
    Fukai Liu;Yiyong Luo;Jian Lu;Xiuquan Wan
  • 通讯作者:
    Xiuquan Wan
吕宋暖涡的三维观测特征及其数值模拟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科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门国蕊;马伟伟;万修全
  • 通讯作者:
    万修全
西南黄海环流及其对浒苔分布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雪;万修全;马伟伟
  • 通讯作者:
    马伟伟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黄河入海物质输运通道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海洋与湖沼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兴民;乔璐璐;万修全;仲毅;马伟伟;刘鹏
  • 通讯作者:
    刘鹏
南海吕宋海峡21°N附近多潜标观测的上层海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海洋与湖沼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宋占辉;马伟伟;万修全;韩雪双
  • 通讯作者:
    韩雪双
南海吕宋海峡21oN附近多潜标观测的上层海流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海洋与湖沼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宋占辉;马伟伟;万修全;韩雪双
  • 通讯作者:
    韩雪双
Decadal Thermocline Variabilit
年代际温跃层变化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姜华;吴德星;万修全
  • 通讯作者:
    万修全
沙埕港湾口断面潮流及余流特征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海洋与湖沼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鲍献文;姚志刚;万修全;夏颖颖
  • 通讯作者:
    夏颖颖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万修全的其他基金

热带大西洋西边界流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气候效应
  • 批准号:
    42276007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渤海环流的年际变化与温度长期演变机制分析
  • 批准号:
    41576004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7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天气噪声对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变异的作用
  • 批准号:
    41276013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8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热带外SST长周期变异对ENSO的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 批准号:
    41006004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21.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