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绿洲土壤团聚体内无机磷有效性生物学机制及其对农作模式的响应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860360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41.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1312.耕作学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Along 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oasis in arid area, the soil structure and nutrient cycling are changed and the soil phosphorus levels will be inevitably affected.A long term positioning tests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at Shihezi Oasis located in Manasi River Basin to investigate biological mechanism of soil aggregate inorganic phosphorus and response to crop system models. The distribution of inorganic phosphorus in the soil aggregates is analyzed to explore inorganic phosphorus availability with the evolution of oasis process and to reve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organic phosphorus forms and aggregate fractions. The types and changes of soil organic acids under different cropping models are analyzed to clarify the activation process and mechanism of soil organic acid on soil inorganic phosphorus. The diversity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and phosphate dissolved bacteria are also analyzed to reveal the biological mechanism of inorganic phosphorus availability from soil aggregates scales. Adaptive cropping modes for efficient use soil phosphorus are established via analysis the effect of farming system on soil phosphorus availability. The results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improving the oasis soil structure, phosphorus supply capacity, and enrich the oasis farming system theory.
随着干旱区绿洲化规模的扩大,改变土壤结构与养分循环,必然影响土壤磷素水平。本项目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石河子绿洲为案例,基于长期定位实验点,开展绿洲土壤团聚体内无机磷有效性生物学机制及其对农作制模式响应的研究。通过分析土壤无机磷组分在土壤团聚体中的分布规律,探明不同农作制模式下土壤各形态无机磷有效性的差异性,揭示无机磷形态对团聚体粒径的响应关系;分析农作制模式下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其解磷功能菌群,从土壤团聚体结构层面揭示无机磷有效性的生物学机制;分析土壤团聚体内有机酸种类及金属离子含量,阐明有机酸对土壤无机磷活化能力及作用机制;建立土壤磷素高效利用的适应性农作制模式,完善磷素利用的多元化途径。研究成果为提高干旱区绿洲土壤结构水平及供磷能力提供理论基础,丰富绿洲农作制度理论。

结项摘要

随着干旱区绿洲化规模的扩大,改变土壤结构与养分循环,必然影响土壤磷素水平。本项目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石河子绿洲为案例,基于长期定位试验点,开展绿洲土壤团聚体内无机磷有效性生物学机制及其对农作制模式响应的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种植制度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较为明显。表现为农作模式主要通过降低土壤pH和EC,改善土壤盐渍化状况,增加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大团聚体的百分含量以及团聚体稳定性来影响土壤理化性质。(2)不同种植制度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存在差异。土壤的优势菌门均为Firmicutes、Proteobacteria、Chloroflexi、Actinobacteria和Acidobacteria,但是丰度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中农田和草地能够显著增加土壤细菌多样性,明显改善线虫食物网状况,人工草地及人工林地土壤线虫食物网呈现结构化。土壤EC、Fe3+和pH是造成细菌群落差异的主要原因;而在种植模式中,除EC和Fe3+外,SOM和MWD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极为明显。(3)不同种植制度土壤全磷含量相对较高,但是PAC反映却没有足够速效磷供植物吸收利用。土壤各无机磷组分含量表现为:Ca10-P>Ca8-P>Al-P>Fe-P>Ca2-P。不同种植制度土壤无机磷有效性表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中速效磷与无机磷组分之间显著正相关,表明Ca10-P、Al-P 和Ca8-P是无机磷的主要来源,其中Al-P是最直接的有效磷源。种植模式中各无机磷组分对速效磷的贡献较小。(4)种植制度对土壤有机酸含量变化的影响明显。总体表现为草酸>苹果酸>柠檬酸。草酸和苹果酸含量在农田和草地中较高,且二者主要活化Ca8-P、Al-P和Ca10-P。种植制度通过影响金属离子与土壤有机酸反应来活化无机磷,Ca2+能通过与有机酸反应来活化Ca8-P、Al-P和Ca10-P。不同种植制度还可以通过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来影响无机磷有效性。研究成果为提高干旱区绿洲土壤结构水平及供磷能力提供理论基础,丰富绿洲农作制度理论。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9)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2)
新疆长期棉花连作对土壤理化性状与线虫群落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应用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虹;杨磊;张凤华
  • 通讯作者:
    张凤华
Continuous planting of cotton after reclamation alters the humus composition and humic aci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开垦后棉花连植改变了腐殖质组成和腐殖酸结构特征
  • DOI:
    10.1080/02757540.2022.2093350
  • 发表时间:
    2022-08
  • 期刊:
    Chemistry and Ecology
  • 影响因子:
    2.5
  • 作者:
    Zhang J;Zhang F
  • 通讯作者:
    Zhang F
棉秆还田不同年限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矿化特征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唐鹏飞;韩兵兵;王佳敏;罗艳琴;张凤华
  • 通讯作者:
    张凤华
Soil aggregation and aggregate-associated organic carbon under four typical halophyte communities in Northwest China
西北地区四种典型盐生植物群落土壤团聚及团聚体有机碳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Pedosphere
  • 影响因子:
    5.7
  • 作者:
    Cheng Z;Wang J;William J;Yang H;Zhang F
  • 通讯作者:
    Zhang F
Inorganic phosphorus distribution in soil aggregates under different cropping patterns in northwest China.
西北地区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团聚体无机磷分布[J].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and Plant Nutrition
  • 影响因子:
    3.9
  • 作者:
    Cheng Z;Chen Y;William J.G;Zhang F
  • 通讯作者:
    Zhang F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垄上栽培对盐碱地食叶草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DOI:
    10.13866/j.azr.2020.02.23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干旱区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郑旭;李斌;张万银;刘婧;张凤华;李鲁华;王家平
  • 通讯作者:
    王家平
平均中子辐照量计算公式对钡星的应用
  • DOI:
    10.15940/j.cnki.0001-5245.2017.06.010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天文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凤华;张璐;崔文元;张波
  • 通讯作者:
    张波
政府减贫行为的动态效应中国农村减贫问题的SVAR模型实证分析(1990-2008)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环境》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凤华;叶初升
  • 通讯作者:
    叶初升
干旱区微咸水滴灌条件下典型土壤盐碱化影响因素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邵建荣;张凤华;董 艳
  • 通讯作者:
    董 艳
新疆高产棉田生态系统NEE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蔡旭;张凤华;杨海昌
  • 通讯作者:
    杨海昌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张凤华的其他基金

新疆长期棉秆还田土壤微生物源碳形成的生理调控及稳定机制研究
  • 批准号:
    32360544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33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干旱区绿洲化过程土壤有机碳库与盐基离子变化及其对团聚体结构的响应
  • 批准号:
    31360320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46.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干旱区大面积农田膜下滴灌条件下灌区尺度水盐平衡分析
  • 批准号:
    31160115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50.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干旱区绿洲化过程的水盐平衡过程及对农作制模式的响应
  • 批准号:
    31171507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6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准噶尔盆地沙漠增温效应对绿洲热量资源分异规律的研究
  • 批准号:
    30760105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16.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