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资源药用植物中新颖结构天然产物的发现及其功能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732008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 资助金额:
    30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703.天然产物化学生物学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Special medicinal plants, representing by chinese unique medicinal plants and toxic medicinal plants, contain abundant and special bioactive natural products. On the basis of the thorough studies about more than 40 kinds of toxic medicinal plants, this research aims at the discovery and functions of novel and bioactive natural products from special medicinal plants, which were found to be bioactive through primary activity screening. Bioactive natural products with novel structures will be efficiently distinguished and locked by HPLC-SPE-NMR-MS, and then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The bioactivities of the isolates will be evaluated on in-vitro anticancer, antivirus, anti-inflammatory, and ion channel models, and compounds with strong in-vitro activities will be reevaluated in-vivo. For the compounds that have activities both in-vitro and in-vivo, structure modification and optimization will b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relationship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structure-toxicity relationship, and mechanism of action). 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iscover 300~400 new natural compounds, 10~15 novel skeletons, 30~40 compounds with potent bioactivity, 2~3 lead compound and 1~2 small molecular probes with distinct functions, so as to provide foundations for new drugs’ R&D based on natural products and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the above special medicinal plants.
以中国特有药用植物和有毒药用植物为代表的特殊资源药用植物蕴含丰富且独特的活性天然产物。本项目拟在前期对40余种有毒植物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基于HPLC-SPE-NMR-MS识别、获取和结构表征一体化研究的新方法,从经初步筛选具有生物活性的特殊资源药用植物提取物中发现微量甚至痕量的新颖结构活性化合物。对所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抗肿瘤、抗病毒、抗炎免疫及离子通道模型的体外活性测定,选择活性强的化合物进行体内药效实验,对体内外活性强的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和类似物的合成,深入开展结构与功能研究(构效关系、作用机制)。通过上述研究发现新颖结构的天然化合物300~400个,全新骨架化合物10~15个,活性显著的化合物30~40个,原创的新药先导化合物2~3个和功能独特的小分子探针1~2个,为基于天然产物的创新药物研究和特殊药用资源的合理利用奠定基础。

结项摘要

以中国特有药用植物和有毒药用植物为代表的特殊资源药用植物蕴含丰富且独特的活性天然产物。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资助下,本课题按照原定的研究计划,重点开展了以下两方面的工作,取得较好进展:.(1)特殊资源药用植物中新颖结构天然产物的发现研究.以先进的HPLC-MS-SPE-NMR高效识别、定向获取和结构表征一体化研究的关键技术为基础,结合活性物质的作用特点,开展特殊资源药用植物中微量或痕量新骨架、新结构天然产物发现研究。重点对杜鹃花科(闹羊花、照山白、灯笼树、马银花、柳叶金叶子)、苍耳属(意大利苍耳、刺苍耳、平滑苍耳)、八角属(华中八角、野八角、少药八角)、马钱科(三脉马钱、醉鱼草)、大风子科(大风子)、刺桐属(龙牙花)、金合欢属(台湾相思)等20余种特殊资源药用植物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鉴定了1100余个化合物,新化合物340余个,新骨架化合物14个。经过活性评价,发现70余个化合物在镇痛、抗病毒、抗炎、肝保护等方面具有显著活性,30个化合物在镇痛、抗氧化和肝保护方面显现出与阳性药相当甚至更强的活性,为基于天然产物的创新药物研究提供了多个先导化合物。.2. 活性天然产物结构与功能研究.针对具有抗疟活性的鹰爪甲素、具有镇痛活性的木藜芦烷毒素、具有致癫痫作用的羟基马桑毒素、抗神经胶质瘤的菲并吲哚里西啶生物碱PF403、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甲异靛等5个天然分子开展化学生物学研究。在揭示鹰爪甲素作用特性的基础上,研发出第一个可在恶性疟原虫中检测亚铁血红素的点亮型小分子荧光探针,并成功构建了靶向环形期疟原虫的抑制剂筛选方法。成功鉴定到了木藜芦烷毒素和羟基马桑毒素的作用靶标,揭示了作用机制,为相应疾病的治疗和药物开发提供了新的靶标和思路。.完成了复杂环系新骨架化合物Spirooliganin的32个异构体的全合成,并根据抗病毒活性结果进行构效关系分析,发现2个强的抗柯萨奇病毒分子。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4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2)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9)
Two unique C21-diterpenoid alkaloids from Aconitum carmichaelii
来自乌头的两种独特的 C21-二萜生物碱
  • DOI:
    10.1016/j.cclet.2022.03.104
  • 发表时间:
    2022-04
  • 期刊: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 影响因子:
    9.1
  • 作者:
    Zhang Jingfang;Lei Xiaoqiang;Wei Yazi;Liu Hui;Guo Qinglan;Zhang Tiantai;Shi Jiangong
  • 通讯作者:
    Shi Jiangong
Minor terpenoids from the stems and twigs of Rhododendron ovatum
卵形杜鹃茎和枝中的微量萜类化合物
  • DOI:
    10.1080/10286020.2022.2027916
  • 发表时间:
    2022-01
  • 期刊:
    Journal of Asian 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
  • 影响因子:
    1.7
  • 作者:
    Ma Min;Wang Yanan;Wang Haiqiang;Ma Shuanggang;Li Yong;Qu Jing;Yu Shishan
  • 通讯作者:
    Yu Shishan
Xanthanoltrimer A-C: three xanthanolide sesquiterpene trimers from the fruits of Xanthium italicum Moretti isolated by HPLC-MS-SPE-NMR
黄原醇三聚体 A–C:通过 HPLC-MS-SPE-NMR 从 Xanthium italicum Moretti 的果实中分离出三个黄原内酯倍半萜三聚体
  • DOI:
    10.1039/d0qo01541e
  • 发表时间:
    2021-03-21
  • 期刊:
    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
  • 影响因子:
    5.4
  • 作者:
    Fu, Jiang;Wang, Ya-Nan;Yu, Shi-Shan
  • 通讯作者:
    Yu, Shi-Shan
Aconicarmisulfonine A, a Sulfonated C20-Diterpenoid Alkaloid from the Lateral Roots of Aconitum carmichaelii
Aconcarmisulfonine A,一种来自 Aconitum carmichaelii 侧根的磺化 C-20-二萜生物碱
  • DOI:
    10.1021/acs.orglett.7b03956
  • 发表时间:
    2018-02-02
  • 期刊:
    ORGANIC LETTERS
  • 影响因子:
    5.2
  • 作者:
    Guo, Qinglan;Xia, Huan;Shi, Jiangong
  • 通讯作者:
    Shi, Jiangong
3-Hydroxy-3-methylglutaryl flavone glycosides from the leaves of Turpinia arguta
圆荠叶中的 3-羟基-3-甲基戊二酰黄酮苷
  • DOI:
    10.1016/j.fitote.2017.10.017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FITOTERAPIA
  • 影响因子:
    3.4
  • 作者:
    Ma Shuang-Gang;Yuan Shao-Peng;Liu Yun-Bao;Qu Jing;Li Yong;Wang Xiao-Jing;Wang Ru-Bing;Xu Song;Hou Qi;Yu Shi-Shan
  • 通讯作者:
    Yu Shi-Sha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PF403一个新颖的抗脑瘤药物,通过抑制体外体内肿瘤的发展和侵润而发挥作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ncology
  • 影响因子:
    5.2
  • 作者:
    唐克;周琬琪;庾石山;陈晓光
  • 通讯作者:
    陈晓光
Triterpenoids from Erythrophleum fordii.
来自 Erythrophleum fordii 的三萜类化合物。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Acta Botanica Sinica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楠;余芳;庾石山
  • 通讯作者:
    庾石山
阻断细胞外高迁移率簇蛋白B1抑制阿霉素诱导的小鼠心肌损伤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药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马永刚;张晓伟;鲍华燕;庾石山;胡卓伟;孙巍
  • 通讯作者:
    孙巍
短萼仪花叶化学成分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中药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庾石山;裴月湖;杨华良
  • 通讯作者:
    杨华良
新颖的(+)-去氧娃儿藤宁手性合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Synthesi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云宝;李勇;屈晶;庾石山
  • 通讯作者:
    庾石山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庾石山的其他基金

作用于神经系统的新型萜类化合物的发现、结构与功能及形成机制研究
  • 批准号:
    22337007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230.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苍耳等四种苍耳属植物中抗炎活性倍半萜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 批准号:
    81573321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6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有毒药用植物中新颖结构活性天然产物的发现及其功能研究
  • 批准号:
    21132009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30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