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2O-MO-TiO2三元尖晶石化合物的微波介电与离子导电特性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102058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206.功能陶瓷
  • 结题年份:
    2014
  • 批准年份:
    2011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2-01-01 至2014-12-31

项目摘要

前期研究中我们发现,Li2O-MO-TiO2三元尖晶石固溶体化合物Li(4x/3)M(2-2x)Ti(1+2x/3)O4(0≤x≤1,M=Zn、Mg等),随着M离子和固溶度x的变化,一些化合物具有优异的微波介电性能,而另一些化合物则表现出良好的离子导电特性,由此可见,通过调节组份可以实现对该化合物微波介电与离子导电性能的调控,但目前还不明确其调控机理。本项目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离子的组合对其进行组分设计,系统研究组分变化、工艺因素、微结构变化(包括阳离子半径、占位率、反型率、晶体结构、有序-无序相变、有序相类型以及键价特性等)对该化合物微波介电与离子导电特性的影响,揭示其性能的调控机理,最终实现该类化合物的可控制备与性能优化。本项目的顺利实施,有助于进一步深入认识材料设计、制备、结构对性能的内在影响机制等一系列科学问题,为其它类似材料的科学裁剪和制备提供重要的实验与理论借鉴。

结项摘要

现代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微波介质陶瓷的成本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索新型高性能、低密度、低烧结温度以及低原料成本的微波介质陶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项目以M2TiO4(M=Zn,Mg,Co)尖晶石介电化合物和Li4/3Ti5/3O4尖晶石离子导电化合物作为组元,通过两者形成固溶体,设计并制备了一系列烧结温度低、密度低、微波介电性能优异的新型锂基尖晶石微波介质材料,如Li2ATi3O8(A=Zn, Mg, Co)、Li2B3Ti4O12(B=Zn, Mg, Co)等。针对锂基尖晶石陶瓷谐振频率温度系数较负这一缺点,通过加入具有较大的正温度系数的TiO2,成功将其温度系数调节至近零,从而获得了面向微波谐振器应用的新型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如(1-x) LiZn0.5Ti1.5O4(Li2ZnTi3O8)-xTiO2、(1-x)Li2Zn3Ti4O12-xTiO2等。为了满足微波陶瓷低温烧结的要求,添加少量的BaCu(B2O5)(BCB)烧结助剂,成功的将其烧结温度降至900℃,降温后的介质材料保持优异的微波介电性能且能与Ag电极实现共烧匹配,从而成功制备出了一系列新型锂基尖晶石LTCC微波介质材料。在机理研究方面,通过对该类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和电子结构进行研究后发现,在Li4/3Ti5/3O4尖晶石离子导电材料中添加少量的M2TiO4(M=Zn,Mg,Co)后阻碍了锂离子的扩散通道,所以该类固溶体化合物的离子导电性能降低,微波介电性能得到优化。此外,本项目在横向方面进行了延伸,设计合成了系列固有烧结温度低、介电性能优异的新型微波介电陶瓷并对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离子取代改性的角度出发,设计制备了Ba4LiNb3-xSbxO12和Ca(Zn1/3Nb2/3-xVx)O3两种介电常数与Q×f值适中、温度系数可调的复合钙钛矿微波介电陶瓷。通过添加一定量的BCB低熔点烧结助剂,在没有恶化BaTi5O11陶瓷性能的同时成功将其烧结温度降至900℃左右,获得了一种LTCC材料。采用Co取代Ba4Ti12O27中的部分Ti,稳定了Ba4Ti12O27的晶体结构,获得了一种性能优异的Ba4CoTi11O27微波介质陶瓷。最后对BaTiO3基高温温度稳定型高介低损陶瓷、BiFeO3粉体以及氧化锌压敏陶瓷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几种电学性能优异的介电、敏感材料。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5)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2)
A_4B_3O_(12)型六方钙钛矿微波介质陶瓷的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电子元件与材料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廖维;方亮;周焕福;苏聪学;刘晓斌
  • 通讯作者:
    刘晓斌
A novel thermally stable low-firing LiMg4V3O12 ceramic: Sintering characteristic, crystal structure and microwave dielectric properties
新型热稳定低烧LiMg4V3O12陶瓷:烧结特性、晶体结构和微波介电性能
  • DOI:
    10.1016/j.ceramint.2013.10.114
  • 发表时间:
    2014-05
  • 期刊:
    Ceramics International
  • 影响因子:
    5.2
  • 作者:
    Zhou, Huanfu;He, Fen;Chen, Xiuli;Chen, Jie;Fang, Liang;Wang, Wei;Miao, Yanbing
  • 通讯作者:
    Miao, Yanbing
Bisub class=a-plus-plus4/subTisub class=a-plus-plus3/subOsub class=a-plus-plus12/sub modified low voltage ZnO-based varistors: microstructure, electrical properties and ag
Bi4Ti3O12 改性低压 ZnO 基压敏电阻:微观结构、电性能和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Materials in Electronic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焕福;郭汝丽;褚冬进;常宝成;覃远东;方亮
  • 通讯作者:
    方亮
Novel middle permittivity ceramic Ba4CoTi11O27: Sintering characteristic, cations distribution, crystal structure and microwave dielectric propertiesbr /
新型中介电常数陶瓷Ba4CoTi11O27:烧结特性、阳离子分布、晶体结构和微波介电性能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Ceramics International
  • 影响因子:
    5.2
  • 作者:
    周焕福;苗雁冰;徐军古;龚健章;陈秀丽;方亮
  • 通讯作者:
    方亮
span style=line-height:200%;font-size:12pt;Thermally Stable BaTiO3-Bi(Mg2/3Nb1/3)O3 Solid Solution with High Relative Permittivity in a BroadTemperatureUsageRange/span
热稳定的 BaTiO3-Bi(Mg2/3Nb1/3)O3 固溶体,在宽温度使用范围内具有高相对介电常数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 影响因子:
    3.9
  • 作者:
    陈秀丽;陈杰;马丹丹;方亮;周焕福
  • 通讯作者:
    周焕福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4NiO-B2O3-V2O5低温烧结微波介质陶瓷的烧结特性、相结构和微波介电性能研究
  • DOI:
    10.3969/j.issn.1001-9731.2019.06.023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功能材料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卢承铭;周焕福;张海林;李诗轩;邓积极
  • 通讯作者:
    邓积极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周焕福的其他基金

LTCC滤波器用MgO-B2O3二元体系低介、高Q微波介电材料的成分设计、缺陷调控与性能研究
  • 批准号:
    61761015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37.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B位复合尖晶石陶瓷的有序/无序相变、畴结构、缺陷与微波介电性能的研究
  • 批准号:
    11464009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60.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