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消化道内甜味受体及信号转导通路对甜菊苷和甜菊苷A的感应机理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402111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4.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1706.饲料学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Animal food intake regulation has always been the key scientific problems in the field of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research. Research shows that feeding behavior of ruminant and selection of feeding forage are obviously affected by attractant, such as sweeteners. Furthermore, sweet receptors in mammalian oral-cavity can affect food intake by recognizing the sweet tastant. In recent years, the research areas about sweet receptor, widely existed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mucosal epithelial cells, recognizing sweet tastant and regulating the feed intake by means of 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and 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1 (SGLT1) has gradually aroused the attention in the scientific world. However, the effects of sweet taste receptor recognition and the related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in digestive tract of ruminants on the induction of sweet tastant and feed intake regulation are rarely reported. In this research, goats were selected as test animal. Stevioside and stevioside A, two natural sweeteners with similar chemical structure isolated from Stevia rebaudiana, were used as sweeteners. The aim of this project intend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two sweeteners on the regulation of goat feeding, digestion and metabolism;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weet recognition receptor in the digestive tract; the effect of the two sweet substances on the expression of sweet taste receptors and related signaling pathway protein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digestive tract mucosal epithelial cells. Thereafter,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green natural sweeteners and food intake regulation of ruminants can be provided.
动物摄食调节一直是动物营养和饲料科学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相关研究表明,反刍动物的采食行为和对饲料饲草的选择性采食受诱食剂(如甜味剂)的影响较为明显;而且哺乳动物口腔的甜味受体可通过识别甜味物质对采食产生影响。近年来,广泛存在于胃肠道粘膜上皮细胞中的甜味受体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和钠离子/葡萄糖共转运载体1(SGLT1)识别甜味进而调节采食的研究业已逐步引起重视,但反刍动物消化道内甜味受体识别和相关信号转导通路对甜味物质的感应与摄食调节的影响鲜见报道。本项目拟以山羊作为试验动物,研究来源于甜叶菊的两种结构相似的天然甜味素甜菊苷和甜菊苷A对山羊摄食调节、消化代谢的影响,并深入研究甜味识别受体在消化道内的分布,以及两种甜味物质影响消化道不同部位粘膜上皮细胞中甜味受体及相关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差异化机制,为开发新型绿色天然甜味剂和对反刍动物进行摄食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结项摘要

动物摄食调节是动物营养和饲料科学研究领域关注的一个热点科学问题,反刍动物的采食行为和对饲料饲草的采食会受到诱食剂(如甜味剂)的影响。目前天然甜味剂对反刍动物采食的影响以及反刍动物消化道内甜味受体对甜味物质的感应鲜见报道。本项目研究了甜叶菊中提取天然甜味剂甜菊苷和甜菊苷A的加热提取工艺方法,并以成年羊和羔羊作为试验动物,研究来源于甜叶菊的天然甜味素甜菊苷和甜菊苷A对山羊摄食调节、消化代谢的影响,并研究了甜菊苷A对羔羊消化道甜味剂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筛选出甜叶菊中甜菊苷和甜菊苷A加热回流提取的最佳提取工艺,即以水为提取溶剂进行加热提取,提取温度80℃及提取时间60 min,提取3次。重复性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项目研究显示,甜菊苷倾向于增加山羊的日粮干物质采食量(P = 0.077),并且山羊粗饲料和日粮的日均干物质采食量均随着甜菊苷添加浓度的增加呈线性增加(P < 0.05),同时,甜菊苷显著影响了NDF和ADF的消化率(P < 0.05)。添加甜菊苷A组山羊的日粮日均采食量略高于对照组,但各处理组间的粗料和日粮日均采食量以及养分消化率没有显著差异。羔羊试验表明,在第1至10 d,甜菊苷A组日平均采食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接近极显著水平(P = 0. 016),而在第11至20 d,两组日平均采食量没有显著差异(P = 0. 248),从试验全期(1-20 d)来看,饲喂甜菊苷A开食料有显著提高采食量的趋势(P=0. 068)。甜菊苷A组羔羊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羔羊(P=0. 049)。项目通过对甜菊苷或甜菊苷A对成年山羊和羔羊采食量的研究,为甜菊苷和甜菊苷A在山羊乃至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以上甜菊苷或甜菊苷A对成年山羊和羔羊采食影响的研究,为甜菊苷和甜菊苷A在山羊乃至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1)
专利数量(0)
天然植物提取物甜菊苷和甜菊苷A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
  • DOI:
    10.13417/j.gab.036.002867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许丽卫;张丽萍;王久荣;韩雪峰
  • 通讯作者:
    韩雪峰
天然甜味剂甜菊苷和甜菊苷A的提取工艺研究
  • DOI:
    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17.13.006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饲料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许丽卫;张丽萍;王久荣;韩雪峰
  • 通讯作者:
    韩雪峰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土壤铵态氮中氮稳定同位素丰度测定的两种前处理方法比较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质谱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贺珍;王久荣;童瑶瑶;张丽萍;耿梅梅;许丽卫;陈闻;彭灿;袁红朝
  • 通讯作者:
    袁红朝
饲粮添加脯氨酸对妊娠环江香猪繁殖性能和血浆生化参数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谭敏捷;耿梅梅;许丽卫;游金明
  • 通讯作者:
    游金明
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在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循环中的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同位素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简燕;耿梅梅;许丽卫;王久荣
  • 通讯作者:
    王久荣
基于UPLC-MS/MS技术研究濒死状态下新生羔羊血清代谢物变化
  • DOI:
    10.11843/j.issn.0366-6964.2020.12.030
  • 发表时间:
    2020-12
  • 期刊:
    畜牧兽医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程艳;杨超;许丽卫;耿梅梅;谭支良;贺志雄
  • 通讯作者:
    贺志雄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山羊血浆中甘露醇和乳果糖含量
  • DOI:
    10.3969/j.issn.1006-267x.2020.06.043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许丽卫;陈闻;耿梅梅;张丽萍;贺珍;袁红朝;彭灿;李春勇;贺志雄;王久荣
  • 通讯作者:
    王久荣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