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损伤响应和修复蛋白聚点机理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200630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503.细胞感应与环境生物物理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A process cascade involved in DNA damage response and repair is initiated upon DNA double strands break damages induced by external stimuli; and many kinds of protein are activated, modified and accumulated at the DNA damage site to form protein foci and to repair the damage. Those protein foci show micrometer bright spots under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after 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 Although the inner structure of the protein foci and the protein distribution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study of DNA repair mechanism, roles and interaction of DNA damage response and repair proteins, and cancer treatment and radiation protection, the inner information of the foci keeps still unknown due to the resolution limit of traditional optical microscopy. In this proposal, we irradiate MRC-5 and HeLa cells, immuno-stained with γ-H2AX and 53BP1 antibodies and photon-switchable fluorescence molecules. Using the super-resolution microscopy technique STORM (stochastic optical reconstruction microscope) and single molecule fluorescence imaging, the high resolution image of the γ-H2AX and 53BP1 protein foci at the DSB sites, the inner foci structure and the sub-distribution of the γ-H2AX and 53BP1 protein in the foci, with relationship to DNA repair kinetics, cell cycle and radiation quality, will be studied to discover the mechanism of DNA damage response and DNA repair.
生命体DNA受到破坏发生双链断裂后,会引起DNA损伤和修复机制的一系列级联响应,许多相关蛋白被激活、修饰并在DNA损伤处形成蛋白聚点以开展修复进程。免疫荧光显微观测可见些蛋白聚点成微米大小的亮点。这些蛋白聚点的内部结构和蛋白分布对于研究DNA损伤和修复机理、相关蛋白角色和相互作用、肿瘤放射治疗和辐射防护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受传统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限制,无法获得高清晰的聚点图像,聚点的内部信息至今仍处于未知状态。本项目使用X射线和高能重离子辐照MRC5与HeLa细胞,用可控开关荧光分子染色γ-H2AX和53BP1蛋白,采用最新的超分辨显微技术STORM来获取这些蛋白聚点的单分子纳米超分辨图像,研究DNA损伤修复聚点的高清结构及γ-H2AX和53BP1蛋白在聚点内的分布,研究聚点形态和结构与DNA修复动态、细胞周期等的关系及不同辐射品质下DNA损伤修复的特点,揭示DNA损伤修复机理。

结项摘要

生命体DNA受到破坏后,会引起DNA损伤和修复机制的一系列级联响应,许多相关蛋白被激活、修饰并在DNA损伤处形成蛋白聚点以开展修复进程。免疫荧光显微观测可见些蛋白聚点成微米大小的亮点。这些蛋白聚点的形成机制、内部结构和蛋白分布对于研究DNA损伤和修复机理、相关蛋白角色和相互作用、肿瘤放射治疗和辐射防护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使用X射线和高能重离子辐照细胞,建立了一套免疫染色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采用最新的超分辨显微技术STORM来获得了DNA损伤修复聚点的高清结构及γ-H2AX和53BP1蛋白在聚点内的分布,利用束流在线活细胞成像技术获得了XRCC1蛋白和53BP1蛋白在DNA损伤处的招募动态,阐明了XRCC1在DNA断链处的募集和解离机制,建立了DNA修复的连续反应模型,获得了XRCC1和53BP1蛋白在DNA修复聚点处的反应速率常数。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Focusing giga-electronvolt heavy ions to micrometers at the 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
近代物理研究所将千兆电子伏重离子聚焦至微米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
  • 影响因子:
    1.6
  • 作者:
    Wu; Ruqun;Song; Mingtao;Yuan; Youjin;Xiao; Guoqing
  • 通讯作者:
    Guoqi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微束技术在放射生物学中的应用
  • DOI:
    10.11804/nuclphysrev.33.04.471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原子核物理评论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郭娜;杜广华;刘文静;郭金龙;吴汝群;陈昊
  • 通讯作者:
    陈昊
真空中固液界面的离子束分析研究
  • DOI:
    10.11804/nuclphysrev.37.2019031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原子核物理评论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晓月;余涛;毛光博;郭金龙;李亚宁;张海磊;吴汝群;刘文静;赵靖;沈程;沈皓;杜广华
  • 通讯作者:
    杜广华
青年军人与大学生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比较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叶艳;杜广华;范方;李灵艳;韩庆国;陈世键;李权超
  • 通讯作者:
    李权超
睡眠质量对青年军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韩庆国;范方;杜广华;李灵艳;叶艳;陈世键;李权超
  • 通讯作者:
    李权超
基于FLUKA 平台的重离子治癌模拟实验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大学物理实验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薛万冬;李鹏程;喻 晓;孙保华;杜广华
  • 通讯作者:
    杜广华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杜广华的其他基金

固液界面双电层结构的离子束分析研究
  • 批准号:
    11975283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6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高能重离子单粒子效应微纳成像技术研究
  • 批准号:
    U1632271
  • 批准年份:
    2016
  • 资助金额:
    250.0 万元
  • 项目类别:
    联合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