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孔隙衬里绿泥石的形成机理及对储层性能的影响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202105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207.石油天然气地质学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The sandstone reservoirs containing pore-lining chlorite are commonly high-quality reservoir in Yanchang formation, Ordos Basin. It is believed that pore-lining chlorite can help to preserve primary intergranular pore by moderating the effects of authigenic quartz cement growth on detrital grains. Our previous research has suggested that the volume of pore-lining chlorite occupation exceeded its protective effect, and the pore-lining chlorite originated from the alkaline dissolution of volcanic rock fragments. We consider that the key factor of high-quality reservoir development is alkaline dissolution, not the inhibition of quartz overgrowths. Based on the AlIV/Si ratio curves of chlorite and reservoir burial history, We have established a new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formation time and temperature of pore-lining chlorite. Through the analyse of electron microprobe, cast thin section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X-diffraction of whole-rock, the bulk of alkaline dissolution would be obtained and the formation mode of pore-lining chlorite will be established. Furthermore, the porositiy evolution of high quality reservoir and other reservoir will be reconstructed and compared each other in detail. After making sure the influence of chlorite to other diagenesis and eliminating the effect of other diagenesis on pore-lining chlorite contribution, the actual contribution of pore-lining chlorite to reservoir quality will be evaluated in quantity and the conditions of high quality reservoir development will be illuminated.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孔隙衬里绿泥石发育的砂岩,常常属于优质储层,前人将其归功于孔隙衬里绿泥石对原生粒间孔隙的保护作用。我们前期研究发现,延长组孔隙衬里绿泥石所占据的孔隙远大于它的保护作用,因此孔隙衬里绿泥石的保护作用不是延长组砂岩优质储层发育的主要原因,并根据延长组具有火山物质早期溶蚀的现象,提出孔隙衬里绿泥石是大量火山物质早期碱性溶蚀的产物,碱性溶蚀作用才是优质储层发育的关键原因。我们建立了一种利用绿泥石AlⅣ/Si比值变化曲线,结合埋藏史确定孔隙衬里绿泥石形成时间和温度的方法,并利用电子探针、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全岩分析等手段,定量计算碱性溶蚀规模,确定延长组孔隙衬里绿泥石的形成模式,通过对比不同储层孔隙演化过程,建立孔隙衬里绿泥石对其它成岩作用的影响程度,消除其它成岩作用对绿泥石作用效果的干扰,定量评价孔隙衬里绿泥石对储层性能的影响,确定延长组优质储层发育的条件。

结项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孔隙衬里绿泥石发育的砂岩,常常属于优质储层,前人将其归功于孔隙衬里绿泥石对原生粒间孔隙的保护作用。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孔隙衬里绿泥石主要分布于厚度大于2m的厚层中细砂岩中,粒度过细的极细砂岩不发育,且绿泥石成分从内到外具有Fe/Mg逐渐增加、AlVI值逐渐减小、AlIV 值逐渐增大的特征。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孔隙衬里绿泥石形成于砂岩大量压实之后、酸性流体进入砂体之前,且离烃源岩越近孔隙衬里绿泥石能够生长的时间跨度和温度范围越小。. 孔隙衬里绿泥石可以通过抑制自生石英生长、提高抗压实能力、指示早期碱性溶蚀发育程度和堵塞孔喉等4种方式影响储层性能,不同成因的孔隙衬里绿泥石对储层性能影响方式不同,同一成因绿泥石在不同成岩阶段的影响方式也不同。中成岩A期以前,转化型孔隙衬里绿泥石通过占据孔喉和提高抗压能力影响储层,而溶蚀结晶型孔隙衬里绿泥石主要指示火山物质发生碱性溶蚀的程度;只有砂岩成岩阶段达到中成岩B期以后,孔隙衬里绿泥石对石英生长的抑制作用才得到充分体现。通过对研究区绿泥石的化学成分、绿泥分布特征、岩石组分特征及孔隙与岩石组分的关系,认为研究区孔隙衬里绿泥石对孔隙的保护作用有限,火山物质的碱性溶蚀是孔隙发育的主要原因。绿泥石的铁质来源的定量计算表明,其物质来源为中-基性火山岩,在早成岩阶段A期7~11%的中基性火山物质发生碱性溶蚀,产生了8%的碱性溶蚀粒间孔隙,同时生成了3%的孔隙衬里绿泥石,抑制了0.5%石英次生加大,对储层孔隙度的综合贡献为5.5%。同时,绿泥石的形成对砂岩孔隙结构具有较大影响,特别是导致微孔增加,在喉道分布和核磁共振T2谱上均呈明显的双峰特征,当绿泥石含量在2%~6%时储层相对最好。. 首次发现延长组长9砂岩孔隙衬里绿泥石发生了明显的伊利石化,通过对砂岩碳氧同位素、铸体薄片、包裹体拉曼分析等表明,研究区长9油层组中部分地区可见烃类与地层水中的硫酸根发生TSR反应形成H2S,导致地层水中的硫酸根减少、绿泥石溶蚀析出黄铁矿,同时形成伊利石。该过程的识别对进一步分析研究区浊沸石和碱性长石的溶蚀机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1)
专利数量(0)
Genesis of illite in Chang 7 tight oil reservoir in Heshui area, Ordos Basin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7致密油藏伊利石成因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Oil & Gas Geology
  • 影响因子:
    --
  • 作者:
    Gao, Yongli;Zhang, Pengbo;Wang, Xiujuan;Yang, Youyun
  • 通讯作者:
    Yang, Youyun
西峰油田西41井区特低渗油藏油水分布规律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田建锋;刘池阳;张昕;宋立军;TIAN Jian-feng;LIU Chi-yang;ZHANG Xin;SONG Li-jun
  • 通讯作者:
    SONG Li-jun
孔隙衬里绿泥石的成因及对储层性能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田建锋;喻建;张庆洲
  • 通讯作者:
    张庆洲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7致密油储层伊利石成因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高永利;张蓬勃;王秀娟;杨友运
  • 通讯作者:
    杨友运
致密油储层可动流体饱和度计算方法——以合水地区长7致密油储层为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石油实验地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孝;李斌;刘小静;田建锋
  • 通讯作者:
    田建锋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反转构造特征及其形成的动力环境
  • DOI:
    10.13745/j.esf.2015.03.005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地学前缘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郭真;刘池洋;田建锋
  • 通讯作者:
    田建锋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伊利石包膜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岩性油气藏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田建锋;高永利;张蓬勃;喻 建;张志国
  • 通讯作者:
    张志国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