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至南海北部水体中古菌碳固定的主要途径和生物地球化学意义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306123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6.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604.生物海洋学与海洋生物资源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Archaea are one of the most abound microorganisms in the ocean, which play essential roles in global carbon and nitrogen cycles climate change. However, biogeochemical processes mediated by marine Archaea are poorly known. The main reason is that those mesophilic Archaea are difficult to culture and it is hard to investigate their carbon fixation pathways through conventional physiological methods. Consequently, the exploit of culture-independent methods to uncover the carbon fixation pathway comes to play an essential role. Here, we plan to create a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framework to investigate the carbon cycle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regions from Pearl River to northern part of South China Sea and provide some basic understanding of contribution of Archaea to global carbon cycle.
古菌是海洋中生物量最大的微型生物群落之一,对于海洋中的碳、氮循环及全球气候变化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对于海洋古菌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的认识才刚刚开始,对于海洋古菌的二氧化碳固定途径更是知之甚少。这主要是由于绝大多数的海洋古菌难于进行纯培养,很难以传统的生理学方式研究古菌的碳固定途径。因此,探索以非培养方法重构古菌的固碳途径显得尤为重要。本项目拟以南海北部珠江口至深海盆的一系列站点为研究对象,过滤水体的微生物并提取DNA,构建宏基因组文库,再进行Solexa高通量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筛选出古菌的基因片段,进而进行序列拼接和注释,在群体水平重构古菌的二氧化碳固定途径,从而为我们认识古菌在海洋碳循环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结项摘要

古菌被认为在全球海洋碳循环中所发挥着于细菌相当的作用。本项目在珠江口至南海北部深海盆水体为研究区域,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古菌群落结构的变化及其在碳循环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古菌类群从淡水中的产甲烷菌主导,到边缘海水中以碳固定作用的奇古菌和参与有机质降解的MGII组成,往南海北部延伸的10个站点古菌群落则显示以有机质降解相关的MGII和功能未知的MGIII为主要组成。我们首次发现珠江口咸淡水混合区存在MGII的勃发,MGII古菌作为海洋中广泛分布的一类异养古菌,目前还没有纯培养菌株,珠江口区域的高丰度MGII为富集纯化该类群古菌提供了一个天然实验室。进一步研究发现,MGII的生长不但受到盐度、藻类生长、光照强度等因素的影响,还受到部分蓝藻对部分MGII的生长表现出抑制作用,同为异养类群的深古菌门也表现出与MG II的竞争性抑制作用。我们首次该该区域发现了一个MGII的基因组,该基因组含有一个高效利用磷酸盐的基因簇(pst),而该基因簇只在珠江口和地中海等磷限制环境中的MGII基因组中发现,而在Puget sound(铁限制)和深海(光限制)等环境中的MGII则没有该基因,表明MGII可能通过基因水平转移获得pst基因而适应磷限制环境。该研究不但揭示了珠江至南海北部古菌类群及其在碳循环中作用变迁,也创新性的发现了MGII在珠江口咸淡水混合区的勃发及其机制,为进一步探究这一新的古菌类群在海洋碳循环中的作用打下基础,具有较强的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意义。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Temporal variation in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lipid composition of Thaumarchaeota from subtropical soil: Insight into proposing a new soil pH proxy
亚热带土壤奇古菌群落结构和脂质组成的时间变化:对提出新土壤 pH 值代理的见解
  • DOI:
    10.1016/j.orggeochem.2015.02.009
  • 发表时间:
    2015-06
  • 期刊:
    Organic Geochemistry
  • 影响因子:
    3
  • 作者:
    Wei Xie;Chuanlun Zhang;Cenling Ma
  • 通讯作者:
    Cenling Ma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管理学习的过程模型:基于苏宁的案例研究
  • DOI:
    10.16192/j.cnki.1003-2053.2019.02.015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科学学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娜娜;谢伟;格佛海
  • 通讯作者:
    格佛海
自建与合作:资源与海外研发机构进入模式研究
  • DOI:
    10.16192/j.cnki.1003-2053.2016.09.010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科学学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砚羽;谢伟;李纪珍;乔元波
  • 通讯作者:
    乔元波
基于水分变化的砷抑制土壤碱性磷酸酶动力学特征研究
  • DOI:
    10.13671/j.hjkxxb.2015.0612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环境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谢伟;和文祥;王紫泉;谭向平;卢冠男;杜威;韦革宏
  • 通讯作者:
    韦革宏
低氧对BDNF和TrkB受体及其信号通路影响的研究进展
  • DOI:
    10.16437/j.cnki.1007-5038.2018.08.022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动物医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晓东;姜树原;贾小娥;巴德仁贵;谢伟;邵国
  • 通讯作者:
    邵国
高铁弹塑性地基振动与变形的2.5维有限元算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高广运;张继严;谢伟;徐晨晓
  • 通讯作者:
    徐晨晓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