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可见光通信系统光源调制非线性与信道快速时变性问题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61401032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7.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F0109.光通信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Due to the large-scale deployment of white light-emitting-diode (LED) as the next-generation green lighting, the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VLC),which utilizes the visible light radiations from LED to transfer information in free space, has been presented as an attractive solution for future wireless broadband communication, since it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both optical access and wireless access. However, the bandwidth of LED itself is actually quite limited, so much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techniques to increase the VLC system speed and communication capacity. The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technique is the typical method to increase the system speed. .In this project, we focus on the research of two basic problems in the OFDM-based VLC system, the LED modulation nonlinearity and channel fast time-varying problems, and try to get original achievements on new compensation and equalization mechanism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For the LED modulation nonlinearity problem, we will present an self-adaptive frequency-domain pre-compensation mechanism; and for the channel fast time-varying problem, we will present an self-adaptive time-domain evaluation and cooperate equalization mechanism..
可见光通信技术以下一代绿色照明器件白光LED作为光源,以自由空间作为信道,融合了光通信和无线通信二者优点,是一种高速灵活、绿色环保的新型通信技术。然而,LED 器件本身调制带宽有限,因此需要研究各种方法和技术以提高系统速率,其中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是最典型的代表。本项目针对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高速可见光通信系统中的光源调制非线性与信道快速时变性两大难点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对于LED非线性问题,研究基于OFDM调制信号的峰均比PAPR调控方法,提出自适应的频域预补偿机制;对于链路随机遮挡带来的快速时变性问题,结合信道频域估计和时域估计,研究并提出新的自适应时域估计和联合均衡机制;最后,结合两个方面的解决方案,实现高速鲁棒、低复杂度的可见光通信系统。

结项摘要

本项目针对高速可见光通信系统中的光源调制非线性与信道快速时变性两大难点问题展开深入研究。.解决光源调制非线性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提出一种混合时-频域自适应非线性均衡技术,线性失真利用频域预均衡来补偿,非线性失真部分由一个高效的自适应非线性时域均衡器来补偿,综合两种均衡方式从而实现高效补偿;提出一种基于分组统计的信道编码方案,通过概率统计来改变数据流中高低电位的比例,实现调光,降低功率峰均比,抑制非线性的影响。.解决信道快速时变性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提出一种基于混合限长编码和预加重均衡方案,通过结合限长编码和预加重技术,分别从传输码型和时域波形矫正两个方面改善由于信道时变导致的基线漂移和数据相关性抖动对系统高速传输性能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对称叠加编码的消除误码传播方案,解决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可见光通信系统中由于信道快速时变带来的误码传播问题,从而提高传输速率。 .对于信道快速时变性,尤其是信道遮挡问题,在上述系统级研究成果基础上,还进一步研究了如何利用更高层的网络级技术来解决的若干方法,相关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提出一种基于空分复用的蜂窝组网方案,当某条用户直射链路出现遮挡时,考虑切换到由多灯覆盖的另一条链路来通信;提出一种基于博弈论的接入模式选择方法,引入终端直连通信模式,在上下行和直连通信两个通道中,当出现一个链路遮挡后,切换到另一个链路中继续通信;提出一种基于物理层编码的中继方案,利用物理层编码技术提高链路资源利用率。此外,对于当前应用广泛的可见光定位,本项目也研究了解决信道时变性的基于运动建模和累积空时编码抗遮挡定位机制。.通过以上两个问题的研究,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很好解决了可见光通信系统中的光源调制非线性与信道快速时变性问题,为可见光通信走向产业化提供了理论支撑。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4)
专利数量(3)
Hybrid run length limited code and pre-emphasis technique to reduce wander and jitter on on-off keying nonreturn-to-zero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systems
混合游程长度有限编码和预加重技术可减少开关键控不归零可见光通信系统的漂移和抖动
  • DOI:
    10.1117/1.oe.55.11.110503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OPTICAL ENGINEERING
  • 影响因子:
    1.3
  • 作者:
    Lin Tong;Huang Zhitong;Ji Yuefeng
  • 通讯作者:
    Ji Yuefeng
Efficient Cross-Room Switch Mechanism for Indoor Room-Division-Multiplexing Based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Network
基于室内室分复用的可见光通信网络的高效跨房间切换机制
  • DOI:
    10.3807/josk.2015.19.4.351
  • 发表时间:
    2015-08
  • 期刊:
    Journal of the Optical Society of Korea
  • 影响因子:
    --
  • 作者:
    Huang Zhitong;Xiong Jieqing;Li Jianfeng;Ji Yuefeng
  • 通讯作者:
    Ji Yuefeng
Indoor anti-occlusion visible light positioning systems based on particle filtering
基于粒子滤波的室内抗遮挡可见光定位系统
  • DOI:
    10.1007/s10043-015-0068-7
  • 发表时间:
    2015-03
  • 期刊:
    Optical Review
  • 影响因子:
    1.2
  • 作者:
    Jiang Meng;Huang Zhitong;Li Jianfeng;Zhang Ruqi;Ji Yuefeng
  • 通讯作者:
    Ji Yuefeng
Forward and correctional OFDM-based visible light positioning
基于 OFDM 的前向和修正可见光定位
  • DOI:
    10.1117/1.oe.56.9.090501
  • 发表时间:
    2017-09
  • 期刊:
    OPTICAL ENGINEERING
  • 影响因子:
    1.3
  • 作者:
    Li Wei;Huang Zhitong;Zhao Runmei;He Peixuan;Ji Yuefeng
  • 通讯作者:
    Ji Yuefeng
United block sequence mapping-based visible light positioning for dense small cell deployment
基于联合块序列映射的可见光定位,用于密集小基站部署
  • DOI:
    10.3788/col201614.070601
  • 发表时间:
    2016-07
  • 期刊:
    CHINESE OPTICS LETTERS
  • 影响因子:
    3.5
  • 作者:
    Zhao Runmei;Huang Zhitong;Liu Yuxin;Ji Yuefeng
  • 通讯作者:
    Ji Yuefe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LED非线性信道下基于对称恢复的ACO-OFDM性能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晓爽;李建锋;李建科;孙立辉;黄治同;康红俊
  • 通讯作者:
    康红俊
基于OFDM的LED非线性信道下的数字预畸变技术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晓爽;李建锋;黄治同;李建科;孙立辉
  • 通讯作者:
    孙立辉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黄治同的其他基金

基于视觉机器学习的水下无线光通信系统信道智能感知与自适应协同方法研究
  • 批准号:
    62371058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53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