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用位点FPPS抑制剂及其抗胰腺癌活性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573270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3401.合成药物化学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Recently we have described in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a combination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Kras-driven lung adenocarcinoma using a bisphosphonate and rapamycin, which is now being translated into clinic trials in Moores Cancer Center. About 97.7% pancreatic cancer also harbors activating KRAS mutations. However,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bisphosphonates limit theri use as anti-pancreatic cancer drugs. The molecular target of bisphosphonate drugs has been identified as farnesyl diphosphate synthase (FPPS). In this project we will develp non-bisphosphonate FPPS inhibitors with new binding mechanism. Carsonic acid, a novel FPPS inhibitor we recently discovered, will be modified to improve its inhibitory activity and drug-like properties. A state-of-the art 3D cell model will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FPPS inhibitors on microenvironment, proliferation and invasion of pancreatic cancer cells. Combination therapies with FPPS inhibitiors will be developed using the 3D cell model, and will be finally assessed in vivo using a KRasG12D/Trp53R172H model. The research will prompt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s of FPPS and isoprenoid biosynthesis in KRAS-driven pancreatic cancer.
近期我们在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 提出了双膦酸药物与雷帕霉素联合治疗KRAS突变肿瘤的策略。Moores癌症中心正在筹备基于该治疗策略的肺癌临床研究。胰腺癌(97.7%)也含KRAS突变,但双膦酸药物的局限性使其难以用于胰腺癌的治疗。双膦酸药物的作用靶点是法尼基焦磷酸合成酶(FPPS)。因此,本项目我们将在结构生物学研究的基础上,发展新作用位点的非双膦酸FPPS抑制剂以用于胰腺癌的治疗。我们将在鼠尾草酸的骨架上进行结构修饰,提高其酶抑制活性及成药性。同时,我们将建立胰腺癌3D微肿瘤阵列,评估FPPS抑制剂对胰腺癌细胞微环境及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及转移的影响,并基于此进行药物组合的筛选。最后我们将建立KRasG12D/Trp53R172H胰腺癌小鼠模型对候选药物进行体内评估。这些科学研究将为验证FPPS作为胰腺癌治疗靶点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结项摘要

人源法尼基焦磷酸合酶(Homo sapiens farnesyl pyrophosphate synthase, HsFPPS)是治疗骨吸收相关疾病的靶标。许多体内外研究和一些临床试验结果显示HsFPPS有潜力作为新型的抗癌靶标。HsFPPS能被双膦酸有效抑制,但由于其细胞渗透差且软组织中的分布不良,所以并不适宜于软组织癌症治疗。因此,开发新型作用位点、非双膦酸类抑制剂实现软组织癌症治疗是该领域目前的研究热点。虽然已有多种结构多样的非双膦酸类抑制剂被发现和报道,但是目前却鲜有具有细胞水平活性或体内活性的抑制剂被发现。基于此,本研究发现了一类基于酚类二萜鼠尾草酸(carnosic acid, CA)骨架的新型HsFPPS非双膦酸类抑制剂,并在此基础上优化得到了多个在胰腺癌细胞系中表现出比双膦酸药物唑来膦酸更好细胞抗癌活性的抑制剂,药理学研究表明这类抑制剂细胞水平上的作用机制表现为HsFPPS依赖的抑制模式,初步的小鼠体内药效学研究首次证明这类非双膦酸抑制剂具有体内抗胰腺癌活性。CA从苗头到先导化合物的优化过程最终将其对HsFPPS的抑制活性提高了约100倍。同时分子水平抑制机理研究发现,这类抑制剂是一种慢解离型(slow dissociation)的抑制模式和非竞争性的别构位点抑制剂;细胞水平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这类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HsFPPS,导致Ras异戊烯化下调,进而诱导细胞凋亡。本研究中这一系列新型骨架、作用于别构位点的抑制剂的发现,拓展了HsFPPS非双膦酸抑制剂的种类,其新颖的分子水平抑制机制为发现更好的HsFPPS非双膦酸类抑制剂提供了全新的参考和思路,在胰腺癌细胞中的机制验证研究和小鼠体内初步的抗癌活性研究为使用天然产物衍生的抑制剂靶向软组织癌症中的HsFPPS铺平了道路,为癌症之王胰腺癌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潜力的新型靶向策略。该工作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的J. Med. Chem上。.与此同时,我们积极探索了FPPS抑制剂的其它用途,发现其可以作为疫苗佐剂,该工作以全文的形式发表在《细胞》上,这也是近年来国内药学在《细胞》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此外,另一工作还以全文的形式发表在Immunity(免疫学最高期刊)。.该项目共产生包括《细胞》、Immunity、J. Med. Chem上的 学术论文 5篇,另外还有 3份专利。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3)
Farnesyl Pyrophosphate Synthase as a Target for Drug Development: Discovery of Natural-Product-Derived Inhibitors and Their Activity in Pancreatic Cancer Cells
法尼基焦磷酸合酶作为药物开发的靶标:天然产物衍生抑制剂的发现及其在胰腺癌细胞中的活性
  • DOI:
    10.1021/acs.jmedchem.9b01405
  • 发表时间:
    2019-12-12
  • 期刊: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 影响因子:
    7.3
  • 作者:
    Han, Shuai;Li, Xin;Zhang, Yonghui
  • 通讯作者:
    Zhang, Yonghui
The Mevalonate Pathway Is a Druggable Target for Vaccine Adjuvant Discovery
甲羟戊酸途径是疫苗佐剂发现的药物靶标
  • DOI:
    10.1016/j.cell.2018.08.070
  • 发表时间:
    2018-11-01
  • 期刊:
    CELL
  • 影响因子:
    64.5
  • 作者:
    Xia, Yun;Xie, Yonghua;Zhang, Yonghui
  • 通讯作者:
    Zhang, Yonghui
Catalytic Role of Conserved Asparagine, Glutamine, Serine, and Tyrosine Residues in Isoprenoid Biosynthesis Enzymes
类异戊二烯生物合成酶中保守的天冬酰胺、谷氨酰胺、丝氨酸和酪氨酸残基的催化作用
  • DOI:
    10.1021/acscatal.8600543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ACS Catalysis
  • 影响因子:
    12.9
  • 作者:
    Malwal Satish R;Gao Jian;Hu Xiangying;Yang Yunyun;Liu Weidong;Huang Jian Wen;Ko Tzu Ping;Li Liping;Chen Chun Chi;O'Dowd Bing;Khade Rahul L;Zhang Yong;Zhang Yonghui;Oldfield Eric;Guo Rey Ting
  • 通讯作者:
    Guo Rey Ting
Combining Vγ9Vδ2 T Cells with a Lipophilic Bisphosphonate Efficiently Kills Activated Hepatic Stellate Cells.
将 Vγ9Vγ2 T 细胞与亲脂性双磷酸盐结合可有效杀死活化的肝星状细胞
  • DOI:
    10.3389/fimmu.2017.01381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Frontiers in immunology
  • 影响因子:
    7.3
  • 作者:
    Zhou X;Gu Y;Xiao H;Kang N;Xie Y;Zhang G;Shi Y;Hu X;Oldfield E;Zhang X;Zhang Y
  • 通讯作者:
    Zhang Y
A structural change in butyrophilin upon phosphoantigen binding underlies phosphoantigen-mediated Vγ9Vδ2 T cell activation
磷酸抗原结合时嗜丁蛋白的结构变化是磷酸抗原介导的 Vγ9Vγ2 T 细胞激活的基础
  • DOI:
    10.1016/j.immuni.2019.02.016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Immunity
  • 影响因子:
    32.4
  • 作者:
    Yunyun Yang;Liping Li;Linjie Yuan;Xiaoying Zhou;Jianxin Duan;Hongying Xiao;Ningning Cai;Shuai Han;Xianqiang Ma;Weidong Liu;Chun-Chi Chen;Lingle Wang;Xin Li;Jiahuan Chen;Jing Chen;Zhixun Shen;Satish R. Malwal;Wanli Liu;Yan Shi;Eric Oldfield;Rey-Ting Guo;张永
  • 通讯作者:
    张永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轮速特征的防抱死制动系统故障检测技术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汽车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永辉;宋健;Zhang Yonghui,Song Jian(State Key Laboratory of Au
  • 通讯作者:
    Zhang Yonghui,Song Jian(State Key Laboratory of Au
基于航线网络的枢纽机场航班延误预测模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罗谦;张永辉;程华;李川
  • 通讯作者:
    李川
面向频谱数据库的电磁频谱检测系统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现代电子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郭霞;张永辉;陈真佳;刘伟
  • 通讯作者:
    刘伟
动态信息网络中的角色演化异常及其发现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永辉;张彪;杨宁;罗谦
  • 通讯作者:
    罗谦
Cooperative Energy Detection Algorithm base on Background Noise and Direction Finding Error
基于背景噪声和测向误差的协同能量检测算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s and Communications (AEÜ)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真佳;张永辉
  • 通讯作者:
    张永辉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张永辉的其他基金

靶向FPPS的双磷酸疫苗佐剂的开发
  • 批准号:
    82341040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100 万元
  • 项目类别:
    专项基金项目
靶向免疫代谢屏障及免疫负反馈回路的佐剂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3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大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