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预防理论的护士工作场所暴力高危情境要素识别及应对策略的实证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71874117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G0406.医药管理与政策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The workplace violence (WPV) caused by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health care staff and patients have become the focus of widespread concern in society.As the main victims, WPV against nurses has a high incidence,complicated mechanism and many influencing factors. Previous studies found that although the level of attitudes to WPV towards nurses has been increasing at organizational level,nurses have always been”passive”in the process of identification and coping with WPV. However, the current WPV recognitional methods and coping strategies under the corresponding theoretical guidance are deficient. The actual operability is not strong, which leads to the incidence of WPV against nurses gradually rising without dropping. The theory of situational prevention focuses on the specific environment of the events and suggests that the purpose of preventing the occurrence can be achieved by changing the trajectory of the original situation.Based on Situational Prevention Theory,this study intends to explore four elements of environment,status,purpose and opportunity in high-risk situations through cross-sectional studies, qualitative researches so as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nurses to recognize precursors of violence. On the basis, procedural and universal coping strategies that meet the actual needs of the domestic medical environment and nurses are constructed so that make nurses actively in the response to violence and carry out empirical research using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platform as a carrier.The effectiveness of coping strategies provides new ideas for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WPV in nurses.
医患矛盾引发的工作场所暴力(WPV)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护士作为主要的受害者,其WPV发生率高、发生机制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前期研究发现,虽然医院层面对护士WPV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是在暴力识别与应对中,护士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现有WPV识别方法与应对策略缺乏相应理论指导,且实际操作性不强,使得护士WPV发生率不降反升。而情境预防理论聚焦于事件发生的特定情境,认为通过改变原定情境发展轨迹可达到预防事件发生的目的。本研究基于情境预防理论,通过横断面调查、质性访谈等方法探索护士WPV中环境、先行状态、目的与时机四大高危情境要素的具体表现,从而提高护士对暴力发生先兆的识别能力。在此基础上,构建符合国内医疗环境和护士实际需求的程序化、普及化应对策略,使护士在暴力应对中化“被动”为“主动”,并以网络信息平台为载体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应对策略的有效性,为降低护士WPV发生率提供新思路。

结项摘要

医患矛盾引发的工作场所暴力(WPV)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护士作为主要的受害者,其WPV发生率高、影响因素众多。前期研究发现,目前现有护士WPV识别方法与应对策略缺乏相应理论指导,且实际操作性不强。而情境预防理论聚焦于事件发生的特定情境,认为通过改变原定情境发展轨迹可达到预防事件发生的目的。因此,本研究首先采用横断面调查分析护士WPV的发生特征;其次,以Belk情境理论为指导,围绕WPV经历者、目击者及处理该事件的管理者进行访谈,初步析出护士WPV高危情境要素;将质性和量性研究结果结合,确定最终的11个护士WPV高危情境要素。在此基础上,以情境预防理论为指导,构建半结构式访谈提纲,选取护士WPV经历者和管理者进行访谈,形成与高危情境要素一一对应的预防策略初稿。通过组建专家焦点访谈小组,围绕预防策略初稿内容的科学性、可行性、流程合理性等方面进行充分讨论,确定护士WPV预防策略的最终内容(预防流程图、处理原则和CICARE标准化沟通内容)并形成了培训手册;通过文献分析、组建多学科研发团队、小组讨论、专家工作组会议,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构建了护士WPV预防培训平台,并申请了专利。为了验证护士WPV预防策略的效果,项目组选取江苏省内不同医院、不同科室的在职护士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WPV预防培训平台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基于WPV高危情境要素预防应对策略的线下培训,分别于干预前、3个月、6个月、9个月评估护士WPV发生率、严重程度及应对资源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护士WPV总体发生率由64.15%下降至49.06%;各时间点护士WPV应对资源水平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身体暴力严重程度的显著性降低(P=0.029);护士和护理管理者满意度较高。该应对策略在满足护士暴力识别和预防需求,具有较高操作性的同时,其培训平台也表现出了较高的可用性和有效性,在为降低护士WPV发生率提供新方法的同时,也为护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多元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不同等级医院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现况研究
  •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20.01.052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护理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蔡建政;郗玉芝;王海芳;毛莉芬;喻伟霞
  • 通讯作者:
    喻伟霞
2010 年与2018 年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发生情况的比较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护理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蔡建政;王海芳;毛莉芬;喻伟霞;赵晓晴;秦子煜
  • 通讯作者:
    秦子煜
护士主动报告患访暴力事件阻碍因素的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护理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伍思思;王海芳;蔡建政;秦子煜;赵晓晴;张颖
  • 通讯作者:
    张颖
不同视域下护士工作场所暴力认知差异的质性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蔡建政;王海芳;毛莉芬;喻伟霞;冯萍
  • 通讯作者:
    冯萍
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归因偏差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护理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颖;王海芳;蔡建政;赵晓晴;伍思思;秦子煜
  • 通讯作者:
    秦子煜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LUR的二氧化氮浓度空间分布模拟及其下垫面影响因素分析
  • DOI:
    10.3724/sp.j.1047.2017.00010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施媛媛;李仁东;邱娟;黄端;王海芳
  • 通讯作者:
    王海芳
肝细胞癌中EGFR-P38 MAPK途径通过miR-675-5p上调PD-L1并通过己糖激酶2下调HLA-ABC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癌症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宁粉;蔡燕娜;盛慧英;郑锐丹;尹曦;卢致琨;苏玲;陈晓丹;曾春华;王海芳;刘丽;刘宗才
  • 通讯作者:
    刘宗才
孕烷 X 受体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及中药调控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心血管病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杜旭江;吕依晨;王少兰;王海芳;韩曼
  • 通讯作者:
    韩曼
枸杞多糖通过上调脂联素的表达缓解小鼠动脉粥样硬化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药效评价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海芳
  • 通讯作者:
    王海芳
小麦秸秆生物质炭吸附Cr(Ⅵ)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电镀与精饰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侯彬;王海芳;崔佳莹;卢静
  • 通讯作者:
    卢静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