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构筑银纳米颗粒的抗菌阴离子交换膜及多重抗菌机理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878273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804.分离工程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Membrane fouling, including inorganic fouling, organic fouling and biofouling, is still the main bottleneck that hinders the further application of membrane. Regarding to how to improve the antibacterial capability of anion exchange membrane (AEM), we intend to construct a significant strategy on multiple antibacterial, which is described as: a hydrophilic functional layer is firstly coated on the surface of commercial AEM to suppress the adhesion of bacterials, followed by in situ immobilizing the antibacterial silver nano-particals on the layer. This strategy allows the modified AEM with superior antibacterial capability. Herein, the effect of functional layer on the modified AEM will be revealed. A special emphasis will be put on the fabrication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ucture of functional layer and performance of modified AEMs (e.g., ion exchange membrane, area resistance, water uptake, current efficiency and energy consumption of electrodialysis etc.). In particular, antibacterial capability of modified AEMs and the possible multiple antibacterial mechanism will be also investigated. Finally, a complete system consisting of a novel approach, its theoretical fundamentals and technique supports will be provided by this research.
膜污染(包括无机污染、有机污染和生物污染)一直是制约膜的进一步应用的瓶颈之一。针对如何提高阴离子交换膜的抗微生物污染性能这一关键问题,项目拟建立多重抗微生物污染的策略:即首先在离子交换膜表面构建一层亲水性的功能层(御菌),以抵御微生物在离子交换膜表面的粘附,然后在亲水功能层的表面原位生长和负载有效杀灭少量粘附在膜表面的微生物的纳米银颗粒(杀菌)。兼具御菌和杀菌效能的策略可赋予离子膜优异的抗菌性能,为改善离子膜的抗生物污染性能提供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法。项目拟研究功能层构筑方法对阴离子交换膜性能的影响;重点阐明新型功能改性层结构对阴离子交换膜的性能(离子交换容量、面电阻、含水率、耐微生物污染、电渗析效率和能耗等)的影响规律;探索功能化改性多重抗菌的可能机理。最后,优选出结构稳定、低电阻、耐微生物污染的阴离子交换膜。从而,为构建面向应用的长周期抗菌型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提供新方法和基础数据。

结项摘要

仿照贻贝粘附蛋白,在商业阴离子交换膜表面构筑聚多巴胺层(PDA),利用聚多巴胺层上丰富的活性基团,在膜表面原位还原纳米银颗粒,赋予改性膜抗菌性,并通过紫外光促进的迈克尔加成反应在聚多巴胺层上接枝2,5-二氨基苯磺酸增强膜表面负电性,提升改性膜的选择性,得到具有抗菌性和单价选择性的阴离子交换膜,其选择性从原膜的0.59提高到1.42,并对细菌的生长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抗菌环的直径分别达到了10.6 mm和11.3 mm。采用简便的方法制备了N-氯胺功能基团改性的抗菌性阴离子交换膜。以左旋多巴的自聚合所提供的羧基的基础上,通过EDC/NHS反应将对氨基苯磺酸钠接枝到膜表面。由于磺酸基团的引入,制备得到的改性膜(L-PDA@ABS)的表面亲水性提高,负电的功能层在膜表面形成。由于负电功能层的存在,表面带有负电的细菌因静电排斥效应难粘附在膜表面。而且,将改性膜(L-PDA@ABS)浸泡在磷酸缓冲溶液稀释的次氯酸钠溶液中后,膜表面发生的取代反应使接枝过程中形成的酰胺键中的-N-H键转化为-N-Cl键,所引入的N-氯胺抗菌剂赋予膜抗菌性能。通过红外光谱(FTIR)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证实上述接枝及取代反应的发生。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培养基培养等手段,证明制备得到的阴离子交换膜(L-PDA@ABS-Cl)具有优秀的抗大肠杆菌粘附能力以及对大肠杆菌良好的活性抑制能力。优选的出结构稳定、低电阻、耐微生物污染的阴离子交换膜。从而,为构建面向应用的长周期耐污染性离子交换膜制备提供新方法和基础数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不同侧链BPPO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及其抗污染性能
  • DOI:
    10.11949/0438-1157.20200821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化工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元伟;董晨初;廖俊斌;王超;陈权;沈江南
  • 通讯作者:
    沈江南
Fe_3O_4@SiO_2-NH_2-SO_3H复合微球改性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
  • DOI:
    10.16159/j.cnki.issn1007-8924.2020.05.008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膜科学与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彭贵宾;金雅丽;徐燕青;廖俊斌;阮慧敏;沈江南
  • 通讯作者:
    沈江南
电渗析用季铵化聚氯乙烯均相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
  • DOI:
    10.11949/j.issn.0438-1157.20181041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化工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超;潘能修;鲁丹;廖俊斌;沈江南;高从堦
  • 通讯作者:
    高从堦
Long-side-chain type imidazolium-functionalized fluoro-methyl poly (arylene ether ketone) anion exchange membranes with superior electrodialysis performance
具有优异电渗析性能的长侧链咪唑功能化氟甲基聚芳醚酮阴离子交换膜
  • DOI:
    10.1016/j.memsci.2018.12.066
  • 发表时间:
    2019-03-15
  • 期刊:
    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 影响因子:
    9.5
  • 作者:
    Liao, Junbin;Zhu, Jiajie;Shen, Jiangnan
  • 通讯作者:
    Shen, Jiangna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RAFT聚合技术及在膜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化工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沈江南
  • 通讯作者:
    沈江南
制膜条件对PVDF疏水微孔膜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沈江南;蒋婷婷;陈永盛
  • 通讯作者:
    陈永盛
MWCNT/poly(MMA-AM)杂化膜的原位聚合制备及其苯与环己烷的吸附-溶胀性能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功能材料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宇星;沈江南;王挺;杜春慧;吴礼光;高从堦
  • 通讯作者:
    高从堦
电渗析用阴离子交换膜抗有机污染的调控
  • DOI:
    10.16159/j.cnki.issn1007-8924.2017.06.017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膜科学与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潘杰峰;谭瑞卿;丁金成;沈江南
  • 通讯作者:
    沈江南
RAFT聚合制备丙烯酰胺-N-乙烯基吡咯烷酮嵌段共聚物及其水解物与性能表征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沈江南;蒋婷婷;冯杰
  • 通讯作者:
    冯杰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沈江南的其他基金

兼具单价选择性和耐污染性能的阴离子交换膜构建及其微结构调控
  • 批准号:
    21676249
  • 批准年份:
    2016
  • 资助金额:
    6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法制备CO2分离固载促进传递膜及载体优化分布理论研究
  • 批准号:
    20906082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