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绿色、高性能模数转换器的鲁棒、快速数字补偿技术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61076027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3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F0402.集成电路设计
  • 结题年份:
    2013
  • 批准年份:
    2010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1-01-01 至2013-12-31

项目摘要

数字补偿技术可在数字域补偿模拟电路的非理想特性对系统的影响,从而降低高速高精度模数转换器对模拟单元电路的性能要求,有利于转换器在先进的低电源电压CMOS工艺上的低功耗实现,并可有效缩短转换器的设计周期,具有很好的科学价值。已有的实时数字补偿算法存在补偿速度慢或鲁棒性不足的缺点,限制了它在高速高精度模数转换器中的普遍应用。本课题拟采用"先基于行为级模型研究算法,再多层次验证、改进"的方法,研究快速、鲁棒的实时数字补偿技术。基于课题提出的"时域拓展补偿"概念,结合"相干调制-解调"信号处理、"具有输入信号相关性的扰动激励叠加"技术,通过本项目的开展,有望得到一种新的实时数字补偿技术,其鲁棒性和补偿速度优于同类技术,从而可提高数字补偿技术在高速高精度的绿色模数转换器中的应用广泛性。同时,课题将完成一个低功耗125MS/s数字补偿式模数转换器的设计,运用数字技术将其线性度从10位提高到16位。

结项摘要

针对高能效模数转换器设计面临的种种问题,本课题重点研究快速、鲁棒的模数转换器数字补偿技术,同时研究可以和数字补偿技术补充应用、进一步提高转换器能效的运放共享技术和多位/级MDAC的建立特性优化技术或电路结构。通过分析现有数字补偿技术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时域拓展补偿”方法,将其与拓展后的“与信号相关的抖动激励叠加”方案有效结合,构成一种新的前台、后台混合数字补偿技术,用以补偿多位/级结构流水线模数转换器中由运放有限增益和电容失配引入的线性误差。该补偿技术在保留“基于相关检测补偿算法”良好鲁棒性的同时,大幅度地缩短了补偿因子估计所需的收敛时间,实现了快速补偿。针对现有各种运放共享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共模检测与输入轮换(CSII)的运放共享技术;该技术可以实现前后相邻两级流水线级电路共享一个折叠级联结构的运算放大器,而且不增加额外的开关或旁路,可有效消除运放共享时可能引入的记忆效应或级间串扰等问题。针对高精度转换器中多位/级结构MDAC存在的建立速度约束问题,本论文提出了一种负载平衡的MDAC结构,低功耗地实现多位/级MDAC的快速建立,消除不完全建立误差。.课题采用0.13μm CMOS 工艺完成了一个1.2V电源电压、12位精度、采样率5∼45MS/s的模数转换器的设计与流片验证。该设计采用CSII运放共享、无前端采样保持放大器这两项关键技术,并通过数字化调节运放、比较器、内置参考电压驱动电路等基本单元的偏置电流来获得良好的“功率与采样率之比”。芯片的内核面积为1.5mm2,测试结果表明:采样率与功耗等比例变化时,测得的SNDR最小为62.5dB、最大为69.2dB,SFDR可达到80.7dB,工作电源电压典型值为1.2V,单次转换消耗能量(FoM值)最小为0.26pJ/conversion、最大为0.5pJ/conversion。与近年来国际上发表的具有相近性能的可编程流水线模数转换器相比,该设计的FoM值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测试结果验证了相关创新点的有效性。还设计了一个0.13um 14位线性度、采样率为50MS/s的数字补偿流水线模数转换器,测试结果表明:数字补偿前,SNDR和SFDR分别为58.6dB和66.5dB;数字补偿后SNDR和SFDR分别提高至64.4dB、81.9dB;该转换器的FOM2值为0.19pJ/conversion。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3)
专利数量(0)
A highly linear 1.2V 12bit 5~45MSPS CMOS pipelined ADC with CM-sensing-and-input-interchanged OTA sharing
具有 CM 感应和输入互换 OTA 共享功能的高线性 1.2V 12 位 5~45MSPS CMOS 流水线 ADC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Analog Integrated Circuits and Signal Processing
  • 影响因子:
    1.4
  • 作者:
    秦亚杰
  • 通讯作者:
    秦亚杰
A High-Linearity WCDMA/GSM Reconfigurable Transceiver in 0.13-mu m CMOS
采用 0.13-μm CMOS 的高线性度 WCDMA/GSM 可重构收发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
  • 影响因子:
    4.3
  • 作者:
    Zeng, Xiaoyang;Li, Weinan;Hu, Song;Xie, Renzhong;Li, Xin;Fu, Jian;Sun, Yu;Pan, Yaohua;Chen, Hu
  • 通讯作者:
    Chen, Hu
基于干电极的、低功耗便携式心电传感器接口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半导体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Pu Xiaofei;Wan Lei;Zhang Hui;Qin Yajie
  • 通讯作者:
    Qin Yajie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复杂网络拉普拉斯谱分析的房颤检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仪器仪表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亚娟;汪源源;杨翠微;邬小玫;秦亚杰
  • 通讯作者:
    秦亚杰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用于脑卒中患者的可穿戴式上肢动作识别系统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廖梦佳;秦亚杰;汪源源;丁力;贾杰
  • 通讯作者:
    贾杰
一种具有温度补偿的宽带CMOS可变增益放大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杏丽;秦希;秦亚杰;黄煜梅;洪志良
  • 通讯作者:
    洪志良
便携式低功耗12导联数字心电图机的设计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盛传广;杨翠微;邬小玫;汪源源;秦亚杰
  • 通讯作者:
    秦亚杰
基于安卓4.3的移动心电监护系统设计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舜;连宇茜;秦亚杰;汪源源
  • 通讯作者:
    汪源源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