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3,5)P2通路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401220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701.细胞器及亚细胞结构、互作与功能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The low abundance signaling lipid phosphatidylinositol(3,5)-bisphosphate (PI(3,5)P2) has recently been identified as an important signaling lipid. It is synthesized and regulated by a protein complex composed of Fab1/PIKfyve, Vac14, and Fig4. Mice hypomorphic for Vac14 and Fig4 show massive degeneration in the central and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s. Mutations in human Fig4 have been implicated in Charcot-Marie-Tooth syndrome and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Vac14, Fig4 and Fab1 are present in all tissues, suggesting that PI(3,5)P2 functions in all organs, yet is particularly crucial in neural tissues. Here we plan to use hyperactive PIKfyve kinase developed by us to elevate PI(3,5)P2 levels and examine its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In addition, we will use immunoprecipitation and mass spectrometry to identify regulator or effector proteins in this pathway. New players in this pathway will provide promising targets for treating acute brain trauma or chronic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磷脂酰肌醇3,5二磷酸(PI(3,5)P2)是近年来发现一种重要的信号磷脂分子,由Fab1/PIKfyve-Vac14-Fig4/Sac3复合物合成。我们在基因敲除小鼠中的研究表明,PI(3,5)P2的缺失导致小鼠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病变。PI(3,5)P2通路相关的基因突变也是多种人类神经系统遗传疾病的基础。因此,研究PI(3,5)P2通路的调控及其神经保护作用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在本项目中,我们拟首先利用我们发现的高活性PIKfyve激酶上调PI(3,5)P2,并检测高PI(3,5)P2水平在兴奋性毒性过程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其次,我们将用免疫共沉淀-质谱的方法寻找与Fab1/PIKfyve相互作用的蛋白,阐明PI(3,5)P2的关键调控机制,以期获得可作为新治疗靶点的分子,建立新的有效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方法。

结项摘要

PI(3,5)P2是一种细胞内磷脂信号分子,位于囊泡转运通路的膜表面,通过结合细胞质中的效应蛋白分子来调控各种膜转运途径,如胞内体体积、胞内体到反式高尔基的逆向转运通路、自噬等。PI(3,5)P2的缺失可导致Charcot–Marie–Tooth综合征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在动物模型中,神经细胞对于PI(3,5)P2的缺失尤其敏感,但其具体分子机制一直不太清楚。在本项目中,我们的工作发现PI(3,5)P2的缺失影响神经细胞突起生长,该现象可被神经特异性的囊泡转运通路蛋白Neep21所挽救。在寻找PI(3,5)P2上/下游调控蛋白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种新型囊泡转运通路调节蛋白FAM45A。此前从未有人报道过FAM45A的功能。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我们发现FAM45A属于DENN结构域蛋白。DENN结构域通常具有鸟氨酸交换因子活性,从而激活小G蛋白家族中Rab蛋白。我们发现(1)FAM45A定位于内吞途径的晚胞内体亚群,部分FAM45A位于多囊泡体的腔内小囊泡上。(2)FAM45A敲降后引起多种胞内体向细胞核邻近聚集。(3)FAM45A敲降后引起内吞途径变缓。(4)FAM45A敲降后引起外泌体分泌减少。综上所述,在本项目支持下,我们找到了神经细胞对PI(3,5)P2敏感的原因之一,并发现了一类新的囊泡转运通路调节蛋白,首次描述了FAM45A的功能。该研究论文已完成,正在投稿中。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Involvement of proapoptotic genes in autophagic cell death induced by irradiation
促凋亡基因参与辐射诱导的自噬细胞死亡
  • DOI:
    10.1038/cddiscovery.2017.68
  • 发表时间:
    2017-12
  • 期刊:
    Cell Death Discovery
  • 影响因子:
    7
  • 作者:
    Song Jianrui;Zhao Xue;Feng Yi;Xu Sheng;Zhang Yanling;Wei Lixin
  • 通讯作者:
    Wei Lixi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张艳岭的其他基金

PI(3,5)P2在神经特异性囊泡运输通路中的作用
  • 批准号:
    31571465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6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