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超音速气流下纳秒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气动激励特性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007095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1.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705.高电压与放电
  • 结题年份:
    2013
  • 批准年份:
    2010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1-01-01 至2013-12-31

项目摘要

等离子体流动控制,作为基于"等离子体气动激励"的新概念主动流动控制技术,可能在改善飞机气动特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纳秒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流动控制,是2005年以来等离子体流动控制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和研究前沿,机理尚不清晰。项目主要研究亚音速、超音速条件下纳秒脉冲放电机理,以及放电等离子体气动激励特性。采用高时间分辨的放电电压-电流、发光图像和发射光谱测试手段,揭示不同来流速度条件下的纳秒脉冲放电机理;采用粒子图像测速仪和高速纹影测试系统,结合数值仿真,研究气动激励诱导的速度场和涡量场;建立等离子体与流体相互作用的数学模型,改变纳秒脉冲参数,研究不同来流速度条件下纳秒脉冲稳定放电的条件,掌握纳秒脉冲参数、放电特性、等离子体气动激励特性与流动控制效果之间的关系。项目研究可为亚音速、超音速飞行器等离子体流动控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结项摘要

等离子体流动控制,作为基于“等离子体气动激励”的新概念主动流动控制技术,可能在改善飞机气动特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纳秒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流动控制是等离子体流动控制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和研究前沿,机理尚不清晰。本项目提出研究亚音速、超音速条件下纳秒脉冲放电机理,以及放电等离子体气动激励特性,可为亚音速、超音速飞行器等离子体流动控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根据项目任务书中承诺的研究目标,开展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完善了等离子体气动激励实验系统,揭示了放电等离子体特性和等离子体气动激励诱导流动特性。在亚音速来流条件下,研究了纳秒脉冲放电的稳定放电条件与规律。采用线-线电极布局激励器,随着脉冲电压、重复频率等参数变化,放电存在增强型、减弱型、过渡型三种放电模式;在一定范围内增大脉冲幅值可以使放电增强,增加脉冲重复频率可以提高放电的稳定性。当来流速度低于100m/s时,气流对纳秒脉冲介质阻挡放电特性的影响比较小;来流速度大于200m/s时,存在不同位置的放电通道被气流吹熄的现象,表明放电被减弱。建立了等离子体放电的反应动力学模型和等离子体-流体耦合仿真模型,将等离子体放电、能量传递和流体响应过程融合在一起,得到了更为精准的温度场、压力场和速度场响应特性。针对47°后掠钝前缘三角翼,最佳的激励位置在机翼最前缘处;无量纲频率对应F+=1.5时控制效果最好;随激励电压的增大,最大升力系数增大,流动控制效果更好。.  研究获得了超音速条件下纳秒脉冲介质阻挡放电的稳定放电条件与规律,气体击穿与电场强度值有关,而与电场强度变化率无关;着火电压大小受超音速气流密度波动的影响显著,而受气流速度影响小。纳秒脉冲火花放电等离子体气动激励控制长方体脱体激波的实验表明,施加激励后,脱体激波离长方体的距离增加,激波强度减弱;随着激励电压值的增加,长方体头部的放电区域增加,激波强度减弱;施加相同激励电压时,逆气流激励对脱体激波的影响比顺气流激励大,流动控制效果好。.  撰写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中的1章(Plasma Flow Control);发表研究论文9篇,其中:SCI收录4篇,EI收录5篇;此外,核心期刊录用论文2篇。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获授权国防发明专利2项,申请国防发明专利1项;参加国际学术会议2人次、国内学术会议3人次。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5)
专利数量(3)
对称布局等离子体气动激励器的放电特性与加速效应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高电压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宋慧敏;张明莲;贾敏;吴云;梁华
  • 通讯作者:
    梁华
Nanosecond-Pulse Sliding Discharge Generated on a Three-Electrode Plasma Sheet Actuator
三电极等离子体片致动器产生纳秒脉冲滑动放电
  • DOI:
    10.1109/tps.2011.2159134
  • 发表时间:
    2011-07
  • 期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Plasma Science
  • 影响因子:
    1.5
  • 作者:
    Song, H.M.;Li, Y.H.;Jia, M.;Wu, Y.;Liang, H.
  • 通讯作者:
    Liang, H.
静止空气中重频脉冲火花放电等离子体的气动激励特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高电压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军;吴韦韦;宋慧敏;贾敏;金迪
  • 通讯作者:
    金迪
Large-Volume Nanosecond Pulse Lasting Discharge
大容量纳秒脉冲持续放电
  • DOI:
    10.1109/tps.2011.2160406
  • 发表时间:
    2011-08
  • 期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Plasma Science
  • 影响因子:
    1.5
  • 作者:
    Yiwen Li;Zhao, X.H.;Li, Y.H.;Chen, F.;Song, H.M.
  • 通讯作者:
    Song, H.M.
纳秒脉冲等离子体合成射流的气动激励特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高电压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贾敏;梁华;宋慧敏;刘朋冲;吴云
  • 通讯作者:
    吴云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高气压空气环状感性耦合等离子体实验研究和参数诊断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Acta Physica Sinica
  • 影响因子:
    1
  • 作者:
    魏小龙;徐浩军;李建海;林敏;宋慧敏
  • 通讯作者:
    宋慧敏
三电极等离子体合成射流的尖尖放电特性
  • DOI:
    10.13336/j.1003-6520.hve.20160308009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高电压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洋;吴云;宗豪华;贾敏;宋慧敏;梁华
  • 通讯作者:
    梁华
低风速下射频等离子体的辉光放电特性
  • DOI:
    10.13336/j.1003-6520.hve.20160616034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高电压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耘玮;王卫民;贾敏;宋慧敏;王蔚龙;李应红
  • 通讯作者:
    李应红
Aerodynamic actu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adio-frequency discharge plasma and control of supersonic flow
射频放电等离子体气动驱动特性及超声速流动控制
  • DOI:
    10.1088/1674-1056/28/2/024701
  • 发表时间:
    2019-02
  • 期刊:
    Chinese Physics B
  • 影响因子:
    1.7
  • 作者:
    杨臻;宋慧敏;王宏宇;郭善广;贾敏;王康
  • 通讯作者:
    王康
Experiment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Plasma Synthetic Jet Actuator
等离子体合成射流致动器的实验表征
  • DOI:
    10.1088/1009-0630/15/10/14
  • 发表时间:
    2013-03
  • 期刊: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1.7
  • 作者:
    贾敏;宋慧敏;崔巍;孙权
  • 通讯作者:
    孙权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宋慧敏的其他基金

射频放电等离子体/超声速激波耦合作用的机制研究
  • 批准号:
    11472306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7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