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化盆腔脏器脱垂手术中盆底支持结构的有限元生物力学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771324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1105.整合生理学与整合生物学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Pelvic organ prolapse (POP) is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because of weakness of pelvic supporting structure, which usually appeal to pelvic reconstruction surgery. However, up to now, the surgery is not easy to carry out precisely 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is not good becaus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function of pelvic supporting structure is not explicit. In earlier stage, we created a detailed 3D model of pelvic supporting structure based on Chinese Visible Human data set. We infer that levator ani muscle, uterosacral ligament, cardinal ligament and perineal body are main supporting power of pelvic organs. In order to verify this hypothesis, we plan to create a detailed 3D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pelvic supporting structure, to detect stress, strain and displacement of pelvic supporting structure with abdominal pressure increasing and 5 pelvic floor reconstruction surgery. After that, we verify this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through biomechanical experiment of cadaver. This project not only create and optimize the pelvic floor precise operation scheme, but also provide powerful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clinical anatomy and gynecologic operation.
盆腔脏器脱垂(POP)为因盆底支持结构薄弱引发的女性盆底功能异常,常需进行盆底重建手术恢复盆底功能。然而迄今盆底支持结构详细的力学特性和功能尚不明确,无法实现其精准化盆底手术,术后脱垂复发率仍然很高,因此需要对盆底支持结构的生物力学特性和功能进一步进行研究。前期我们通过CVH数据集构建了详细的盆底支持结构三维可视化模型,推测盆底肛提肌、子宫骶骨韧带、子宫主韧带和会阴中心体为盆腔脏器的主要支持力量。为进一步验证该设想,本研究拟构建详细的盆底支持结构有限元模型,模拟检测腹压渐增情况下和五种重要盆底重建手术下盆底支持结构和脏器的应力分布和应变情况,并结合尸体生物力学进行补充验证,以期明确支持结构的生物力学属性和功能,明确各种固定手术下被固定物的力学稳定性情况,有助于临床POP精准手术治疗方案的最优化制定与实施,同时也为临床解剖学及妇产科手术学知识系统的完善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持。

结项摘要

盆腔脏器脱垂为因盆底支持结构薄弱引发的女性盆底功能异常,常需进行盆底重建手术恢复盆底功能,然而迄今盆底支持结构详细的力学特性和功能尚不明确,因此需要构建其有限元生物力学模型对其生物力学特性和功能进行研究。我们优化基于中国数字人数据集(CVH)的盆底支持结构包括肛提肌、肛门括约肌复合体、尿道括约肌复合体、会阴中心体和尿道周围支持结构,对其进行解剖学研究,更新其三维形态和空间毗邻关系。在此基础上,我们创建其有限元生物力学模型,通过对腹内器官包括子宫,加载压强的仿真实验,模拟分析在Valsalva运动下各盆底支持结构的相互协同的应力、应变和位移情况。研究结果发现子宫主韧带、子宫骶骨韧带和肛提肌在子宫下移时均受力和位移较大,子宫主韧带应力和应变主要体现在中部和上部,最大可达0.267Mpa,其位移变化主要体现在中下部,最大位移可达17.86mm;子宫骶骨韧带的应力同样聚集于中上部,尤其是腱骨结合部,最大应力值为1.51Mpa,子宫骶骨韧带位移变化主要体现在中下部,最大位移变化可达19.46mm。肛提肌复合体中耻骨直肠肌深部前部靠近耻骨位置处受到的应力较大,最大值为0.0643Mpa,同时耻骨直肠肌浅部应力最大,最大应力值为0.06462Mpa,最大位移可达3.282mm,耻骨内脏肌位移最大,最大位移可达5.671mm,最大应力值为0.03513Mpa;会阴中心体的应力主要体现在后面,最大值为0.09239Mpa,位移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前中部,最大位移可达7.301mm,其位移变化主要是由于阴道的形变牵引会阴中心体复合体发生位移,应力值较小。尿道周围支持结构中,盆筋膜腱弓和膀胱侧韧带受到应力较大,最大应力0.4687Mpa和 0.3788Mpa,位移变化不大。仿真结果与以往实验结论相符合,验证了模型有效,优于基于CT或MRI构建的盆底仿真有限元生物力学模型,膀胱膨出与肛提肌损伤、腹压增加、阴道顶端和阴道旁缺陷有关。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观测肛提肌损伤情况,盆腔脏器的脱垂程度,脱垂手术术后的应力和应变,给各种疾病情况提供最优化的外科手术方案,给临床解剖学及妇产科手术学知识系统的完善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1)
Artificial classification of cervical squamous lesions in ThinPrep cytologic tests using a 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使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对 ThinPrep 细胞学测试中的宫颈鳞状病变进行人工分类
  • DOI:
    10.3892/ol.2020.11974
  • 发表时间:
    2020-08
  • 期刊:
    ONCOLOGY LETTERS
  • 影响因子:
    2.9
  • 作者:
    Li Liu;Yuanhua Wang;Qiang Ma;Liwen Tan;Yi Wu;JingJing Xiao
  • 通讯作者:
    JingJing Xiao
Architecture of structures in the urogenital triangle of young adult males; comparison with females.
年轻成年男性泌尿生殖三角的结构体系;
  • DOI:
    10.1111/joa.12864
  • 发表时间:
    2018-10
  • 期刊:
    Journal of anatomy
  • 影响因子:
    2.4
  • 作者:
    Wu Y;Dabhoiwala NF;Hagoort J;Hikspoors JPJM;Tan LW;Mommen G;Hu X;Zhang SX;Lamers WH
  • 通讯作者:
    Lamers WH
Applied anatomy and three-dimensional visualization of the tendon-bone junctions of the knee joint posterolateral complex
膝关节后外侧复合体腱骨连接处的应用解剖学和三维可视化
  • DOI:
    10.1016/j.aanat.2019.151413
  • 发表时间:
    2020-05-01
  • 期刊:
    ANNALS OF ANATOMY-ANATOMISCHER ANZEIGER
  • 影响因子:
    2.2
  • 作者:
    Song,Yan;Xiong,Yan;Wu,Yi
  • 通讯作者:
    Wu,Yi
Interactive three‐dimensional teaching models of the female and male pelvic floor
女性和男性盆底互动三维教学模型
  • DOI:
    10.1002/ca.23508
  • 发表时间:
    2019-11
  • 期刊:
    Clinical Anatomy
  • 影响因子:
    2.4
  • 作者:
    Yi Wu;Jill P.J.M.Hikspoors;Greet Mommen;Noshir F.Dabhoiwala;Xin Hu;Li‐Wen Tan;Shao‐Xiang Zhang;Wouter H.Lamers
  • 通讯作者:
    Wouter H.Lamers
Application of 3D printing technology to thoracic wall tumor resection and thoracic wall reconstruction
3D打印技术在胸壁肿瘤切除及胸壁重建中的应用
  • DOI:
    10.21037/jtd.2018.11.109
  • 发表时间:
    2018-12-01
  • 期刊:
    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
  • 影响因子:
    2.5
  • 作者:
    Wu, Yi;Chen, Na;Wu, Wei
  • 通讯作者:
    Wu, Wei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of Thoracic Structures: Based on Chinese Visible Human
胸廓结构三维重建:基于中国可见人体
  • DOI:
    10.1155/2013/795650
  • 发表时间:
    2013-11
  • 期刊:
    Computational and Mathematical Methods in Medicine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毅
  • 通讯作者:
    吴毅
基于L2范数最小化联合模型的目标跟踪算法
  • DOI:
    10.13700/j.bh.1001-5965.2014.0455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蒙;吴毅;邓健康;刘青山
  • 通讯作者:
    刘青山
云南哀牢山两种常见半寄生植物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寄主的关系
  • DOI:
    10.17521/cjpe.2018.0311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植物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汤丹丹;吴毅;刘文耀;胡涛;黄俊彪;张婷婷
  • 通讯作者:
    张婷婷
基于DenseUnet模型的核磁共振图像下肛提肌的自动分割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向永嘉;吴毅;张小勤;胡昕;刘静静;雷玲;王延洲;王艳
  • 通讯作者:
    王艳
毛翼管鼻蝠分布的最北发现地——四川蝙蝠新记录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四川动物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石红艳;刘昊;陈江南;向通;余文华;吴毅
  • 通讯作者:
    吴毅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吴毅的其他基金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磁共振图像下盆底肌肉的自动分割研究
  • 批准号:
    31971113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58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不同年龄段女性尿道括约肌复合体的三维形态变化与压力性尿失禁的关系
  • 批准号:
    81100480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2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