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及北方地区早期冶金技术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51174034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68.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E0410.冶金物理化学与冶金原理
- 结题年份:2015
- 批准年份:2011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2-01-01 至2015-12-31
- 项目参与者:赵辉; 陈建立; 潜伟; 李建西; 陈国科;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掌握冶金技术被认为是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重要条件,新旧大陆被学术界普遍认可的古代文明无不具备一整套冶金技术。本项目将全面整理中国已有的冶金考古资料和信息,在预研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地开展中原及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约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之间)的采矿、冶炼、铸造等冶金遗址考察,最大限度地获取田野第一手资料和考古学文化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属性判定、年代测定和科学检测分析,揭示各遗址的技术类型和特点,阐明中原地区、燕辽地区、河西地区重要考古学文化的冶金遗址的分布规律及区域性特点与联系,在更广阔的跨地区、跨文化时空范围内实现冶金遗址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田野发现和内涵认定,深入探讨早期冶金技术及其相应的组织管理体制在社会复杂化、组织强化等层面上对中华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所起的作用,进而为中华文明探源等重大考古、历史学课题提供科学论据。
结项摘要
项目开展了中原的晋南和关中东部地区、西北的甘肃走廊和青海都兰地区、东北的西辽河及松嫩平原地区早期青铜冶金遗址的普查和重要遗址出土的青铜器检测分析,累计发现距今4000年到2500之间的青铜冶金遗址50余处,其中的晋南中条山前进耙采矿遗址、甘肃张掖的西城驿遗址、辽西赤峰的喜鹊沟遗址已由考古单位开展了正式考古发掘。项目对田野考察和考古发掘所获矿石、炉渣等各类冶金遗物进行了常规检测和微量元素、铅同位素检测及重要遗址的年代测定,获得以下基本结论:(1)大约从距今4000年开始,中国的中原、西北、东北地区进入了青铜生产的工业化阶段。(2)三个地区普遍存在有冶炼砷青铜、锡青铜以及复杂的多元青铜的现象,但砷青铜在中原消失的较早,在边疆地持续了相当长的时段。(3)三个地区青铜产业格局有重大区别。中原地区至迟从二里头时期加达到了冶铸分离、铜锡(砷)物料分离、以陶范铸造礼容器的发达产业结构,并一直持续到铁器时代的到来。西北地区则未能实现冶铸分离,但实现了铜锡(砷)物料分离,并持续到汉文化抵达河西地区,其格局维持了近2000年。东北地区青铜时代早期具有类似中原的产业结构,但在青铜时代晚期退化为冶铸不分、铜锡(砷)物料的落后格局,这一格局在辽西持续到了战国是维持,甚至影响到汉魏时期的松嫩平原。简而言之,中原地区从青铜时代一开始就实现了最发达青铜产业格局,西北地区则长期维持次一级的青铜产业格局,东北地区则从较发达的产业格局退变为最落后的青铜产业格局。本项目对不同地区长时段青铜产业格局的厘定,为解释中原何以成为东亚稳定的文明中心提供了全新的冶金考古证据,被誉为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方面最具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先秦文献中的“金”和金属概念
- DOI:--
- 发表时间:2011
- 期刊:自然科学史研究
- 影响因子:--
- 作者:李建西;李延祥
- 通讯作者:李延祥
内蒙赤峰翁牛特旗尖山子冶炼遗址考察
- DOI:--
- 发表时间:2011
- 期刊: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 影响因子:--
- 作者:李延祥;董利军;李丽辉;杨菊
- 通讯作者:杨菊
山东莱芜赢城遗址炼铜渣初步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2013
- 期刊: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 影响因子:--
- 作者:李延祥;杜宁;高月志
- 通讯作者:高月志
山东临淄齐国故城城圈地铜渣的调查与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2012
- 期刊: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杜宁;王晓莲;李建西;李延祥
- 通讯作者:李延祥
克什克腾旗关东车遗址出土铜器成分与金相组织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2013
- 期刊:中原文物
- 影响因子:--
- 作者:李延祥;杨菊;朱永刚
- 通讯作者:朱永刚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美国古代绿松石示踪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 影响因子:--
- 作者:李延祥;先怡衡
- 通讯作者:先怡衡
新型煤层气井口套管头的设计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2011
- 期刊:石油机械
- 影响因子:--
- 作者:刘峰;綦耀光;王广福;李延祥
- 通讯作者:李延祥
从文献记载看我国古代焦炭炼铁
- DOI:--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中国科技史杂志
- 影响因子:--
- 作者:刘培峰;李延祥;潜伟
- 通讯作者:潜伟
山西传统铸铁技术成就
- DOI:--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铸造设备与工艺
- 影响因子:--
- 作者:刘培峰;李延祥;潜伟
- 通讯作者:潜伟
洛南鸡眼窑绿松石矿业遗址的石锤
-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6.0046
- 发表时间:2016
- 期刊:人类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先怡衡;李延祥;杨岐黄
- 通讯作者:杨岐黄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李延祥的其他基金
陕西省洛南县辣子洞绿松石采矿遗址综合研究
- 批准号:51374030
- 批准年份:2013
- 资助金额:82.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广西贵港地区早期冶铁遗址研究
- 批准号:50874015
- 批准年份:2008
- 资助金额:35.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夏家店上层文化的青铜冶铸技术
- 批准号:50674007
- 批准年份:2006
- 资助金额:24.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辽西地区的早期铜冶金
- 批准号:50074009
- 批准年份:2000
- 资助金额:15.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