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1/PD-L1:负性调控脓毒症炎性因子过度分泌的重要通路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372095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1601.脓毒症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One of the major strategies of immunotherapy of sepsis is tempering "cytokine storm" which is induced by over-activation of innate immune response. Recent studies revealed that T lymphocytes could dampen cytokine secretion by innate immune cells in a cell-cell contact manner. However, the mechanisms remain unclear. PD-1 (programmed death-1), a co-inhibitory molecule was well recognized as a key regulator of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 Our previous study found that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of PD-1 and PD-L1 could reverse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T cells on cytokine secretion by innate immune cells. Meanwhile, an increase of both PD-1 and PD-L1 expression was noted on innate immune cells after infection. Thus, we suppose that PD-1/PD-L1 might play a key role in inhibiting innate immune response during sepsis. To test this hypothesis, we intend to perform in vitro and in vivo experiments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PD-1/PD-L1 in negative regulation of innate immunity, either by T cells or self feedback regulation of innate immunity. Moreover, we will clarify the downstream signalling pathways of PD-1/PD-L1 in innate immune cells. Our study would expand our knowledge about PD-1/PD-L1 from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 to innate immune response, and promote clinic immune therapy research for sepsis.
抑制天然免疫系统过度活化导致的"细胞因子风暴",是脓毒症免疫治疗研究的重点。最近发现:T淋巴细胞可通过细胞直接接触抑制天然免疫细胞过度分泌细胞因子,但机制不清。既往认为共抑制分子PD-1主要调控获得性免疫应答。申请人前期工作发现:抗PD-1抗体和抗PD-L1抗体可逆转T 细胞对天然免疫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抑制作用,并且感染可迅速上调PD-1及其配体PD-L1在天然免疫细胞的表达水平,由此提出:"PD-1/PD-L1是脓毒症时抑制天然免疫应答的重要信号通路"。我们拟采用体外和体内实验,证实PD-1/PD-L1通过 1)参与T 淋巴细胞抑制天然免疫应答;2)参与天然免疫自身负反馈调控,抑制天然免疫细胞分泌炎性细胞因子;阐明天然免疫细胞内PD-1/PD-L1的下游信号通路,将PD-1/PD-L1这一重要免疫调节通路的关注点,由获得性免疫应答延伸到天然免疫应答领域,推动脓毒症的临床免疫治疗研究。

结项摘要

细胞因子的产生和吞噬是天然免疫系统的两个主要效应。脓毒症时,细胞因子风暴和吞噬作用减弱导致组织损伤和病原体播散,因此必须精确控制先天免疫反应。近年来研究表明,非调节性T细胞通过抑制骨髓细胞过度产生炎性细胞因子而保护宿主免受病毒感染引起的死亡。早期研究集中于细胞内部自身的信号改变,如TLR负性信号等。新近研究发现,周围环境或其他邻近细胞可以通过负性调控信号来调控天然免疫细胞反应。然而,何种表面分子介导了适应性免疫细胞和先天免疫细胞之间的抑制性信号传导仍然不清楚。.我们研究发现,T细胞通过程序化死亡配体1(PD-L1)与天然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PD-1之间的相互作用,抑制天然免疫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和发挥吞噬效应。体内注射抗PD-L1与PD-1抗体进行阻断,可以增强宿主对病毒或toll样受体配体诱导的脓毒性休克的敏感性,但又同时可保护小鼠避免死于多种微生物感染。特定细胞因子导致感染过程中T细胞表面PD-L1和天然免疫细胞表面PD-1和PD-L1的快速上调。PD-L1/PD-1在髓系细胞通过SHP1/2磷酸化调控下游信号通路,抑制Akt-mTOR信号级联和增强PTEN的表达来调节先天免疫应答。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PD-1通过骨髓细胞和T细胞之间的相互干扰以及骨髓细胞之间的负反馈回路,影响宿主对病毒和细菌感染的不同反应。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小鼠腹腔持续置管引流模型骨髓髓系造血受抑制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孔雅娴;栗雅杰;马雅銮;缪鹏;曾辉
  • 通讯作者:
    曾辉
脂多糖所致脓毒症诱导的急性肺损伤肺组织T淋巴细胞活化及共刺激分子表达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林涛;孔雅娴;贾蓓;刘三海;胡小玲;曾辉
  • 通讯作者:
    曾辉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诱导表达人IFITM3的293细胞株的建立及其对H1N1型流感病毒侵染作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侯志飞;蒋栋;赵学森;曾辉
  • 通讯作者:
    曾辉
脂多糖腹腔重复注射诱导脓毒症小鼠髓系抑制细胞的生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蓓蓓;贾蓓;曾辉
  • 通讯作者:
    曾辉
城市小集水区降雨径流污染来源解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曾辉;魏建兵;马振邦;贾慧慧;倪宏刚
  • 通讯作者:
    倪宏刚
中国国家级陆地自然保护区分布及其与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生物多样性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田瑜;唐志尧;李俊生;曾辉
  • 通讯作者:
    曾辉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免疫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临床肝胆病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晓姝;曾辉;王宪波
  • 通讯作者:
    王宪波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曾辉的其他基金

CD80负调控脓毒症固有免疫失控性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2372163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48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急性重症病毒性出血热患者新型PD-1+TIGIT+TIM-3+LAG-3+CD8+T细胞亚群的功能及调控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1971862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5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骨髓应急造血的脓毒症后胸腺“反跳性增生”的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1772123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5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幼稚中性粒细胞形成胞外诱捕网在体外循环相关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1570372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5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CD14lowCD16-单核细胞:一种新亚群在急性重症感染中的免疫调节功能与发育研究
  • 批准号:
    81071587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3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不同分化方向的髓系抑制细胞在感染性休克免疫抑制中的作用
  • 批准号:
    30872458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3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