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特有昆虫草原毛虫的种群遗传结构及谱系地理学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201520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1403.作物免疫与抗性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Phylogeography of Qinghai-Tibetan Plateau (QTP) is currently one of the hot spots worldwide. The grassland caterpillars are endemic to QTP, and heavily destroy the alpine cold grassland. The project closely focuses on the population genetics and evolution of two grassland caterpillars, i.e. Gynaephora qinghaiensis and G. menyuanensis (Lepidoptera: Lymantriidae). Referring to the recent results of molecular ecology, population genetics, and phylogeography, the population genetic structure and phylogeographic structure of G. qinghaiensis and G. menyuanensis are examined using the mitochondrial cox1 and nad5 sequences as molecular markers. The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genetic diversity, demographic history, and the mode of gene flow of G. qinghaiensis and G. menyuanensis, estimate the divergence time at the interspecific and intraspecific levels, evaluate the mechanisms of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and ecologically evolutionary process, reveal the impact of the geological and historical events, and the Pleistocene glacial and interglacial cycles on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the current genetic patterns of grassland caterpillars, infer their ice-age refugia during the Quaternary glaciation and postglacial colonization routes. The results not only are crucial to gain insight for the population genetic structure of grassland caterpillars, and promote the phylogeographic study of animals endemic to QTP, but also provide invaluable information on the ecologically evolutionary mechanism and disaster rule of the two grassland caterpillars at molecular level, which is helpful to plan appropriate pest management strategies.
本项目瞄准青藏高原动植物谱系地理学这一国际研究热点,以青藏高原特有且严重危害高寒草地的青海草原毛虫和门源草原毛虫作为研究对象,紧紧围绕其种群遗传与进化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借鉴分子生态学、种群遗传学和谱系地理学的最新成果,采用线粒体cox1和nad5作为分子标记,系统解析两种草原毛虫的种群遗传结构和谱系地理结构,明确其遗传多样性,追溯种群历史动态,阐明基因交流模式,估计种间及种内的遗传分化时间,探讨草原毛虫的遗传分化机制及生态进化过程,揭示青藏高原地质历史事件及气候环境的变迁对草原毛虫现有遗传分布格局形成的作用,推断草原毛虫第四纪冰期时可能的避难所及冰期后的迁移扩散路线。研究结果将在理论上深化对草原毛虫种群遗传与进化的认识,丰富青藏高原土著动物的谱系地理学研究,在实践上有利于从分子水平上了解草原毛虫的生态适应机制和成灾规律,为制定其有效的控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结项摘要

草原毛虫是严重危害我国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重大害虫,也是我国青藏高原的特有昆虫。尽管草原毛虫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意义,但有关草原毛虫的相关研究还非常缺乏,且大多数研究仅限于种类调查和防治。目前,全世界共报道草原毛虫15种,其中8种分布在青藏高原。然而,有关草原毛虫的物种地位、系统发育关系及物种演化过程还不清楚。为此,本项目以青藏高原草原毛虫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广泛采样,共采集到来自39个种群的488头草原毛虫,涵盖了草原毛虫在我国青藏高原的绝大部分发生区,在测定了两种草原毛虫的全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的基础上,以2个线粒体基因(COI和ND5)和2个核基因(GAPDH和EF-1α)作为分子标记,构建了青藏高原8种草原毛虫的系统进化关系,系统解析了草原毛虫的种群遗传结构和谱系地理关系,探讨了草原毛虫的遗传分化与青藏高原地质气候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贝叶斯推断和最大似然系统树以及物种界定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的草原毛虫是一单系群,但8个形态学物种中仅门源草原毛虫和黄斑草原毛虫是单系有效种,而其余6种很可能构成了2个草原毛虫复合种。贝叶斯分化时间估计显示,青藏高原草原毛虫与其它地区草原毛虫的分化时间为17.7 Ma,而种间和种内的分化时间分别为上新世中期-更新世早期(3.3–1.1 Ma)和更新世中晚期(< 0.6 Ma),表明青藏高原的隆升及更新世前后高原的气候变化共同推动了草原毛虫的物种形成与遗传分化;草原毛虫具有显著的种群结构和谱系地理结构,且差异性海拔环境主导的地理隔离是草原毛虫遗传分化的关键驱动力;草原毛虫具有相对较低的遗传多样性,且低海拔种群较高海拔种群具有更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暗示低海拔地区可能是草原毛虫在更新世冰期的避难所。研究结果深化了对草原毛虫物种地位及进化历史的认识,明确了草原毛虫的遗传多样性、种群遗传结构及谱系地理结构,为进一步了解草原毛虫的生态适应机制和成灾规律及制定有效的控制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2)
专利数量(0)
草原毛虫研究现状与展望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草业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棋麟;袁明龙
  • 通讯作者:
    袁明龙
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 of Gynaephora menyuanensis (Lepidoptera: Lymantriidae) from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青藏高原门源牡丹花(鳞翅目:舞毒科)完整线粒体基因组
  • DOI:
    10.3109/19401736.2012.760077
  • 发表时间:
    2013-07
  • 期刊:
    Mitochondrial DNA
  • 影响因子:
    --
  • 作者:
    Yuan ML;Zhang QL
  • 通讯作者:
    Zhang QL
基于新一代测序技术的昆虫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昆虫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棋麟;袁明龙
  • 通讯作者:
    袁明龙
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 of Gynaephora alpherakii (Lepidoptera: Lymantriidae)
Gynaephora alpherakii(鳞翅目:舞毒科)的完整线粒体基因组
  • DOI:
    10.3109/19401736.2014.984175
  • 发表时间:
    2014-12
  • 期刊:
    Mitochondrial DNA
  • 影响因子:
    --
  • 作者:
    Yuan ML;Zhang QL;Guo ZL;Wang J
  • 通讯作者:
    Wang J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两种书虱微卫星富集文库的构建及比较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袁明龙;朱礼明;王保军;王进军;魏丹丹
  • 通讯作者:
    魏丹丹
柑橘全爪螨微卫星位点鉴定与信息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刚;李婷;袁明龙;王进军
  • 通讯作者:
    王进军
聚乙二醇-聚乳酸-聚谷氨酸苄酯共聚物的合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贺正国;陈林;陈海云;袁明龙
  • 通讯作者:
    袁明龙
生物降解聚合物的研究和产业化进展及展望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高分子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邓先模;黄志镗;袁明龙;郝建原;李孝红;周绍兵
  • 通讯作者:
    周绍兵
肉桂醛聚乳酸复合膜对苹果保鲜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食品与发酵工业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艳;程春生;覃宇悦;曹建新;袁明龙
  • 通讯作者:
    袁明龙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袁明龙的其他基金

青藏高原草原毛虫的物种界定及成种机制研究
  • 批准号:
    32370501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