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浒苔对海水表层逆境应答中ROS的亚细胞定位及潜在调控作用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706121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605.海洋生态学与环境科学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英文:.Long time long distance floating migration is the most typical characteristic of Ulva prolifera green tide. Several stress-resistant 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exist in floating U.prolifera, e.g., cyclic electron flow (CEF) around photosystem I and effective antioxidant protection have drawn some persuasive conclusions. While these existing conclusions or inferences need further study. ROS generate in highly active oxygen metabolism or electron transfer flow subcellular compartments, furthermore redox reaction (RBOHs process, AsA-GSH cycle) and photosystem (CEF, electron flow redistribution, carbon assimilation process) concern to ROS generation have the same electron donor (NADPH). Thus we hypothesize that the generation of ROS of floating U.prolifero in response to stress, maintain the redox stability and regulate the effective photosystem operation by electron transfer, and this mechanism contribute to adaption to the long time long distance floating migration.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this hypothesis three contents would be studied in this project: (1) Determining the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of ROS; (2) Summarizing fun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OS generation to redox stability and photosystem effective operation; (3) Elucidating potential mechanism of ROS generation to maintain the redox stability and regulate the effective photosystem opera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would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to the adaption strategy of floating U.prolifero, and provide the basis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signal molecules ROS and its signaling cascade.
长时间长距离漂浮迁移是浒苔绿潮最典型的特征。诸如环式电子传递、抗氧化保护这些生理适应特征较系统地诠释了漂浮浒苔在这一过程中的环境适应策略。已有研究的深度分析发现:ROS是由具有氧代谢活性或传递电子流的亚细胞区室产生,而且浒苔氧化还原反应(RBOHs途径、AsA-GSH循环)、光合系统(环式电子传递、电子流再分配、碳同化过程)都以ROS的产生与清除为枢纽涉及到了共同的电子供体(NADPH)。围绕ROS的枢纽作用是如何发挥的这一科学问题,本项目拟以浒苔对海水表层逆境应答中ROS的产生与效应为研究主线,首先对产生的ROS进行精确的亚细胞定位,然后以电子传递为切入点联系浒苔两大生命过程(光合作用和氧化还原反应)精细刻画ROS的双重作用,剖析其对藻体氧化还原状态稳定的作用和对光合作用的潜在调控机制,为深入发掘漂浮浒苔的环境适应机制提供理论支持,为更加深入研究ROS的信号分子作用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

结项摘要

浒苔绿潮是一种典型的跨区域海洋生态灾害,长时间长距离漂浮迁移是浒苔绿潮最典型的特征。诸如环式电子传递、抗氧化保护这些生理适应特征较系统地诠释了漂浮浒苔在这一过程中的环境适应策略。活性氧(ROS)是由具有氧代谢活性或传递电子流的亚细胞区室产生,而且浒苔氧化还原反应、光合系统都以ROS的产生与清除为枢纽。围绕ROS的枢纽作用是如何发挥的这一科学问题,本项目以浒苔对海水表层逆境应答中ROS的产生与效应为研究主线进行了如下研究:(1)现场调查基础上构建并完善了实验室模拟体系;(2)通过现场、现场围隔、实验室模拟相结合的技术手段,理清了浒苔光合系统、抗氧化系统及关键蛋白在海水表层逆境应答中的作用,从光能分配和能量代谢变化途径阐明了浒苔胁迫-响应的适应保护策略,发现抗氧化系统与NPQ协同作用提高了漂浮浒苔的自我修复能力;(3)综合分析了浒苔藻体光合系统、抗氧化系统各指标参数对海水表层的逆境应答特征,发现浒苔光合系统中环式电子传递与抗氧化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在浒苔藻体环境适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漂浮浒苔以ROS的产生与清除为枢纽联系了藻体氧化还原反应(AsA-GSH循环对ROS的清除)与光合系统(环式电子传递、电子流分配过程);(4)解析了漂浮浒苔高光胁迫条件下ROS产生的主要途径和亚细胞定位,首先以叶绿体产生H2O2为主,后与Ca2+共同发挥信号分子作用,通过NADPH改变电子流的分配进而调整藻体氧化还原状态和调控光合作用能量分配。以上科学发现为深入发掘漂浮浒苔的环境适应机制提供理论支持,尤其是特化亚细胞区室产生ROS调控作用的解析为更加深入研究ROS的信号分子作用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对全面、系统了解生命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项目执行期间,已在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Chemosphere等权威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1篇,申请并授权发明专利2项,参编专著1部。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8)
专著数量(1)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2)
苏北浅滩筏架附生绿藻群落结构变化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探究
  • DOI:
    10.11693/hyhz20200400111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海洋与湖沼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郝雅;管晨;侯承宗;唐学玺;王影
  • 通讯作者:
    王影
Competitive advantages of Ulva prolifera from Pyropia aquaculture rafts in Subei Shoal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the green tide in the Yellow Sea
苏北浅滩紫莼养殖筏的浒苔竞争优势及其对黄海绿潮的影响
  • DOI:
    10.1016/j.marpolbul.2020.111353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 影响因子:
    5.8
  • 作者:
    Hao Ya;Qu Tongfei;Guan Chen;Zhao Xinyu;Hou Chengzong;Tang Xuexi;Wang Ying
  • 通讯作者:
    Wang Ying
Investigation of the decline of Ulva prolifera in the Subei Shoal and Qingdao based on physiological changes
基于生理变化的苏北浅滩和青岛浒苔衰退调查
  • DOI:
    10.1007/s00343-020-0140-4
  • 发表时间:
    2020-12-01
  • 期刊: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 影响因子:
    1.6
  • 作者:
    Hao Ya;Guan Chen;Wang Ying
  • 通讯作者:
    Wang Ying
Ecological effects of Ulva prolifera green tide on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in Qingdao offshore environment
青岛近海环境石莼绿潮对细菌群落结构的生态影响
  • DOI:
    10.1016/j.chemosphere.2019.125477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Chemosphere
  • 影响因子:
    8.8
  • 作者:
    Tongfei Qu;Xinyu Zhao;Ya Hao;Yi Zhong;Chen Guan;Chengzong Hou;Xuexi Tang;Ying Wang
  • 通讯作者:
    Ying Wang
绿潮迁移过程中环境要素与浒苔藻体生物学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 DOI:
    10.11693/hyhz20200400113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海洋与湖沼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管晨;郝雅;候承宗;唐学玺;王影
  • 通讯作者:
    王影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高温环境中掺杂Ir(ppy)_3的红荧烯型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光-电-磁性能及激子演化过程
  • DOI:
    10.1360/sspma-2020-0337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朱洪强;屈芬兰;贾伟尧;汤仙童;赵茜;马彩虹;王影;叶晟楠;涂琳垚;熊祖洪
  • 通讯作者:
    熊祖洪
肠道菌群与糖尿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 DOI:
    10.13381/j.cnki.cjm.201510030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先峰;王影;李贞贞;唐立
  • 通讯作者:
    唐立
猪亲环素18的基因克隆与融合蛋白的表达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马慧;宓怀风;陈琛;王影
  • 通讯作者:
    王影
葡萄膜炎黄斑区光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中华眼底病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桂敏;崔彦;王兴荣;李洋;刘婷婷;王影;毕宏生
  • 通讯作者:
    毕宏生
注射用胞磷胆碱钠肌苷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观察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子德;梁俊;李满;魏彬彬;柏梅;王军杰;张莹莹;王影
  • 通讯作者:
    王影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王影的其他基金

基于生物功能群的浒苔绿潮生态效应研究
  • 批准号:
    42176204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8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环烷酸对海洋浮游植物的毒物兴奋效应及分子机理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62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