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极特性变化的三级式起动发电机转子位置估算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677152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4.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703.电机及其系统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Three-stage aviation brushles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which are widely used in airplanes of our country, have no function of starting aircraft engine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starting function for these machines, accurate rotor position information is required. Since position sensors are strictly restricted by electromagnetic, space environment and installation conditions, it is significant to carry out the research of rotor position estimation without position sensors. The saliency of the main generator may change, disappear or even reverse during start-up process, so traditional rotor position estimation methods using high-frequency signal injection based on machine saliency are no longer applicable. The project team intend to use the multi-stage-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ree-stage machine to estimate the rotor position, using the proposed idea of injecting high-frequency signal in the main generator side and detecting high-frequency response signal in the exciter side. Under the premise of the change mechanism analysis of the inductance and salienc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in generator, the project team intend to carry out the research of high-frequency signal transfer mechanism through the main generator, rotating rectifier and exciter, and then study the injected high-frequency signal selection and small signal detection methods to achieve accurate rotor position estimation for the main generator. This research eliminates the dependency on the machine saliency for rotor position estimation methods using high-frequency signal injection,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aviation sensorless integrated starter generator.
我国飞机广泛应用的三级式航空无刷同步发电机均无起动航空发动机的功能,要实现该电机的起动功能需要获取准确的转子位置信息。由于位置传感器面临电磁、空间环境及安装条件的严格限制,开展无位置传感器条件下的电机转子位置估算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电机起动发动机过程中,主发电机凸极特性显著变化、消失甚至反转,使得传统基于电机凸极特性的高频注入转子位置估算方法不再适用。项目组针对该电机多级式组合结构的特点,提出在主发电机侧注入高频信号、在励磁机侧检测高频响应信号的思路,进行电机转子位置的估算。拟在分析主发电机电感参数及凸极特性变化机理的基础上,开展高频信号在主发电机、旋转整流器及励磁机之间传递机理研究,并基于此选择高频注入信号、研究高频弱信号检测方法,实现主发电机转子位置的精确估算。该研究突破了传统基于高频信号注入的转子位置估算方法对电机凸极性的依赖,为实现无位置传感器航空无刷起动发电一体化提供理论参考。

结项摘要

开展三级式电机转子位置估算研究,可以为起动发电一体化和我国大型飞机交流电源系统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与参考。 .三级式电机起动过程中凸极性变化显著,导致现有转子位置估算方法失效。本项目依据“主电机注入-励磁机检测”思路,研究凸极性变化的三级式电机转子位置估算方法。.开展基于“主电机注入-励磁机检测”的转子位置信号传递机理研究。对高频信号在三级式电机内部传递机理进行研究,建立旋转整流器模型并对旋转整流器故障进行辨识,构建高频信号在旋转整流器中的逆向传递模型。.开展三级式电机初始转子位置估算方法研究。提出基于主电机定转子互感的初始转子位置估算方法,向主电机定子和轴注入高频/低频电压信号,在励磁机定子侧提取转子位置正余弦信号来估算初始转子位置;提出基于主电机定子注入-转子检测和转子注入-定子检测的转子初始位置估算方法。.开展三级式电机低速段转子位置估算方法研究。向主电机定子侧注入旋转高频电压,在励磁机定子侧提取高频响应电流,经处理实现低速段转子位置在线估算。分析了旋转整流器在励磁机定子侧产生的谐波并提取励磁机转子位置信息,由三级式电机转子同轴安装的特性间接得到主电机转子位置。分析了励磁机转子位置估算误差对励磁系统电流估算结果的影响,给出基于主电机励磁电流估算值和估算六边形轨迹的主电机转子位置估算方法。提出基于最小二乘估算器的主电机参数估算方法,实现主电机参数估算算法在主电机转子位置估算中的解耦。所提方法均不依赖主电机凸极性。.本项目所提转子位置估算方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为起动发电一体化系统无位置传感器起动技术提供支持,突破了传统基于高频信号注入转子位置估算对电机凸极性的依赖,解决了三级式电机起动过程中凸极性变化造成现有转子位置估算方法失效的难题。发表学术论文32篇,其中SCI索引12篇,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项,培养硕士5名,博士6名,获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1篇。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12)
专利数量(15)
Rotor position estimation method of wound-rotor synchronous starter/generator
绕线式同步起动发电机转子位置估计方法
  • DOI:
    10.1049/iet-epa.2018.5222
  • 发表时间:
    2019-07-01
  • 期刊:
    IET ELECTRIC POWER APPLICATIONS
  • 影响因子:
    1.7
  • 作者:
    Zhu, Yujie;Liu, Weiguo;Jiao, Ningfei
  • 通讯作者:
    Jiao, Ningfei
Decoupling control for aircraft brushless wound-rotor synchronous starter-generator in the starting mode
飞机无刷绕线式同步起动发电机起动时的解耦控制
  • DOI:
    10.1049/joe.2018.0024
  • 发表时间:
    2018-02
  • 期刊:
    Journal of Engineering
  • 影响因子:
    2.7
  • 作者:
    Jiao Ningfei;Liu Weiguo;Meng Tao;Sun Chenghao;Jiang Yu
  • 通讯作者:
    Jiang Yu
Sensorless Starting Control of Brushless Synchronous Starter/Generators for the Full-Speed Range
全速范围无刷同步起动器/发电机的无传感器起动控制
  • DOI:
    10.1109/tpel.2019.2963038
  • 发表时间:
    2020-08
  • 期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 影响因子:
    6.7
  • 作者:
    Shuai Mao;Weiguo Liu;Ningfei Jiao;Fangning Gao;Zhe Chen
  • 通讯作者:
    Zhe Chen
Fault Diagnosis of Rotating Rectifier Based On Waveform Distortion and Polarity of Current
基于波形畸变和电流极性的旋转整流器故障诊断
  • DOI:
    10.1109/tia.2019.2893140
  • 发表时间:
    2019-01
  • 期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
  • 影响因子:
    4.4
  • 作者:
    Wei Zhihuang;Liu Weiguo;Pang Ji;Sun Chenghao;Zhang Zan;Ma Peng
  • 通讯作者:
    Ma Peng
Initial rotor position estimation method for aircraft wound-rotor synchronous starter/generators
飞机绕线转子同步起动发电机转子初始位置估计方法
  • DOI:
    10.1049/joe.2018.0049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Journal of Engineering
  • 影响因子:
    2.7
  • 作者:
    Mao Shuai;Liu Weiguo;Ma Peng;Zhang Zan;Hu Ying
  • 通讯作者:
    Hu Yi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双波长自由载流子吸收技术测量半导体载流子体寿命和表面复合速率
  • DOI:
    10.7498/aps.67.20181509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谦;刘卫国;巩蕾;王利国;李亚清
  • 通讯作者:
    李亚清
净、套作下大豆茎秆和籽粒糖氮动态规律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草业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沁林;李佳凤;范元芳;邓传蓉;雍太文;刘卫国;杨文钰;杨峰
  • 通讯作者:
    杨峰
航空电驱动系统效率优化控制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电机与控制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骆光照;窦满峰;刘卫国;宋科
  • 通讯作者:
    宋科
航空无刷同步起动/发电系统主发电机电感参数计算与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微电机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华;刘卫国;焦宁飞
  • 通讯作者:
    焦宁飞
多孔硬脆性材料的SHPB实验技术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力学与实践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卫国;李永池;高光发
  • 通讯作者:
    高光发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刘卫国的其他基金

高可靠性高功率密度航空两级式起发一体化电驱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批准号:
    U20A20309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260 万元
  • 项目类别:
    联合基金项目
多级式航空无刷同步起动/发电系统起动机理及起动转矩平滑控制研究
  • 批准号:
    51277152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7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近空间高速飞行器飞行控制动力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批准号:
    90716026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5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大研究计划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