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概念月球探测着陆缓冲机构设计理论及动力学分析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675264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2.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503.机械动力学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0-12-31
  • 项目参与者:
    陈传志; 贾山; 郑光; 韩冬; 王建园; 王宸; 潘正伟; 魏君; 董自瑞;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The buffering system i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a Lander to ensure safe and reliable landing on the Lunar surface.In recent year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ushioning properties of the lander, the buffering system has been developing towards high controllability, simplification, lightweight, high energy absorption efficiency, strong reliability and good adaptability.In this project, the 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 technology is introduced into the buffering system of the Lunar lander mechanism. First,based the theory of hydrodynamics,the dynamics of magnetorheological is studied;Second,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in the space environment are to be studied by ground simulation experiment on several major features of the space environment microgravity, high and low temperature, etc.Third, the control strategies and methods of the magnetorheological buffer in the space environment are to be discussed, at the same time, active and semi-active control techniques are put forward. To design the virtual prototype of Lunar lander with magnetorheological buffer system is the last step in this program, based on which,the effectiveness of magnetorheological buffer can be analyzed in-depth and verified, and through comparising the magnetorheological buffer with the existing one, the conclusion can be drawn that the magnetorheological is more superior.
着陆缓冲系统是保证月球探测器安全着陆的重要组成机构。近些年来,为了提高月球探测器着陆机构的相关缓冲性能,缓冲装置朝着可控化、简单化、轻量化、高吸能效率、高可靠性、高适应性方向发展。本项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将磁流变液缓冲技术引入到月球探测器着陆缓冲系统设计中。项目首先基于流体力学理论对磁流变液缓冲器进行阻尼特性分析,设计合理的磁流变液缓冲器;其次对磁流变液在空间环境中的缓冲特性进行研究,从数学模型、有限元仿真及试验验证三个方面对月球表面环境的几个主要特征(低重力、高低温、交变温差等)进行研究;再其次综合上述研究成果对磁流变液缓冲器的控制策略与控制方法进行研究,突破相关核心技术;最后研制新型月球着陆器物理样机,深入分析和验证磁流变液缓冲系统在空间着陆冲击中的有效性,并通过与现有着陆器缓冲系统的对比、分析、总结、提炼月球着陆器磁流变液缓冲系统的优越性。

结项摘要

月球着陆器能否在着陆过程中完成对冲击能量的吸收而稳定着陆,是整个探月项目最为关键的环节。然而,现有着陆器不能够适应复杂的着陆环境,以及在着陆过程中对突发的未知状况进行调整。本项目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半主动控制的磁流变液月球着陆器,它将一个磁流变液阻尼器作为其主支柱,用于吸收着陆过程中的冲击能量。针对主支柱内磁流变液的流体动力学特性推导出其阻尼力理论模型,并根据推导的阻尼力模型提出了着陆器半主动控制方案。通过控制电流实现对着陆器主支柱阻尼力和着陆器机体姿态的控制,以适应复杂的着陆环境和着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突发状况,实现着陆器的稳定着陆。.建立了传统铝蜂窝和新型基于半主动控制的磁流变液月球着陆器的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对两者的着陆性能和对着陆环境的适宜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本项目所提出的新型基于半主动控制的磁流变液月球着陆器在典型的极限工况下,其主要性能参数均有出色的提升。同时,相比于传统的铝蜂窝着陆器,所提出的新型基于半主动控制的磁流变液月球着陆器能够在更倾斜的月面、更大范围的月壤摩擦系数下进行着陆,对于着陆环境有着更好的适应能力。.分析了稳态和着陆高速冲击瞬态下着陆器主支柱中磁流变液的流体力学特性。建立了欧拉-拉格朗日耦合模型(CEL),进行流固耦合仿真,并将其与所推导的理论值进行分析比较。在准静态恒定低速运动时,CEL流固耦合仿真得到的阻尼力与推导的阻尼力理论模型相吻合。在实际着陆的高速冲击运动下,由于主支柱中的磁流变液发生短暂的非定常流动,CEL流固耦合仿真得到的阻尼力相比理论模型波动更多,其波峰值也更大。.建立了主支柱的电磁耦合仿真模型,得到了所提出的半主动控制方案中不同控制电流下的可控阻尼力。以Lord公司生产的RD-8041-1磁流变液阻尼器为研究对象,搭建了半主动控制的磁流变缓冲机构原理样机落震实验系统。通过进行不同配重质量、不同高度、不同电流下的落震仿真和落震实验,验证了利用磁流变液阻尼器进行着陆冲击吸能的可行性。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2)
Dynamic analysis of lunar lander during soft landing using explicit finite element method
采用显式有限元法对月球着陆器软着陆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
  • DOI:
    10.1016/j.actaastro.2018.04.014
  • 发表时间:
    2018-07-01
  • 期刊:
    ACTA ASTRONAUTICA
  • 影响因子:
    3.5
  • 作者:
    Zheng, Guang;Nie, Hong;Lee, Heow Pueh
  • 通讯作者:
    Lee, Heow Pueh
新型欠驱动仿生灵巧手设计及实时操作控制
  • DOI:
    10.13873/j.1000-9787(2019)06-0092-04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传感器与微系统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蔡宇;段盛青;魏晓晨;郭兆阳;杨尚轩
  • 通讯作者:
    杨尚轩
大型星载天线桁架式可折展机构的模态分析
  • DOI:
    10.19328/j.cnki.1006-1630.2019.01.015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上海航天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戴宇航;蒋松;陈金宝;魏君
  • 通讯作者:
    魏君
Deployment accuracy analysis of cable-strut deployable mechanism with joint clearances and forces constrained
关节间隙和受力约束的索杆展开机构展开精度分析
  • DOI:
    10.21595/jve.2017.18709
  • 发表时间:
    2018-08
  • 期刊:
    Journal of Vibroengineering
  • 影响因子:
    1
  • 作者:
    Fei Lin;Jinbao Chen;Chuanzhi Chen;Meng Chen;Zirui Dong;Jinhua Zhou
  • 通讯作者:
    Jinhua Zhou
Guardian maps based robust stability analysis with applications in flight control of hypersonic vehicles
基于Guardian地图的鲁棒稳定性分析及其在高超音速飞行器飞行控制中的应用
  • DOI:
    10.1016/j.ast.2020.106208
  • 发表时间:
    2020-11
  • 期刊: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5.6
  • 作者:
    Chen B.;Chen J.;Liu Y.;Lei H.;Jia S.
  • 通讯作者:
    Jia S.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扩芯拉锥技术对PCF合束器性能的改善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中国激光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航;陈子伦;李杰;侯静;陈金宝
  • 通讯作者:
    陈金宝
区间删失生存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及其应用(已接受,接受证明见附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卫生统计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郭胜楠;陈金宝;侯雅文;陈征
  • 通讯作者:
    陈征
皮秒脉冲泵浦的高功率超连续谱光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胜平;谌鸿伟;王建华;陈子伦;侯静;许晓军;陈金宝;刘泽金
  • 通讯作者:
    刘泽金
光纤任意反射面速度干涉系统在高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高压物理学报,Vol. 18,No. 3,225,2004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翁继东;谭华;陈金宝;贾波;胡
  • 通讯作者:
灵巧机械手多指协调控制技术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机械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金宝;韩冬;王小涛;聂宏
  • 通讯作者:
    聂宏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陈金宝的其他基金

新型仿猫腿着陆缓冲机构设计理论及动力学分析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58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着陆器着陆动力学若干基础问题研究
  • 批准号:
    51105196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2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