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表面等离激元电/磁模式的多重Fano共振研究及其在传感器的应用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11664016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42.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A2206.微纳光学与光子学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Among the numerous novel plasmonic phenomenons, the plasmonic Fano resonances have asymmetric sharp resonance spectra lineshape and depend sensitively on the environment medium, which reveal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the optical device, SERS, and bio-sensing. However, the mechanism of the Fano resonances still has many aspects need to be completed. And in the aspect of sensor application, the field enhancement and the quality factor of the Fano resonance should be further improved. Based on such requirements, we plane to investigate the multiple electric/magnetic mode based Fano resonances in symmetry-breaking metal and metal/semiconductor nanostructures. The mechanism study of the multiple Fano resonances should complete the theory model of the plasmonic Fano resonances. And we will investigate the advantages of the E/M mode based Fano resonance applied in multi-wavelength optical device. Moreover, the gain material will be introduced in the semiconductor element, which would compensate the damping loss of the resonances. We expect to achieve Fano resonance based sensors with low loss and high sensitivity.
在众多新颖的表面等离激元现象中,表面等离激元Fano共振凭借其尖锐的非对称光谱线型和对环境介质的高度敏感特性,在光学元件、SERS和生物化学传感器等方面的应用颇具优势。目前,Fano共振的机理研究尚未完善;同时在应用方面,Fano共振在提高Fano共振局域增强因子、品质因素等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本项目拟研究对称破缺金属纳米结构和金属/半导体复合纳米结构中的表面等离激元电/磁共振模式混合的多重Fano共振现象的激发条件和物理机制。探索多重Fano共振结构在多频光学器件的应用优势,为Fano共振的传感器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原型。并利用半导体增益材料补偿Fano共振的损耗,提高局域电场增强因子和共振峰品质因素,积极探索多重Fano共振结构在实现低损耗、高灵敏度生物、化学传感器的可能性。

结项摘要

在众多新颖的表面等离激元现象中,表面等离激元Fano共振凭借其尖锐的非对称光谱线型和对环境介质的高度敏感特性,在光学元件、SERS和生物化学传感器等方面的应用颇具优势。目前,Fano共振的机理研究尚未完善;同时在应用方面,Fano共振在提高Fano共振局域增强因子、品质因素等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申请人系统地研究了方形/劈裂环结构中的电-磁混合Fano共振的物理机制,揭示了方形/劈裂环结构中产生电/磁模式的多重Fano共振的激发条件和耦合机制,及金属纳米结构尺寸、环境介质等参数对Fano共振峰的调制深度,在理论上计算了该Fano共振峰的传感特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金方块-介质-金方块三层纳米结构中SPPs共振效应以及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模式的杂化耦合的机理,并研究了该结构的宽带波陷滤波特性。在阐明机理的同时,我们开展了实验探索,利用电子束刻蚀加工工艺制备了相应纳米结构,并开展形貌表征和光学特性测量。为了探索高Q值的fano共振传感器应用,研究了基于bloch波的表面等离激元Fano共振的物理机制和光学特性。研究表明,在周期性三角形纳米结构中,基于bloch波的表面等离激元Fano共振峰具有高Q值和对环境介质的高敏感特性,为介质传感器的应用提供原型。本项目开展了金属及金属/介质纳米结构的不同类型的Fano共振现象研究,为Fano共振的理论机制和相关传感器件的应用均提供了有价值的结果。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2)
Mixed Electric/Magnetic Fano Resonances in a Combined Square-Shaped Split Ring With an Internal Square Nanoantenna Nanocavities
具有内部方形纳米天线纳米腔的组合方形开口环中的混合电/磁法诺共振
  • DOI:
    10.1109/jphot.2018.2792426
  • 发表时间:
    2018-02
  • 期刊:
    IEEE Photonics Journal
  • 影响因子:
    2.4
  • 作者:
    Huang Shan;Zou Cheng-Wu;Lin Feng;Lu Chen
  • 通讯作者:
    Lu Che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土石混合体随机结构模型生成与直剪强度数值试验研究
  • DOI:
    10.19713/j.cnki.43-1423/u.2019.07.011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罗伟;王优;张帅浩;程肖;黄姗;荣耀
  • 通讯作者:
    荣耀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硬皮病样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4例免疫机制变化
  • DOI:
    --
  • 发表时间:
    2010
  • 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虹;郭;孙琪云;黄姗;杨卓;边春景;曾洋;艾辉胜;赵春华
  • 通讯作者:
    赵春华
葡聚糖对酸性矿山废水中次生铁矿物形成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矿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姗;周立祥
  • 通讯作者:
    周立祥
陶瓷膜脱除磷酸溶液中的硫酸钙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化学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姗;张峰;邢卫红
  • 通讯作者:
    邢卫红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