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铜石地区岩浆-流体成矿系统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172083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8.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205.矿床学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1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2-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本项目将以中生代岩石圈减薄环境下岩浆活动和金成矿作用为主线,成矿流体演化与矿床成因为研究重点,系统解剖鲁西铜石地区次火山杂岩体以及赋生其中的归来庄、磨坊沟和梨方沟金矿。通过成因岩石学与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确定铜石杂岩体成岩时代与侵入序列,阐明杂岩体成因及与华北岩石圈减薄之间的联系;通过岩相学研究和流体包裹体测试分析,确定成矿流体介质条件和矿质沉淀的控制因素,查明铜石地区流体成矿系统性质、演化、发育及与构造、岩浆之间的关系;利用LA ICP-MS与同位素等手段研究矿物和流体包裹体微区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揭示成矿流体和成岩、成矿物质的来源与演化;通过地质年代学研究,确定流体迁移与金矿化的时间。在厘清铜石地区金矿的成矿机制和过程的基础上,最终揭示本区岩浆-流体-成矿系统的性质和演化规律,确定成矿系统的发育时间和构造背景,建立本区较完善的岩浆-流体成矿模式,丰富鲁西地区金矿成矿理论。

结项摘要

鲁西铜石杂岩体是多阶段岩浆侵位的产物,归来庄、磨坊沟和梨方沟金矿赋存在铜石杂岩体边部,其中归来庄金矿为隐爆角砾岩型,磨坊沟和梨方沟金矿为镁质碳酸盐层内微细浸染型,另外在杂岩体内还有夕卡岩叠加型、斑岩型、蚀变岩型等金矿化体,构成了一个较为典型的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本项目将以中生代岩石圈减薄环境下岩浆活动和金成矿作用为主线,成矿流体演化与矿床成因为研究重点,系统解剖鲁西铜石地区次火山杂岩体以及赋生其中的典型金矿床,在厘清铜石地区金矿的成矿机制和过程的基础上,最终揭示本区岩浆-流体-成矿系统的性质和演化规律,确定成矿系统的发育时间和构造背景,建立本区较完善的岩浆-流体成矿模式。研究表明:(1) 铜石杂岩体为高钾钙碱系列与钾玄质系列岩石共存,总体就位年龄~180Ma,主要来自软流圈地幔的部分熔融,同时反映了各种壳-幔端元(地壳、岩石圈地幔和软流圈地幔)的强烈相互作用,这与碰撞后岩浆活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暗示其可能同样属于碰撞后岩浆岩;(2) 归来庄金矿区内获得正长斑岩和闪长玢岩成岩年龄分别为180.6~179.7 Ma和179.5~178.9 Ma,与区域铜石杂岩体年龄一致。含矿角砾岩体内萤石-方解石胶结物Sm-Nd等时线年龄为~180Ma,与铜石杂岩体侵位年龄一致,可代表归来庄金矿化时间,这是华北克拉通东南缘中生代最早金成矿事件;(3) 归来庄金矿灰岩型矿化和角砾岩型矿化的碲金矿实际上是Ag-Au-Te复杂化合物;(4) 磷灰石原位Sr-Nd-O同位素分析显示,正长斑岩与归来庄金矿化的关系可能较之于闪长玢岩更为密切;(5) 鲁西莱芜石英二长岩侵位于~130Ma,来自富集地幔(受陆壳交代)的基性岩浆底侵下地壳并与地壳花岗质岩浆混合形成了的母岩浆,是华北克拉通中生代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产物。本项目的主要研究成果已有7篇论文发表在《Ore Geology Reviews》(2篇)、《Lithos》(2篇)、《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1篇)、《Gondwana Research》(1篇)和《岩石学报》(1篇)等国际重要SCI学术刊物上,另外还有2篇研究成果在国际会议论文专辑上刊出,超额完成了原申请书预定的目标任务。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1)
专利数量(0)
Crust-mantle interaction beneath the Luxi Block, eastern North China Craton: evidence from coexisting mantle- and crust-derived enclaves in a quartz monzonite pluton
华北克拉通东部鲁西地块下的壳幔相互作用:来自石英二长岩体中地幔和壳衍生包体共存的证据
  • DOI:
    10.1016/j.lithos.2013.05.017
  • 发表时间:
    2013-09
  • 期刊:
    Lithos
  • 影响因子:
    3.5
  • 作者:
    Hu Fang-Fang;Yang Kui-Feng;Yang Yue-Heng;Liu Yongsheng
  • 通讯作者:
    Liu Yongsheng
山东七宝山隐爆角砾岩型Cu-Au矿床流体包裹体及成矿流体演化特征研究:斑岩系统与浅成热液系统之间的过渡转化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岩石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范宏瑞;胡芳芳;王永;杨奎锋
  • 通讯作者:
    杨奎锋
Gold mineralization in the Guilaizhuang deposit, southwestern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Insights from phase relations among sulfides, tellurides, selenides and oxides
中国山东省西南部归来庄金矿化:硫化物、碲化物、硒化物和氧化物之间相关系的见解
  • DOI:
    10.1016/j.oregeorev.2013.06.010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Ore Geology Reviews
  • 影响因子:
    3.3
  • 作者:
    Santosh M.;Yang Kui-Feng;Lan Ting-Guang;Wen Bo-Jie
  • 通讯作者:
    Wen Bo-Jie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白云鄂博矿床研究若干问题的探讨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质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凯怡;杨奎锋;范宏瑞;胡芳芳;胡辅佑
  • 通讯作者:
    胡辅佑
NaY2F7∶Eu3+/Eu2+透明微晶玻璃的结构和光谱性能研究
  • DOI:
    10.3788/lop202158.1516020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芳芳;龚海林;王杰;魏荣妃;郭海
  • 通讯作者:
    郭海
导叶式混流泵振动噪声的实验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工程热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芳芳;陈涛;吴大转;王乐勤
  • 通讯作者:
    王乐勤
不同离散格式下的离心泵内部流动数值模拟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工程热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大转;黄滨;胡芳芳;武鹏;王乐勤
  • 通讯作者:
    王乐勤
LA-(MC)-ICPMS和(Nano)SIMS硫化物微量元素和硫同位素原位分析与矿床形成的精细过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12
  • 期刊:
    岩石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范宏瑞;李兴辉;左亚彬;陈蕾;刘尚;胡芳芳;冯凯
  • 通讯作者:
    冯凯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胡芳芳的其他基金

胶东蓬莱矿集区金矿床精细成矿过程
  • 批准号:
    41772080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7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鲁南可能与侵入岩有关的金矿床流体成矿系统对比研究
  • 批准号:
    40702016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19.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