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K基因多态性及环境与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关系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402755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3010.非传染病流行病学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In our previous study, we found rs2290890 of SYK gene could decrease the risk of ischemic stroke for Chinese Han population by Exome sequencing. SYK may influence the risk of ischemic stroke (IS) by immunity, 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thrombogenesis. The present study plans to explore and identify the association of SYK polymorphisms with IS by MALDI-TOF, GeXP-Genetic and TaqMan SNP genotyping assays based on two independent case-control studies. A structured questionnaire is used to collect the epidemiological information including smoking, alcohol drinking, diet, obesity, negative events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risk factors. Dual luciferase reporter assays and QRT-PCR are further carried out to determinate the effects of the significant SNPs. Finally,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is performed to demonstrate the associations of gene polymorphisms, haplotype, gene-environment interaction with IS and a predictive model is constructed to identify the individuals with high risk of IS. The current study is expected to shed light on the association of SYK gene and environment with the susceptibility of IS, which would provide scientific research rules for identifying genetic biomarkers and taking preventive steps for the high-risk groups.
课题组前期通过全基因组外显子扫描技术发现并确定SYK基因rs2290890突变等位基因可以降低中国汉族人群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SYK基因可能通过影响机体自身免疫、炎症、血栓形成等作用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起到重要调节作用。本研究经两项独立的病例-对照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病案获取研究对象流行病学信息和临床检测结果;运用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手段选择标签SNPs,再利用飞行质谱、TaqMan探针技术检测和确定阳性SNPs;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方法和QRT-PCR对阳性SNPs开展功能研究;进而综合评价SYK基因多态性、单体型、基因-环境间交互作用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本课题是国际上首次探讨SYK基因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联性,将为缺血性脑卒中易感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及早期高危个体的识别与特异性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结项摘要

缺血性脑卒中是由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及环境-遗传交互作用引起的复杂性疾病,遗传因素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和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双胞胎以及家族聚集性研究都证实遗传因素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中有重要影响。近年来研究已经显示Syk基因在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血小板激活和集聚方面起关键性作用。但是到目前为止,关于该基因多态性和疾病关联性研究却极少见报道。课题组前期通过外显子测序筛选缺血性脑卒中易感基因位点的过程中发现Syk基因rs2290890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有关,P值为4.55 x 10-7,系国际上首次报道。在此基础上,我们结合Syk基因功能,将研究聚焦到Syk基因,我们在100对缺血性脑卒中病例-对照中通过目标基因功能区域测序的方法发现有明显差异的SNP位点,再通过两个独立的病例-对照研究,合计1394例病例和1384例对照中加以验证。研究结果显示rs2290890、rs2306040和rs1049164基因多态性均与中国汉族人群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有关。rs2306040突变等位基因可以增加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OR=1.23, 95%CI:1.08-1.39,P=0.001), 突变基因型可以明显增加男性的发病风险,OR值为1.82(95%CI:1.08-3.06);rs1049164突变等位基因可以增加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OR=1.24,95%CI:1.02-1.52,P=0.035),突变基因型携带者发病风险更加明显,OR值为2.58(95%CI:1.37-4.85),而在 >59岁的男性中这种风险关系更加明显;rs2290890突变等位基因可以增加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OR值为1.36 (95%CI:1.12-1.67)。通过本研究发现Syk基因多态性可以一定程度影响中国汉族人群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这种风险关系在男性中尤其明显,同时rs2306040和rs1049164间存在交互作用关系。本研究为缺血性脑卒中遗传易感性提供了新的研究热点,弥补了Syk基因多态性和疾病关联性研究的空白。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 DOI:
    10.3760/cma.j.issn.1001-9030.2017.12.072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艳炜
  • 通讯作者:
    张艳炜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态性和中国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人群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关联性
  • DOI:
    10.3760/cma.j.issn.1671-8925.2017.07.008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艳炜
  • 通讯作者:
    张艳炜
XYLB基因rs17118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缺血性卒中关联研究
  •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65.2016.10.007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山山;张艳炜
  • 通讯作者:
    张艳炜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缺血性卒中的关联性
  •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65.2015.10.005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艳炜
  • 通讯作者:
    张艳炜
中国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人群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
  •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65.2016.01.002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艳炜
  • 通讯作者:
    张艳炜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血浆长链非编码RNA PITPNA-AS1表达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联性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现代预防医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温莹;黄素丽;黄莹;赵世霖;张艳炜;付学军;程锦泉
  • 通讯作者:
    程锦泉
血浆长链非编码RNA RNF5P1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生物标记物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温莹;汤月芳;黄素丽;张艳炜;周丽;李頔;柯跃斌;程锦泉;陈青山
  • 通讯作者:
    陈青山
塑化剂DEHP诱导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作用的研究
  • DOI:
    10.13329/j.cnki.zyyjk.2016.0472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职业与健康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吕子全;黄素丽;张艳炜;张倩;吴双;邱杨燊;柯跃斌
  • 通讯作者:
    柯跃斌
DEHP对HepG2细胞糖脂代谢关键基因干扰效应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国职业医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吕子全;徐新云;邱杨燊;黄素丽;张倩;张艳炜;吴双;柯跃斌
  • 通讯作者:
    柯跃斌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