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部过去千年温湿变化特征及机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630529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 资助金额:
    34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714.环境信息与环境预测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Investigations of interannual and interdecadal variations of regional climates, their spatial patterns and forcings are important scientific questions for studies of past climate change. In this proposed study, we will use tree ring and instrumental data from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to examine climate and environmental signals in the records of tree ring width, late-wood maximum density, and oxygen stable isotope, and thereby to reconstruct high-resolution histories of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variation during the past millennium. Using these reconstructions as the foundation, we will analyze co-variation patterns between the reconstructed series and various external climatic forcings (e.g., solar activity and volcanic eruptions) and internal forcings (e.g., ENSO, PDO, and AMO). In conjunction with sensitivity experiments of paleoclimate modeling, we will be able to diagnose the potential causes of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patterns of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variations and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s of the heat-moisture anomalie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times. This proposed study will provide regional evidence of large-scale climate dynamics forcing and also references of similar historical patterns for projected future climate change.
揭示年际-年代际区域气候变化特征、空间格局,及其驱动机制,是过去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项目拟根据青藏高原东部树轮资料和器测资料,探明研究区树轮宽度、密度和同位素指标的气候环境意义,并重建过去千年高分辨率的温度和降水变化历史。在此基础上,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过去千年青藏高原东部不同地区温度和降水变化特征,温湿匹配的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区域差异。并通过分析重建的温度、降水序列与自然外强迫(太阳活动、火山爆发等)以及内驱动(ENSO、PDO、AMO等)序列变化的协同关系,结合古气候模式的敏感性试验,诊断研究区典型温湿组合空间格局的可能形成机制。该研究可为深入了解区域气候变化的气候动力学机制及区域适应未来气候变化提供历史相似型。

结项摘要

揭示年际-年代际区域气候变化特征、空间格局,及其驱动机制,是过去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本项目通过在青藏高原东部不同地区新获取的不同树轮指标(宽度、密度、稳定氧同位素)数据、已有的树轮资料及其他高分辨率的代用资料,构建了以第一手的超过千年的树轮资料为主的高覆盖度及年分辨率的代用资料网,重建了青藏高原东部过去千年冷暖(干湿)的时空变化历史,发现高原过去气候变化季节性和空间性差异明显,温湿变化呈现年代-多年代际的波动。整体而言,高原东北部11-14世纪气候偏暖湿,15-19世纪气候偏冷干,近150年呈现快速增温,晚春初夏变干、但年降水增加的变化趋势;高原南部小冰期则相对湿润、近100多年夏季气温变化未呈现快速增温的情况,但降水存在变少的趋势。过去千年,高原东部多呈现冷干-暖湿的温湿变化模式;在年代际-多年代际尺度上,高原东部南北干湿多呈反相位变化,此种反向模式与亚洲季风强度变化、西风带的位置和强度变化以及厄尔尼诺—南方涛动以及印度洋偶极子的变化有关。而高原东部大范围的冷暖(干湿)事件与太阳活动和火山活动的关系密切。本项目的工作为高原东部地区提供了更多的数据资料和气候变化证据,特别是为长序列数据稀缺地区增补了多条超过千年的树轮资料,为深入了解区域气候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提供了更为详尽的信息。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Early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the lower Yangtze River basin for AD 1845-2011 based on tree-ring cellulose oxygen isotopes
基于树木年轮纤维素氧同位素的公元1845-2011年长江下游流域初夏降水
  • DOI:
    10.1007/s00382-018-4212-5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Climate Dynamics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Xu Chenxi;Shi Jiangfeng;Zhao Yesi;Nakatsuka Takeshi;Sano Masaki;Shi Shiyuan;Guo Zhengtang
  • 通讯作者:
    Guo Zhengtang
Moisture changes over the past 467 years in the central Hexi Corridor, northwestern China
河西走廊中部近467年水分变化
  • DOI:
    10.1016/j.dendro.2020.125725
  • 发表时间:
    2020-10
  • 期刊:
    Dendrochronologia
  • 影响因子:
    3
  • 作者:
    Jiazhi Qie;Qinhua Tian;Yong Zhang
  • 通讯作者:
    Yong Zhang
Tree-ring oxygen isotope across monsoon Asia: Common signal and local influence
亚洲季风树轮氧同位素:共同信号和局部影响
  • DOI:
    10.1016/j.quascirev.2021.107156
  • 发表时间:
    2021-10
  • 期刊: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 影响因子:
    4
  • 作者:
    Chenxi Xu;Qingyu Zhao;Wenling An;Simon Wang;Ning Tan;Masaki Sano;Takeshi Nakatsuka;Krishna Borhara;Zhengtang Guo
  • 通讯作者:
    Zhengtang Guo
Sampling strategy and climatic implication of tree-ring cellulose oxygen isotopes of Hippophae tibetana and Abies georgei on the sou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青藏高原东南部藏沙棘和冷杉树轮纤维素氧同位素采样策略及气候意义
  • DOI:
    10.1007/s00484-017-1365-6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eteorology
  • 影响因子:
    3.2
  • 作者:
    Xu Chenxi;Zhu Haifeng;Nakatsuka Takeshi;Sano Masaki;Li Zhen;Shi Feng;Liang Eryuan;Guo Zhengtang
  • 通讯作者:
    Guo Zhengtang
A 2917-year tree-ring-based reconstruction of precipitation for the Buerhanbuda Mts., Southeastern Qaidam Basin, China
基于树轮的柴达木盆地东南部布尔罕布达山2917年降水重建
  • DOI:
    10.1016/j.dendro.2019.04.002
  • 发表时间:
    2019-06
  • 期刊:
    Dendrochronologia
  • 影响因子:
    3
  • 作者:
    Wang Hongli;Shao Xuemei;Li Mingqi
  • 通讯作者:
    Li Mingqi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利用生理模型模拟的柴达木东北缘祁连圆柏对气候要素的响应过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永香;邵雪梅;徐岩;WILMKING Martin
  • 通讯作者:
    WILMKING Martin
温暖湿润区铁杉和高山松树轮δ~(13)C的气候意义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拓;秦大河;任贾文;王丽丽;吴普;邵雪梅;赵良菊;刘晓宏
  • 通讯作者:
    刘晓宏
树轮揭示的藏东南米堆冰川小冰期以来的进退历史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徐鹏;尹志勇;朱海峰;邵雪梅
  • 通讯作者:
    邵雪梅
树轮宽度记录的松潘地区年平均气温变化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科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金建;邵雪梅;李媛媛;秦宁生
  • 通讯作者:
    秦宁生
乌鲁木齐河山区树木年轮-积温关系研究及≥5.7℃积温的重建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袁玉江;邵雪梅;魏文寿;何清;喻树龙
  • 通讯作者:
    喻树龙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邵雪梅的其他基金

青藏高原东北部过去千年降水变化的区域分异研究
  • 批准号:
    41471170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10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树木径向生长-气候要素关系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批准号:
    41071061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6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青藏高原东北部祁连圆柏记录的气候变化及其响应
  • 批准号:
    40671194
  • 批准年份:
    2006
  • 资助金额:
    4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青海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过去2000年气候变化重建
  • 批准号:
    40371118
  • 批准年份:
    2003
  • 资助金额:
    3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树轮密度和宽度在气候变化敏感区域对过去气候的指示
  • 批准号:
    49971079
  • 批准年份:
    1999
  • 资助金额:
    1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采用树轮气候学方法研究历史时期喜马拉雅气候变化规律
  • 批准号:
    49675265
  • 批准年份:
    1996
  • 资助金额:
    1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利用树木年轮资料重建华山及邻近地区过去气候
  • 批准号:
    49205059
  • 批准年份:
    1992
  • 资助金额:
    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