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选择性作用于酸敏感离子通道的肽类毒素的作用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370783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505.蛋白质、多肽与酶生物化学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The acid sensing ion channels (ASICs) are a family of proton-sensing channels expressed throughout the nervous system. Their activity is linked to a variety of complex behaviors including fear, anxiety, pain, depression, learning, and memory. ASICs represent novel therapeutic targets for several clinically important disorders. Future development of potent and specific inhibitors/blockers for individual ASIC subunits will dramatically adv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of these channels in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processes, and for establishing novel therapeutic strategies for neurological diseases. Recently, we identified four peptide toxins (SpTx1-4) from Chinese spider venoms. Compared with the ASIC-targeted peptide toxins identified so far, the four toxins have very different amino acid sequences, and distinct selectivity against ASIC subunits and action mechanisms. SpTx2-4 could selectively inhibit ASIC1a, 2a and 3, respectively.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there are no peptide inhibitors acting on ASIC2a or ASIC3 so far. SpTx1 and SpTx2 share very similar sequences but have different action manner on ASIC1a. SpTx1 could enhance the ASIC1a current, while SpTx2 displayed inhibition effect. Therefore, SpTx1-4 represent novel specific peptide toxins targeting on ASICs. In the current proposal, the activities, structure and function relationships, binding sites and analgesic effects the four toxins will intensively investigated. The data will expan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action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specific interaction between peptide toxins and ASICs, and will offer us new pharmacological probes helpful for ASIC-related studies and drug leads useful for therapeutic development.
选择性作用于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的多肽毒素在研究ASIC结构与功能关系、生理/病理的作用机制以及新药研发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但目前尚不能满足上述研究的需要,因此其鉴定和作用机制是国际研究热点。最近,我们从多种蜘蛛毒液中鉴定到四个全新的作用于ASIC的多肽毒素(SpTx1-4)。相对于已有的作用于ASIC的多肽毒素,具有全新氨基酸序列以及不同的亚型选择性和作用模式:SpTx2-4分别选择性抑制ASIC1a、ASIC2a和ASIC3(目前后两者尚无选择性抑制剂);SpTx-1与SpTx-2有高序列相似性,但前者采用新的作用模式,即增强 AISC1a电流而非抑制。本项目以四个多肽和相应ASIC亚型为对象,开展系统的电生理活性、结构与功能关系、相互作用位点鉴定和镇痛活性分析与比较,可发现毒素与ASIC选择性作用的新模式和新机制,为ASIC相关研究和新药研发提供分子探针和先导分子。

结项摘要

根据本项目申报及中期调整时确定的研究目标和方案,本项目主要以酸敏感离子通道和电压门控钠通道为靶点,筛选和鉴定多肽毒素,解析结构与功能关系,揭示它们与靶离子通道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通过四年研究,顺利完成了项目研究任务,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构建了ASIC1a和ASIC3的稳定表达细胞株,在此基础上从穴居狼蛛中鉴定到新的多肽毒素PPCV21.8,抑制ASIC1a具有高选择性和高亲和力,可作为疼痛或中风治疗药物开发的先导分子;2)对两种蜘蛛毒腺转录组分析获得近两百条新型的毒素类多肽的DNA序列,为从基因水平高通量筛选药物先导分子提供基础;3)从敬钊缨毛蛛中发现了首个细菌钠通道多肽抑制剂JZTX-27,并系统完成其结构与功能关系和作用机制研究,为解析该通道静息状态空间结构提供有益工具;4)利用雷氏大疣蛛毒素RTX-VII解析了Nav1.3中四个结构域协同作用产生晚期电流的分子机制,为解析晚期钠电流异常致病的分子机制和药物研发奠定基础;5)解析了JZTX-II延缓Nav1.5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本项目其他钠通道多肽毒素研究数据,系统总结了蜘蛛多肽毒素与钠通道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6)解决了电压门控钠通道Nav1.9难以在异源细胞实现稳定高效表达的国际难点,通过分子改构,建立Nav1.9异源细胞表达系统,首次发现炎性因子组胺通过直接的相互作用激活Nav1.9电流,从药理学层面提示Nav1.9参与炎性疼痛,并从中筛选到了数个作用于该通道的多肽毒素。另外,在本项目的资助下,发现抗癌活性肽Lycosin-I偶联的纳米金棒可选择性进入肿瘤细胞并通过光热效应抑制肿瘤,正开发靶向抗肿瘤纳米药物。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2)
Synergetic action of domain II and IV underlies persistent current generation in Nav1.3 as revealed by a tarantula toxin.
狼蛛毒素揭示了结构域 II 和 IV 的协同作用是 Na(v)1.3 中持续电流产生的基础
  • DOI:
    10.1038/srep09241
  • 发表时间:
    2015-03-18
  • 期刊:
    Scientific reports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Tang C;Zhou X;Zhang Y;Xiao Z;Hu Z;Zhang C;Huang Y;Chen B;Liu Z;Liang S
  • 通讯作者:
    Liang 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Venom Gland Transcriptomes of the Fishing Spiders Dolomedes mizhoanus and Dolomedes sulfurous.
钓鱼蜘蛛Dolomedes mizhoanus和Dolomedessulfous毒液腺转录组的比较分析
  • DOI:
    10.1371/journal.pone.0139908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PloS one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Xu X;Wang H;Zhang F;Hu Z;Liang S;Liu Z
  • 通讯作者:
    Liu Z
Spider Toxin Peptide Lycosin-I Functionalized Gold Nanoparticles for in vivo Tumor Targeting and Therapy.
用于体内肿瘤靶向和治疗的蜘蛛毒素肽 Lycosin-I 功能化金纳米颗粒
  • DOI:
    10.7150/thno.19780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Theranostics
  • 影响因子:
    12.4
  • 作者:
    Tan H;Huang Y;Xu J;Chen B;Zhang P;Ye Z;Liang S;Xiao L;Liu Z
  • 通讯作者:
    Liu Z
Molecular basis of the inhibition of the fast inactivation of 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 Nav1.5 by tarantula toxin Jingzhaotoxin-II
狼蛛毒素京兆毒素-II抑制电压门控钠通道Nav1.5快速失活的分子基础
  • DOI:
    10.1016/j.peptides.2015.03.012
  • 发表时间:
    2015-06-01
  • 期刊:
    PEPTIDES
  • 影响因子:
    3
  • 作者:
    Huang, Ying;Zhou, Xi;Liu, Zhonghua
  • 通讯作者:
    Liu, Zhonghua
A novel tarantula toxin stabilizes the deactivated voltage sensor of bacterial sodium channel
一种新型狼蛛毒素可稳定细菌钠通道失活的电压传感器
  • DOI:
    10.1096/fj.201600882r
  • 发表时间:
    2017-07-01
  • 期刊:
    FASEB JOURNAL
  • 影响因子:
    4.8
  • 作者:
    Tang, Cheng;Zhou, Xi;Liu, Zhonghua
  • 通讯作者:
    Liu, Zhonghua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最小特征值的迭代非刚体三维射影重建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电子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裘国永;刘静娜;刘中华;彭亚丽;刘侍刚
  • 通讯作者:
    刘侍刚
旋片喷丸对7150铝合金剥蚀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朝妮;黄昌龙;刘中华;徐海蓉
  • 通讯作者:
    徐海蓉
基于泛化回归神经网络的激光多波长反演技术及对红外探测距离影响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ICOPEN 2016 OF SPIE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中华;吴荣华;黄高明
  • 通讯作者:
    黄高明
无症状脑卒中可归为中医中风先兆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曹雅琼;张启明;刘中华;王义国;庄洁;赵莹莹;邹爱云;张新义;谢江平
  • 通讯作者:
    谢江平
基于改进灰狼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的短期交通流预测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厦门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何祖杰;吴新烨;刘中华
  • 通讯作者:
    刘中华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刘中华的其他基金

一种蜘蛛毒液来源的酸激活抗癌多肽的作用分子机制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一种蜘蛛毒液来源的酸激活抗癌多肽的作用分子机制研究
  • 批准号:
    32271329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蜘蛛多肽毒素HpTx-V增强质子通道OTOP1电流的分子机制研究
  • 批准号:
    32071262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58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两种Nav1.9专一性调制剂的作用机制研究和应用探索
  • 批准号:
    31770832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6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三种具有镇痛活性的Nav1.8抑制剂的作用机制研究
  • 批准号:
    31570782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6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蜘蛛多肽毒素芯片(阵列)的构建及应用
  • 批准号:
    31070699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3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穴居狼蛛肽类毒素的分子多样性研究
  • 批准号:
    30700127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1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