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河西走廊早期农业活动及其对干旱环境适应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001062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2.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106.冰冻圈科学
  • 结题年份:
    2013
  • 批准年份:
    2010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1-01-01 至2013-12-31

项目摘要

早期人类适应的历史相似型研究,对探讨"全球变暖"背景下人与自然相互作用规律,揭示人类活动适应环境变化的方式意义重大。农业起源是人类充分适应气候变化的结果,早期农业活动因其广泛的适应能力分布于各类生态区域。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对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响应显著,是开展早期人类适应研究的关键地区。甘肃河西走廊属亚洲内陆干旱区,早期农业活动兴盛于5-3 cal ka BP,该时段也是亚洲内陆环境向干旱化发展的特征时期,为我们提供了农业适应干旱化环境的宝贵研究素材。本项目拟选择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不同时期5个含文化研究文化层剖面,通过高精度AMS14C数据建立年代序列,运用花粉、种子、炭屑等生物指标记录,系统地分析早期农业活动的环境背景,判定不同时段主要农作物类型和起迄时间,揭示早期农业活动特征、方式和强度,探讨农业活动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及影响,为人类活动与全球变化关系研究提供新依据和新途径。

结项摘要

早期人类适应的历史相似型研究,对探讨"全球变暖"背景下人与自然相互作用规律,揭示人类活动适应环境变化的方式意义重大。甘肃河西走廊属亚洲内陆干旱区,早期农业活动兴盛于5-3 cal ka BP,该时段也是亚洲内陆环境向干旱化发展的特征时期,为我们提供了农业适应干旱化环境的宝贵研究素材。本项目对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不同时期5个含文化研究文化层剖面,通过高精度AMS14C数据建立年代序列,运用花粉、种子、炭屑等生物指标记录,系统地分析了河西走廊地区早期农业活动特征及其环境背景。研究表明,约4100 cal a BP 以前河西走廊地区以粟,黍农业为主,4000 cal BP 小麦、裸大麦(青稞)在河西走廊地区出现,在约3700 cal a BP 以后小麦-大麦作物成为河西走廊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而河西走廊地区3500 cal a BP 以后的干旱事件对早期农业活动影响巨大,其造成的土地荒漠化是促使区域早期农业文化衰退的主要原因。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Land degradation during the Bronze Age in Hexi Corridor (Gansu, China)
河西走廊青铜时代的土地退化(中国甘肃)
  • DOI:
    10.1016/j.quaint.2011.06.046
  • 发表时间:
    2012-03
  • 期刊: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 影响因子:
    2.2
  • 作者:
    Zhou X;Li X;Dodson J;Zhao K;Atahan P;Nan S;Qing Y
  • 通讯作者:
    Qing Y
陕西潼关南寨子遗址出土人骨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考古与文物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靓;张燕;郭小宁;郭辉
  • 通讯作者:
    郭辉
Early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in the Neolithic Longdong basin (eastern Gansu)
新石器时代陇东盆地(甘肃东部)早期农业发展及环境影响
  • DOI:
    10.1007/s11434-010-4286-x
  • 发表时间:
    2011-03
  • 期刊: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 影响因子:
    --
  • 作者:
    Zhou XinYing;Li XiaoQiang;Zhao KeLiang;Dodson, John;Sun Nan;Yang Qing
  • 通讯作者:
    Yang Qing
Subsistence and the isotopic signature of herding in the Bronze Age Hexi Corridor, NW Gansu, China
中国甘肃西北部青铜时代河西走廊的生存和放牧的同位素特征
  • DOI:
    10.1016/j.jas.2011.03.006
  • 发表时间:
    2011-07-01
  • 期刊: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 影响因子:
    2.8
  • 作者:
    Atahan, Pia;Dodson, John;Sun, Nan
  • 通讯作者:
    Sun, Nan
Origin and spread of wheat in China
中国小麦的起源和传播
  • DOI:
    10.1016/j.quascirev.2013.04.021
  • 发表时间:
    2013-07-15
  • 期刊: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 影响因子:
    4
  • 作者:
    Dodson, John R.;Li, Xiaoqiang;Atahan, Pia
  • 通讯作者:
    Atahan, Pia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内蒙古鄂尔多斯乌兰木伦遗址MIS 3 阶段的植被与环境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人类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泽蒙;甄自明;刘扬;周新郢
  • 通讯作者:
    周新郢
甘肃西山坪遗址5000年水稻遗存的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2007年,植物学通报,(印刷中)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小强;张宏宾;周新郢;尚雪
  • 通讯作者:
    尚雪
河西走廊西部全新世气候环境变化的元素地球化学记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人类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汉斌;赵克良;纪明;周新郢
  • 通讯作者:
    周新郢
3万年来卤阳湖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变化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水土保持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颜永毫;周杰;何忠;周新郢;赵克良;杨林海;隆浩
  • 通讯作者:
    隆浩
末次盛冰期以来中国东北地区特征时期植被格局
  • DOI:
    10.1360/n072018-00049
  • 发表时间:
    2019-04
  • 期刊: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小强;赵超;周新郢
  • 通讯作者:
    周新郢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周新郢的其他基金

河西走廊早期农业活动及其与干旱区环境变化关系研究
  • 批准号:
    41371003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8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