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污水处理的异化铁还原耦合氨氮氧化过程中的铁循环机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777016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604.水污染与控制化学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Dissimilatory reduction of iron coupled to ammonia oxidation (Feammox) is a recently found microbial process that Fe(III) (hydr)oxides as the terminal electron acceptors oxidize NH4+ with producing Fe(II) and N2, NOx- et al. This process has been playing a crucial role in the geo-biochemical evolution in natural water bodies and soil, but it has been few reported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Based on our previous studies, we believe that the Feammox can occur in anaerobic reactors, and NO2- (NO3-) that is produced in the Feammox is likely to oxidize Fe(II) to generate Fe(III) that may participate into Feammox again. This Fe(III)/Fe(II) cycle may cause the consecutive ammonia removal by producing N2 either from direct Feammox reaction or from denitrification with NO2- (NO3-) produced. According to this consideration, the mechanisms of Fe cycle of Feammox in anaerobic treatment of high-concentration ammonia wastewater will be explored in this project.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study include: (1) Relationship between Fe(II) production and ammonia oxidation in anaerobic reactors; (2) Formation of Fe(III) with biological and non-biological oxidation; (3) Relationship between nitrogen removal and dissimilatory reduction of iron with organics as electron donors; (4) Enhancement and adjustment of the process. By this project, we would like to reveal the functions of iron cycle in the anaerobic treatment of high-concentration ammonia wastewater, and expect to develop a new anaerobic process to treat ammonia wastewater based on the Feammox.
异化铁还原耦合氨氮氧化(Feammox)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以Fe(III)(氢)氧化物为末端电子受体,将氨氮厌氧氧化为N2和(亚)硝态氮等的微生物过程。这一过程是天然水体和土壤地球生物化学的重要推动力,但在污水处理领域的研究较少。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推测,在厌氧反应器可能发生异化铁还原耦合氨氮氧化,且形成的Fe(II)可能被产物(亚)硝酸根氧化为Fe(III),重新参与反应,带动持续的氮损失——Feammox直接脱氮,或生成(亚)硝酸根再反硝化脱氮。根据这一思路,本项目拟开展厌氧污水处理中的异化铁还原耦合氨氮氧化的铁循环机制研究。内容包括:①厌氧反应器的亚铁生成与氨氮氧化的规律;②生物与非生物氧化的铁(III)形成;③有机物为电子供体的异化铁还原与脱氮的关系;④过程强化与性能调控。通过以上研究,期望揭示厌氧处理高氨氮废水的铁循环机制,推动形成高氨氮废水厌氧处理新方法。

结项摘要

异化铁还原耦合氨氮氧化(Feammox)是驱动自然水体铁、氮元素循环的重要推动力,但在污水处理领域的研究较少。我们推测,在人工厌氧处理系统也可能发生Fe(III)和氨氮之间的Feammox反应,且产物Fe(II)可能被产物(亚)硝酸根氧化为Fe(III),重新参与反应,由此带动持续的Feammox脱氮。根据这一思路,结合研究计划书,本项目开展厌氧污水处理中的异化铁还原耦合氨氮氧化的铁循环机制研究,获得以下研究结果:.①普通的厌氧消化系统内存在一定的Feammox脱氮,但由于水力停留时间较短和Fe(III)源不足,导致脱氮效果不明显(5%);补充适量Fe(III)氧化物,尤其是较高电势的Fe(OH)3可改善Feammox。经过98天的污泥厌氧消化,总氮去除率达90%,氨氮去除率接近100%。在处理中,发现明显的Fe(II)/Fe(III)循环现象——Fe(III)氧化物通过异化铁还原(以NH4+为电子供体)转化为Fe(II),Fe(II)通过生成的NO2-氧化为Fe(III),继续参与Feammox脱氮。②仅依靠Feammox自身生成的NO2-氧化Fe(II)是不可持续的,因为在Feammox中大部分NH4+直接转化为氮气而非NO2-。为此需补充外源性NO2-,使生成的Fe(II)重新转化为Fe(III),继续参与Feammox,即通过Fe(III)/Fe(II)循环,实现厌氧处理系统的连续脱氨氮。这一过程相当于以Fe循环带动NH4+和NO2-的反应,即在无Anammox菌存在下进行Anammox反应,实现厌氧消化的原位脱氮。以微量O2取代NO2-也可实现Fe氧化,以Fe循环实现厌氧脱氮。以上研究结果可用于厌氧消化的原位脱氮,尤其适用于垃圾填埋场的原位脱氮:在填埋层中置入空气管道和加铁系统,通过长期的铁循环,实现原位脱氮。.全面完成研究目标。研究成果在 Nat Commun、Environ Sci Technol、Water Res 等SCI 期刊上发表论文15 篇,其中第一标注10 篇(均为通讯作者)。1 篇第一标注的论文被列为 ESI 高被引论文(曾被列为前1‰的ESI 热点论文),以本研究为主要内容之一的成果,获202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2)。项目负责人张耀斌入选2019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21年科睿唯安高被引学者。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3)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2)
Sustainable Strategy for Enhancing Anaerobic Digestion of Waste Activated Sludge: Driving Dissimilatory Iron Reduction with Fenton Sludge
增强废弃活性污泥厌氧消化的可持续策略:用芬顿污泥驱动异化铁还原
  • DOI:
    10.1021/acssuschemeng.7b03637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
  • 影响因子:
    8.4
  • 作者:
    Wang Mingwei;Zhao Zhiqiang;Zhang Yaobin
  • 通讯作者:
    Zhang Yaobin
Transformation of Nitrogen and Iron Species during Nitrogen Removal from Wastewater via Feammox by Adding Ferrihydrite
添加水铁矿 Feammox 废水脱氮过程中氮和铁形态的转化
  • DOI:
    10.1021/acssuschemeng.8b03083
  • 发表时间:
    2018-09
  • 期刊:
    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
  • 影响因子:
    8.4
  • 作者:
    Yang Yafei;Jin Zhen;Quan Xie;Zhang Yaobin
  • 通讯作者:
    Zhang Yaobin
Fe(III)/Fe(II) forwarding a new anammox-like process to remove high-concentration ammonium using nitrate as terminal electron acceptor
Fe(III)/Fe(II) 提出了一种新的类厌氧氨氧化工艺,以硝酸盐作为末端电子受体去除高浓度铵
  • DOI:
    10.1016/j.watres.2020.115528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Water Research
  • 影响因子:
    12.8
  • 作者:
    Yang Yafei;Xiao Cancan;Lu Jianhui;Zhang Yaobin
  • 通讯作者:
    Zhang Yaobin
An anaerobic ammonium removal pathway driven by Fe(II)/Fe(III) cycle through intermittent aeration
通过间歇曝气由 Fe(II)/Fe(III) 循环驱动的厌氧除氨途径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11.4
  • 作者:
    Yang Yafei;Zhao Zhiqiang;Zhang Yaobin
  • 通讯作者:
    Zhang Yaobin
Enhancing methanogenesis from anaerobic digestion of propionate with addition of Fe oxides supported on conductive carbon cloth
通过添加导电碳布负载的铁氧化物来增强丙酸盐厌氧消化的产甲烷作用
  • DOI:
    10.1016/j.biortech.2020.122796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Bioresource 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11.4
  • 作者:
    Xu Yanguang;Wang Mingwei;Yu Qilin;Zhang Yaobin
  • 通讯作者:
    Zhang Yaobi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黄淮海地区大豆产量及其稳定性评价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秦君;杨春燕;谷峰;张耀斌;冯燕;唐晓东;刘长友;张孟臣
  • 通讯作者:
    张孟臣
不同低氧训练模式对大鼠力竭运动后骨骼肌线粒体抗氧化能力及呼吸链酶复合体活性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生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洁;张耀斌
  • 通讯作者:
    张耀斌
加热和亚铁离子活化过硫酸钠氧化降解4-CP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环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进英;张耀斌;全燮;赵雅芝
  • 通讯作者:
    赵雅芝
一种1,2-n,n`二甲基环己二胺的生产方法
1型、2-n型、n`2代生产方式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德峰;石飞;朱小飞;王炳才;张耀斌;俞健钧
  • 通讯作者:
    俞健钧
厌氧消化中直接种间电子传递产甲烷机理研究与 技术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科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智强;李杨;张耀斌
  • 通讯作者:
    张耀斌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张耀斌的其他基金

异化铁还原与厌氧消化耦合系统的次生铁氧化物形成的调控及响应机制
  • 批准号:
    22276024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异化铁还原与厌氧消化耦合系统的次生铁氧化物形成的调控及响应机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含铁污泥基生物炭的充放电特性及其对有机废水厌氧处理的作用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厌氧消化中直接种间电子传递的新路径及其作用
  • 批准号:
    51578105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6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零价铁强化微生物电催化厌氧产甲烷的电子传递机制与调控方法
  • 批准号:
    51378087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内置零价铁对偶氮染料废水厌氧处理的强化机理研究
  • 批准号:
    21177015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6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