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枯水期河漫滩氧化亚氮的形成机制与氮氧同位素组成特征以及向大气释放通量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877483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2.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711.污染物环境行为与效应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Nitrous oxide (N2O) is one of main greenhouse gases, N2O emitted from rivers is a key component of atmospheric N2O budgets. The hydrological and biogeochemical processe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N2O productions and emissions within a large river network. The mechanisms and emissins of N2O from floodplains is still unclear during dry seasons. This project will study N2O emission dynamics, mechanisms of N2O productions, its emission fluxes and regional budget from typical floodplains in the Changjiang River network. By adopting the methedologies as in-situ field observation, nitrogen-oxygen isotopes analysis technique,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um analysis, microbiological molecular methods, MIMS denitrification measurement, high-performance size-exclusion chromatography, fluorescence spectrophotometer, as well as Riverstrahler model, the project will study nitrogen transformation processes, N2O “source-sink” mechanisms and its emissions, and the response of N2O emissions to river nitrogen export. The project will establish an integrated nitrogen cycling model and N2O emissions model to illustrate changes of riverine nitrogen fluxes and their influencing mechanisms under changing human activities. This study will clarify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riverine nitrogen transport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and is helpful to better understand regional nitrogen cycle and N2O source-sink balance.
大气氧化亚氮(N2O)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河流N2O排放是大气N2O的重要组成部分,河流系统的水文过程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显著影响N2O产生过程与排放通量,枯水期河漫滩作为河流系统的组成部分,其N2O的形成机制及对河道系统N2O排放的贡献仍不清楚。本项目拟选择长江干支流典型河段,围绕河漫滩N2O的释放的动力学过程—河漫滩N2O的形成机制—河漫滩N2O释放通量与相对贡献,拟采用氮氧同位素技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功能微生物与功能基因分析技术、膜进样质谱仪分析技术、河流Riverstrahler分级技术等,研究河流水体以及河漫滩沉积物氮的迁移转化过程、N2O的源-汇机制及排放过程、及其与河流氮输送过程之间的关系;建立综合的长江水系氮循环模型与N2O排放模型。本研究为阐明河流氮迁移转化的关键过程提供理论基础,为理解区域氮循环和N2O的源-汇收支提供科学依据。

结项摘要

项目背景:.河流N2O排放是大气N2O的重要组成部分,河流系统的水文过程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显著影响河流N2O排放,枯水期河漫滩N2O的形成机制及其对河道N2O排放的贡献仍不清楚。本项目选择长江典型河段,综合采用氮氧同位素技术、河流River Strahler分级技术等,研究河流及河漫滩N2O的源-汇机制及排放过程;建立综合的长江水系氮循环与N2O排放模型。.主要研究内容:.河流 N2O 释放动力学过程、释放率及时空变化规律研究;N2O 氮氧同位素组成与形成机制;影响河漫滩和河流N2O 形成的关键环境因子;河流水系尺度上 N2O 的排放总量与区域收支模型。.重要结果和关键数据.1..提出了流域尺度上长江水系N2O排放与氮循环的模型及关键参数.本项目获取了长江水系主要水文参数,包括不同级别河流水深、流速、坡度、特别是河流水体表面积;提出了N2O的转化速率(Vf, m yr-1)和周转率(ζ, yr-1)概念;构建河流DIN与N2O转化的动力学方程,量化了N2O的 Vf值;模拟了长江N2O排放通量。识别了长江N2O排放的热点区域。.2..分析了长江典型河湖N2O氮氧同位素和SP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阐明了N2O的δ15N的波动范围为-3.7 – 11.0 ‰,均值为3.8 ± 2.7 ‰;N2O的δ18O的波动范围为16.3 – 67.7 ‰,均值为46.4± 11.7 ‰;N2O的SP值的波动范围为7.6 – 32.3 ‰,均值为16.1 ± 4.4 ‰。揭示了反硝化作用和硝化作用是长江N2O的主要形成机制。.3..长江水系温室气体释放系数K600的估算:STRICT-K600技术.本项目获得河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气体扩散关键参数(K600)的变化范围,分析了不同河流K600变化的时空差异和主要控制因素,构建了一个自主的K600模型,即:STRICT-K600技术。.4..长江河漫滩N2O释放速率和通量.本项目获得了长江河漫滩N2O的平均释放速率约0.67 ± 0.21 μg N m-2 h-1,释放通量约为0.024 t N yr-1。.科学意义:.长江水系的氮污染及N2O排放,是国际相关氮循环与温室气体排放研究的前沿和热点。本项目围绕长江氮循环、N2O排放及同位素组成变化,开展的相关研究为阐明河流氮迁移转化的关键过程提供理论基础,为理解区域氮循环和N2O 的源-汇收支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1)
A Synthetic Model to Quantify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Transport in the Changjiang River System: Model Structure and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量化长江水系溶解有机碳迁移的综合模型:模型结构和时空模式
  • DOI:
    10.1029/2019ms001648
  • 发表时间:
    2019-09
  • 期刊:
    Journal of Advances in Modeling Earth Systems
  • 影响因子:
    6.8
  • 作者:
    Lv Shucong;Yu Qibiao;Wang Fang;Wang Yuchun;Yan Weijin;Li Yanqiang
  • 通讯作者:
    Li Yanqiang
长江流域磷及“三磷”入河通量及其对干流关键断面磷通量的贡献:模型与情景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环境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晏维金;李青倩;王芳;王佳宁;余其彪;宋永会;王东升
  • 通讯作者:
    王东升
Basin-scale control on N2O loss rate and emission in the Changjiang River network, China
中国长江网 N2O 损失率和排放的流域规模控制
  • DOI:
    10.3389/fmars.2022.1025912
  • 发表时间:
    2022-09
  • 期刊:
    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Wang Fang;Yu Qibiao;Yan Weijin;Tian Siyu;Zhang Peipei;Wang Jianing
  • 通讯作者:
    Wang Jianing
Nitrogen removal in the Chaohu Lake, China: Implication in estimating lake N uptake velocity and modelling N removal efficiency of large lakes and reservoirs in the Changjiang River network
中国巢湖的脱氮:对长江网络中大型湖泊和水库湖泊吸氮速度的估算和模型脱氮效率的影响
  • DOI:
    10.1016/j.ecolind.2021.107353
  • 发表时间:
    2021-05
  • 期刊:
    Ecological Indicators
  • 影响因子:
    6.9
  • 作者:
    Qingqian Li;Qibiao YU;Fang Wang;Weijin Yan;Jianing Wang
  • 通讯作者:
    Jianing Wang
Effects of stream ecosystem metabolisms on CO2 ( )emissions in two headwater catchments, Southeastern China
中国东南部两个源头流域河流生态系统代谢对CO2 ( )排放的影响
  • DOI:
    10.1016/j.ecolind.2021.108136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Ecological Indicators
  • 影响因子:
    6.9
  • 作者:
    Gong Chen;Yan Weijin;Zhang Peipei;Yu Qibiao;Li Yanqian;Li Xinyan;Wang Dongsheng;Jiao Ruyuan
  • 通讯作者:
    Jiao Ruyua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白洋淀水陆交错带对陆源营养物质截留作用的初步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应用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尹澄清;兰智文;晏维金
  • 通讯作者:
    晏维金
磷氮元素在水田湿地中的迁移转化和径流流失过程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应用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晏维金;尹澄清;孙濮;韩小勇;夏首先
  • 通讯作者:
    夏首先
长江下游河-湖系统溶解性有机碳化学组成、变化特征及其与二氧化碳分压的关系
  • DOI:
    10.13671/j.hjkxxb.2018.0001
  • 发表时间:
    2018-05
  • 期刊:
    环境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吕书丛;焦茹媛;王芳;余其彪;李新艳;张路;晏维金
  • 通讯作者:
    晏维金
巢湖沉积物-水界面磷酸盐释放通量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夏守先;杨丽标;张广萍;王煜;高亮;晏维金;李玉成
  • 通讯作者:
    李玉成
河流污染物输送对巢湖水质影响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毛光君;杨丽标;晏维金;雷坤
  • 通讯作者:
    雷坤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晏维金的其他基金

长江水系溶解态有机碳组成特征、河道内截留作用及其与二氧化碳释放的关系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57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巢湖浮游生物体氮碳稳定同位素组成变化及其对湖泊营养盐循环的响应机制研究
  • 批准号:
    41371454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7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长江下游-河口区河流碳的环境化学过程、转化机理及水气界面CO2释放机制
  • 批准号:
    21177126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6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河流溶存氧化亚氮及其在水气界面的交换过程
  • 批准号:
    20777073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2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河流氮的反硝化过程及其对氮输送的截留作用
  • 批准号:
    20377039
  • 批准年份:
    2003
  • 资助金额:
    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磷从土壤向水体径流流失的形态转化及生物可利用性
  • 批准号:
    49801019
  • 批准年份:
    1998
  • 资助金额:
    1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