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相页岩井周天然裂隙力学活动性评价方法基础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874239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402.油气开采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The evaluation of mechanical activity of the natural fissure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analyzing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limnetic shale reservoir and guiding the design of fracturing selection. However, the existing natural fissure mechanics theory and evaluation method can neither reflect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fissure in limnetic shale, nor reveal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mechanism of natural fissure during fracturing proc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basic research, based on imaging logging data and using Fractal-Topology theory, the characterization method of natural fissure around hole will be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natural fissure characterization, the distribution of stress around hole is depicted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 Based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and stress characterization of natural fissure, a mechanical mechanism model of natural fissure during hydraulic fracturing is established. Combined with core fracture slip diversion experiment, the mechanism of natural fissure mechanical behavior will be explored. According to study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the natural fissure mechanic and the conventional logging data, the evaluation method of the mechanical activity of the natural fissure around hole in limnetic shale formation will be formed. This research project is expected to solve the uncertainty of evaluation result of natural fissure characterization and mechanical activity around hole in limnetic shale reservoir, and research results can not only enrich the shale reservoir frac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 but also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natural fissure mechanics theory and method of activity 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 which will b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vide scientific guidance for limnetic shale development efficiently.
天然裂隙力学活动性评价是分析陆相页岩储层力学性质和指导压裂选层设计的重要基础,但现有的天然裂隙力学理论和评价方法既不能反应陆相页岩天然裂隙结构特征,也无法揭示压裂过程中天然裂隙的力学行为机理。本研究将从解决工程应用基础研究角度出发,以成像测井为基础,运用分形拓扑理论,建立井周天然裂隙表征方法;基于天然裂隙表征,运用有限元方法实现含裂隙井周应力场分布刻画;基于天然裂隙表征和应力刻画,建立水力压裂条件下天然裂隙力学机理模型,并结合岩心裂隙滑移导流实验,探究揭示天然裂隙力学活动行为机理;通过研究天然裂隙活动性表征参数与常规测井曲线关系,形成陆相页岩井周天然裂隙力学活动性评价方法。本项目的研究有望解决陆相页岩储层井周天然裂隙表征和力学活动性评价不确定性问题,研究成果不仅可丰富页岩储层可压性评价方法,也推动了天然裂隙力学活动性评价方法和理论的应用与发展,对于科学指导陆相页岩油气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结项摘要

陆相页岩储层天然裂缝类型多种、数量庞大且分布随机,造成勘探过程三维地质建模的不确定性、钻井过程井壁的失稳性和压裂开采缝网形成的复杂性。因此,本项目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等,从天然裂缝定量表征、含天然裂缝井周应力场刻画、应力场-渗流场耦合下天然裂缝力学行为及对天然裂缝力学活动性修正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共分为I、II和III型节点天然裂缝3类,分别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夹角10°、5°、5°分布,分形特征较差,由I型节点主导,连通性较差;.(2)II和III型节点天然裂缝对近井井周周向应力、径向应力和切向应力影响最大,井壁最不稳定;.(3)仅含天然裂缝储层水平井井壁水力压裂裂缝能在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起裂,在I型节点天然裂缝发育储层起裂位置呈对称式,其它呈非对称式;.(4)水力裂缝未能天然裂缝穿过天然裂缝,在相交点处开启天然裂缝并沿其转向延伸,II和III型节点天然裂缝开启分支多于I型节点天然裂缝;.(5)天然裂缝与水力裂缝相交发生剪切滑移,张性起裂瞬间天然裂缝滑移速率高、持续时间短,而剪切起裂相反,最大滑移距离约为张性起裂2~4倍;.(6)较大偏应力和围压及较小的粗糙度有利于天然裂缝发生剪切滑移,逼近角为30°时天然裂缝剪切滑移距离最大;.(7)II型节点天然裂缝对水力裂缝扩展的诱导能力最强,压裂后形成的裂缝网络最为复杂,III型节点天然裂缝次之,I型节点天然裂缝诱导能力最低;.(8)压裂液排量是影响裂缝力学行为的主要因素,而压裂液黏度和地应力差对力学行为的影响较小;.(9)基于裂缝扩展长度和缝网复杂性及正交试验,确定不同天然裂缝发育储层水平井横向和垂向水力压裂最优压裂液排量、黏度和地应力差及最优压裂施工参数组合;.(10)物理模拟不同节点天然裂缝发育储层水力压裂实验,裂缝力学行为与数值模拟结果契合,且所建立的地应力大小模型结果与测井结果契合。.本研究可为陆相页岩油气安全、高效开发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2)
专利数量(5)
单轴压缩声发射试验的页岩损伤演化规律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科学技术与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姚欢迎;陈军斌;聂向荣;黄瑞;王佳部;李育
  • 通讯作者:
    李育
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页岩强度与变形尺度效应规律试验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煤炭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帅;陈军斌;王汉青;龚迪光;聂向荣
  • 通讯作者:
    聂向荣
Role of Gas Viscosity for Shale Gas Percolation
气体粘度对页岩气渗流的作用
  • DOI:
    10.1155/2020/8892461
  • 发表时间:
    2020-09
  • 期刊:
    Geofluids
  • 影响因子:
    1.7
  • 作者:
    Wang Xiaoming;Chen Junbin;Ren Dazhong;Shi Zhaolong
  • 通讯作者:
    Shi Zhaolong
Experimental Study on Enhanced Shale Oil Recovery and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by CO2 Flooding wit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Technology
CO2驱核磁共振技术提高页岩油采收率及剩余油分布实验研究
  • DOI:
    10.1021/acs.energyfuels.1c02982
  • 发表时间:
    2022-02-17
  • 期刊:
    ENERGY & FUELS
  • 影响因子:
    5.3
  • 作者:
    Fan, Lingyi;Chen, Junbin;Shi, Zhaolong
  • 通讯作者:
    Shi, Zhaolong
页岩储层天然裂缝剪切滑移特性实验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石朝龙;陈军斌;王晓明;孙晨
  • 通讯作者:
    孙晨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细观处理的矿物含量和分布对页岩脆性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7段页岩为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科学技术与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瑞;陈军斌;王汉青
  • 通讯作者:
    王汉青
基于扩展有限元的页岩水平井压裂裂缝模拟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魏波;陈军斌;谢青;张杰;王汉青;赵逸然
  • 通讯作者:
    赵逸然
基于灰度关联法的陆相页岩脆性评价新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帅;陈军斌;刘京
  • 通讯作者:
    刘京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7段陆相页岩储层脆性评价新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帅;陈军斌;王汉青
  • 通讯作者:
    王汉青
联合隔板理论和井底循环排液技术开发底水油藏新模型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断块油气田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峰;陈军斌;李红正;伍勇;卜盼盼;杨飞
  • 通讯作者:
    杨飞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陈军斌的其他基金

陆相页岩油储层密切割体积压裂缝网演化机理及有效性评价研究
  • 批准号:
    52274040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陆相页岩油储层密切割体积压裂缝网演化机理及有效性评价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细—宏观力学的页岩储层脆性破坏机理研究
  • 批准号:
    51674197
  • 批准年份:
    2016
  • 资助金额:
    6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页岩气藏水平井液态气动力压裂增产新方法研究
  • 批准号:
    51374170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