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气候带湖泊微生物群落形成机制及其与碳循环的耦合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91851117
  • 项目类别:
    重大研究计划
  • 资助金额:
    10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704.环境生物学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Lake sediments are important sources and sinks of global carbon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arbon cycle. The nutrient enrichment caused by human activities changes the primary productivity, which in turn affects the carbon storage capacity of sediments and the carbon cycle mediated by microorganisms. Therefore, it is pivotal to explore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microbial community assembly under nutrient loading and their influence on sediment carbon cycle. Here, we proposed to select the lakes from typical climate zones along China-Europe continental latitudinal gradient, and to conduct field observations and the associated in-situ microcosm experiments with reference to the level of nutrients in Taihu Lake. Combining previous studies and experimental samples, we will examine sediment carbon storage and composition, carbon cycle-related enzyme activity, microbial community diversity, and carbon metabolism diversity, and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bial community assembly processes under different nutrient enrichment and climatic conditions, and further reveal the coupling of microbial communities and carbon cycle. The project helps to understan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microbial community assembly across natural climate zones and nutrient loadings, and their coupling with organic carbon compositions, and to reveal the impact of climatic factors and human activities on sediment carbon, and finally to provide scientific theoretical references for the aquatic biogeochemical cycles driven by microorganisms.
湖泊沉积物是全球碳的重要源与汇,在碳循环中起重要作用。人类活动引起的水体营养盐富集已成常态,改变了湖泊初级生产力等,进而对沉积物的碳储存能力和微生物介导的碳循环产生影响。因此,探讨营养盐负荷下微生物群落的形成及其对沉积物碳循环的影响机制极为重要。拟选取中国-欧洲大陆纬度梯度条件下的典型气候带湖泊为研究对象,以太湖营养盐水平为参考,通过现场调查及相应的野外原位实验,结合已有工作基础和实验样品,考察沉积物碳储量和组成、碳循环相关酶活性、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碳代谢多样性等,探讨在不同营养盐负荷和气候带条件下的沉积物微生物群落形成特征,揭示微生物群落与碳循环的耦合机制。本项目有助于认识自然气候梯度和营养盐负荷环境中微生物群落构建机制及其与有机碳组成的耦合,揭示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的交互作用对沉积物有机碳影响的生物学机制,为水体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提供科学依据。

结项摘要

作为水体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微生物的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群落形成机制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进一步理解微生物介导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基础。本研究选取亚欧非大陆典型气候带梯度下的水体微生物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及野外实验,结合已有工作基础和实验样品,先后考察墨脱、横断山、祁连山、乞力马扎罗山、比利牛斯山、北极圈等气候带迥异的地区并开展现场调研和野外实验,发现了微生物beta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随海拔梯度具有可预测的分布规律,探讨了营养盐负荷和气候条件下的水体微生物群落形成特征;创新群落构建和微生物介导的碳循环研究方法,建立一种新的群落构建研究方法,开展水体生态系统微生物群落与功能的研究,揭示了微生物多样性与涉及元素循环的生态系统功能之间的偶联特征,揭示微生物多样性的海拔梯度分布格局、驱动要素和维持机制,预测了在未来气候模式下亚欧大陆功能基因多样性的变迁;建立一种基于物种水平的微生物性能对环境变化响应的定量方法Effect Size qSIP,提出了一种分析有机碳-微生物耦合关系研究的分析框架EDTiA,从全新的研究视角,阐明内陆水体微生物与有机碳的时空格局、耦联机制、环境响应、生态效应及碳源汇转换的微生物学机理等前沿科学问题,揭示水体碳循环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特征及其生物驱动机制。最后,基于文献资料荟萃、数据再分析和挖掘等,完成有关山地生态系统微生物群落与功能的综述邀稿,揭示全球山地水体和陆地生物群落和功能多样性的分布格局和驱动机制。依托本项目,已接受/发表论文23篇,其中SCI论文21篇,包括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 ISME Journal, Microbiome,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Environmental Pollution等知名刊物; 在Ecological Indicators杂志组织了有关水体生物多样性与功能的专辑。研究成果被遴选为封面论文,入围“ISME杂志2020年度最佳论文奖”评选,应邀为为“Behind the Paper”专栏撰写文章,参与获得2019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申请了7项发明专利。培养博士后3名,博士毕业生1名,硕士研究生5名。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4)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Benthic Bacterial Phyla Along a Water-Depth Gradient in a Plateau Lake: Physical, Chemical, and Biotic Drivers
高原湖泊沿水深梯度底栖细菌门的相对丰度:物理、化学和生物驱动因素
  • DOI:
    10.3389/fmicb.2019.01521
  • 发表时间:
    2019-07-10
  • 期刊: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 影响因子:
    5.2
  • 作者:
    Wu, Kaiyuan;Zhao, Wenqian;Wang, Jianjun
  • 通讯作者:
    Wang, Jianjun
Dispersal–niche continuum index: a new quantitative metric for assessing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dispersal versus niche processes in community assembly
扩散-生态位连续体指数:一种新的定量指标,用于评估群落组装中扩散与生态位过程的相对重要性
  • DOI:
    10.1111/ecog.05356
  • 发表时间:
    2020-12
  • 期刊:
    Ecography
  • 影响因子:
    5.9
  • 作者:
    Vilmi A.;Gibert C.;Escarguel G.;Happonen K.;Heino J.;Jamoneau A.;Passy S.I.;Picazo F.;Soininen J.;Tison-Rosebery J.;Wang J.
  • 通讯作者:
    Wang J.
Water-level fluctuations are key for phytoplankton taxonomic communities and functional groups in Poyang Lake
水位波动是鄱阳湖浮游植物分类群落和功能群的关键
  • DOI:
    10.1016/j.ecolind.2019.05.021
  • 发表时间:
    2019-09-01
  • 期刊:
    ECOLOGICAL INDICATORS
  • 影响因子:
    6.9
  • 作者:
    Liu, Jinfu;Chen, Yuwei;Wang, Jianjun
  • 通讯作者:
    Wang, Jianjun
Elevational patterns and hierarchical determinants of biodiversity across microbial taxonomic scales
微生物分类尺度生物多样性的海拔模式和层次决定因素
  • DOI:
    10.1111/mec.14935
  • 发表时间:
    2019-01
  • 期刊:
    Molecular Ecology
  • 影响因子:
    4.9
  • 作者:
    Yeh Chih-Fu;Soininen Janne;Teittinen Anette;Wang Jianjun
  • 通讯作者:
    Wang Jianjun
A few dominant bacteria and their genomic basis in mediating distinct ecosystem functions
一些优势细菌及其调节不同生态系统功能的基因组基础
  • DOI:
    10.1111/1462-2920.15641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 影响因子:
    5.1
  • 作者:
    Ren Minglei;Wang Jianjun
  • 通讯作者:
    Wang Jianju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Tensor restricted isometry property analysis for a large class of random measurement ensembles
大类随机测量系综的张量受限等距性质分析
  • DOI:
    10.1007/s11432-019-2717-4
  • 发表时间:
    2019-06
  • 期刊:
    SCIENCE CHINA Information Science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枫;王建军
  • 通讯作者:
    王建军
周期时变转子系统参数识别技术研究
  • DOI:
    10.13465/j.cnki.jvs.2019.05.004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振动与冲击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志;王建军;刘玉
  • 通讯作者:
    刘玉
己醛处理对脐橙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
  •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520049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食品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曹琦;王建军;邓丽莉;曾凯芳
  • 通讯作者:
    曾凯芳
南海北部陆坡西部海域“海马”冷泉甲烷渗漏及其海底表征
  • DOI:
    10.19700/j.0379-1726.2020.01.009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地球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静;梁前勇;尉建功;陶军;杨胜雄;梁金强;陆敬安;王建军;方允鑫;龚跃华;何雪宝
  • 通讯作者:
    何雪宝
双条横稳电磁制动板坯结晶器内钢液流动与传热及凝固耦合的数值模拟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过程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岳强;周俐;王建军
  • 通讯作者:
    王建军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王建军的其他基金

湖泊微生物驱动碳氮循环的机制与生态环境效应
  • 批准号:
    92251304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851.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大研究计划
山地溪流微生物对人类活动的响应及其在生物监测中的应用
  • 批准号:
    41871048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6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溪流细菌群落海拔梯度分布格局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批准号:
    41571058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7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不同海拔水体沉积物反硝化作用对营养盐负荷的响应及微生物驱动
  • 批准号:
    41273088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8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湖泊内生境沉积物反硝化作用的空间异质性及调控机制
  • 批准号:
    40903031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