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潜伏感染人群发病前后的miRNA表达谱变化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802059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1.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2209.病原生物与感染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Based on a large cohort of 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s established by National Major Project "Epidemiological survey and cohort study on tuberculosis infection", 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identify miRNAs as potential biomarker to trigger disease development using a self controlled study design. At the end of 2019, a total of 150 newly diagnosed pulmonary tuberculosis cases would be expected to be identified in the cohort with 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 .The miRNA expression profiles before and after the onset of disease would be analyzed using MicroRNA Agilent microarray technology in 30 such patients selected by stratified randomization. It will help us to preliminarily select the signicicantly different expression of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miRNAs. In addition, the selected target miRNAs would be verified among other eligible patients by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method, in order to certify the value of it in the early diagnosis of tuberculosis as a molecular marker.
依托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队列研究”(2013-2015)建立的结核潜伏感染人群研究队列,观察感染人群发病前后的miRNA表达谱的变化,探索潜在的与肺结核发病相关的miRNA分子标识,为结核病早期诊断以及潜伏感染发病高危人群的发现和预防性干预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撑。本研究预计于2019年底共计发现和确诊150例活动性肺结核新发患者,针对发病前后miRNA表达谱变化开展自身对照研究。. 首先采用分层随机的方式选择30例肺结核患者利用Agilent MicroRNA芯片技术检测miRNA的表达水平,通过比较发病前后miRNA表达谱的变化,初步筛选与肺结核发病相关的有表达差异的外周血淋巴细胞miRNA。在此基础上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在其余入组患者中验证其作为肺结核早期诊断分子标识的应用价值。

结项摘要

背景:针对潜伏感染高危人群开展预防性治疗是实现WHO提出的终结结核病流行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队列追踪获得发病特征和影响因素并通过高通量前沿实验室技术筛选发病相关生物标志物是界定预防性治疗目标人群的重要手段。.方法:在已建立的结核潜伏感染人群研究队列基础上,针对7505例结核潜伏感染者开展肺结核病例主动发现。针对随访过程中发现的肺结核患者(发病组),按照性别、年龄、研究现场匹配未发病者(对照组),开展巢式病例对照设计。利用Agilent MicroRNA芯片技术检测20例发病组和20例对照组miRNA的表达水平,初步筛选与肺结核发病相关的有表达差异的外周血淋巴细胞靶miRNA,在此基础上,利用RT-qPCR方法在更大样本量人群(73例发病组和77例对照组)开展验证。.结果:项目实施期间,实际随访到5773名研究对象,随访完成率77%。其中,117人定诊为活动性肺结核,其中84例发生在前两年,年发病率为0.60/100人年;33例发生在后三年,年发病率为0.19/100人年。另外,在IGRA阳性人群中,发病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男性从潜伏感染发展到疾病阶段的风险是女性的2.15倍;有既往结核病史者,无论是否治疗,均有更高发病风险,分别是无结核病史者的4.94倍和5.78倍。利用Agilent MicroRNA芯片技术检测,比较20例发病组和20例对照组基线时的miRNA的表达水平,共得到6个差异表达的miRNA。针对差异表达的6个miRNA在大样本人群开展RT-qPCR验证。与对照组相比,发病组中hsa-miR-16-5p和hsa-miR-451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 (p<0.001)。综合考虑了其他可能与发病相关的影响因素后,hsa-miR-16-5p和hsa-miR-451a联合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95%CI:0.77-0.89)和0.85(95%CI:0.78-0.90)。.结论:本研究提示有密切接触史的近期感染者以及有陈旧病灶的既往患者是农村社区两类重要的发病高危人群,为进一步了解干预目标人群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流行病学数据。研究结果再次证实miRNA在结核早期诊断中表现出很大的应用潜力,为通过分子标识探索潜伏感染发病高危人群的界定提供了更多数据支撑。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5-Year Follow-up of Active Tuberculosis Development From Latent Infection in Rural China
中国农村地区从潜伏感染到活动性结核病发展的五年随访
  • DOI:
    10.1093/cid/ciz581
  • 发表时间:
    2020-03-01
  • 期刊: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 影响因子:
    11.8
  • 作者:
    Xin, Henan;Zhang, Haoran;Gao, Lei
  • 通讯作者:
    Gao, Lei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辛赫男的其他基金

DNA甲基化与结核潜伏感染发病的相关性研究:一项前瞻性队列设计
  • 批准号:
    82373647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49.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