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秒脉冲星和吸积中子星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11173034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2.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A1503.恒星晚期演化及爆发、致密天体及其相关高能过程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1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2-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毫秒脉冲星(MSP)源于X射线双星系统中的中子星(NS)吸积加速,此间磁场衰减。我们探讨MSP的最快自旋和最小磁场,以及它们和吸积质量、吸积率的关系,揭示MSP演化机制。 也研究白矮星吸积塌缩形成MSP的可能性,及其特性。 探讨高光度Z源和低光度Atoll源中子星的磁场、以及两者关系。 对于MSP和常规脉冲星的磁场(B)和自旋周期(P)分布差异, 根据B-P的演化模型, 采用Monte-Carlo分析NS早期B-P分布,得到演化后的分布状态,再与观测对比,确定磁场和周期演化的特征。 进一步, 做出各种测量方法得到的脉冲星和X射线NS磁场统计,分析其磁场演化规律。 研究双星MSP和X射线NS质量统计分布, 给出其质量和自旋周期关系,比较理论模型和观测结果,推论MSP形成过程。分析X射线中子星能谱得到其磁场约束。 探讨脉冲星的演化和空间运动分布, 为FAST望远镜巡天提供样本优选策略。

结项摘要

本项目研究毫秒脉冲星和其前身星--X射线双星系统中的吸积中子星(NS)的物理性质与演化过程。 我们利用X-射线源Cyg X-2,SAX J1808.4–3658和4U 1820–30检验千赫兹准周期震荡的相对论进动模型(RPM)和阿尔文波震荡模型(AWOM)。发现RPM预言的中子星质量比实际测量值系统的偏大,而AWOM预言的中子星半径为10–20 km, 这与观测结论一致。同时我们利用AWOM推测三个中子星源的内部物质组成, 进而推测千赫兹准周期震荡(kHz QPO)的发射位置,我们发现所有kHz QPO的发射半径均大于中子星半径,且Atoll源和Z源的发射半径都集中于16–19 km,这暗示了两类源具有相似的磁球半径。根据NS磁场-周期B-P的演化模型, 采用Monte-Carlo分析NS早期B-P分布,得到演化后的分布状态,与观测对比,得到观测与理论一致的结果。通过考虑引力波辐射,我们计算了毫秒脉冲星加速, 发现NS转动周期将出现最小值, 这与引力波角动量减少有关。针对Crab脉冲星,我们研究了其诞生周期,亿年量级的周期演化过程描述将为FAST望远镜观测提供依据。此外, 中子星的质量分布、毫秒脉冲星形成、双星脉冲星分布、QPO的轮廓分析,我们也一并计算,得到满意的结果。 我们用RXTE卫星数据分析了atoll源4U 7135-44的软X和硬X的交叉相关函数,有百秒时间延迟的反相关出现在孤岛态,大多处于“孤岛”态的观测,软X和硬X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大多数处于“香蕉”态的观测,软X和硬X是正相关的。然而在“香蕉”的右上部也探测到了软X和硬X的反相关。另外,我们对一个既有正相关又有反相关的观测号的谱进行了分析,反相关出现在这个观测的最大流量处。拟合结果表明在流量最大处,康普顿成分不是最小的,这暗示着反相关可能与软态和硬态的转变有关系。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0)
专著数量(2)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1)
专利数量(0)
Statistical properties of twin kilohertz quasi-periodic oscillations in neutron star low-mass X-ray binaries
中子星低质量X射线双星双千赫兹准周期振荡的统计特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Astronomische Nachrichten
  • 影响因子:
    0.9
  • 作者:
    Chen, L.;Zhang, C. M.;Lei, Y. J.;Qu, J. L.
  • 通讯作者:
    Qu, J. L.
脉冲星减速研究与电磁和引力波辐射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天文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付妍妍;魏益焕;张承民;禺少华
  • 通讯作者:
    禺少华
The rmsndash;flux relations in different branches in Cyg X-2
均方根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Astrophysics and Space Science
  • 影响因子:
    1.9
  • 作者:
    Z. Li , L. Song , J. Qu, Y. Lei, J. Nie, C. Zhang
  • 通讯作者:
    Z. Li , L. Song , J. Qu, Y. Lei, J. Nie, C. Zhang
中子星质量分布的统计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天文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永恒;王德华;潘元月;雷亚娟
  • 通讯作者:
    雷亚娟
Investigation of som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accretion induced collapse in producing millisecond pulsars
产生毫秒脉冲星时吸积引起的塌缩的一些物理性质的研究
  • DOI:
    10.1007/s10509-012-1023-8
  • 发表时间:
    2012-01
  • 期刊:
    Astrophysics and Space Science: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stronomy, Astrophysics and Space Science
  • 影响因子:
    --
  • 作者:
    Taani, Ali;Zhang, Chengmin;Al-Wardat, Mashhoor;Zhao, Yongheng
  • 通讯作者:
    Zhao, Yonghe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X射线双星回旋吸收线研究进展
  • DOI:
    10.3969/j.issn.1000-8349.2019.02.02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天文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叶长青;王德华;张承民;吴庆东
  • 通讯作者:
    吴庆东
从阿雷西博到中国天眼射电望远镜:工业革命的接力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21.11.001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科技导报(北京)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承民;崔翔翰;杨佚沿;王德华
  • 通讯作者:
    王德华
特殊类型脉冲星的研究进展
  • DOI:
    10.3969/j.issn.1000-8349.2018.01.01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天文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双强;王娜;张承民;李菂;尚伦华;王德华;潘元月;杨佚沿;岳友岭
  • 通讯作者:
    岳友岭
从宋代“客星”到中国“天眼”中的脉冲星——“李约瑟难题”试答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科技导报(北京)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承民;杨佚沿;支启军
  • 通讯作者:
    支启军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张承民的其他基金

基于HXMT观测研究中子星的磁场与结构
  • 批准号:
    U1938117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50.0 万元
  • 项目类别:
    联合基金项目
致密星体X射线源准周期振荡现象研究
  • 批准号:
    10773017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3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