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区重污染过程二次有机气溶胶形成机制的数值模式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907200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4.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703.环境大气科学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9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20-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BTH) region still faces severe haze pollution, and organic aerosol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Most of the current models seriously underestimate the concentration of organic aerosols, especially the secondary components, in the BTH region. Studying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 (SOA) is essential for the improvement of air quality. To enhance the performance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this study will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an organic aerosol model which selecting the optimal parameterization scheme and is applicable to the BTH region. To analysis the spatial-tempor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organic aerosol in BTH region, the high-resolution simulation will be conducted based on the newly developed model. The contribution to the SOA from different precursors will be quantified in this study. Gaining insights into the precursors and formation processes of SOA is critical to formulate efficient control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air quality in China.
京津冀地区仍面临严峻的灰霾污染问题,有机气溶胶是大气细颗粒物的重要组分,而当期国内外主流数值模式严重低估了该地区有机气溶胶特别是其中二次成分的浓度。研究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形成机制和大气污染特征,对于细颗粒物污染治理至关重要,本项目拟发展一个京津冀地区适用的有机气溶胶模型,基于秋冬季节外场观测数据,利用敏感性试验方法,选取本地化的最优参数化方案,改善空气质量模式对京津冀地区大气颗粒物的模拟性能。开展高时空分辨率的数值模拟,深入分析京津冀地区秋冬季有机气溶胶时空分布特征,量化不同前体物对于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的贡献,识别影响京津冀地区二次有机气溶胶浓度的关键影响因子,有助于更为全面地厘清京津冀地区重污染形成的关键影响因子,并对提高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工作的准确率及相应应急预案工作的科学制定有重要意义。

结项摘要

二次有机气溶胶(SOA)是京津冀地区大气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目利用基于挥发性分级(VBS)的方法发展有机气溶胶新模型,考虑了挥发性有机物(VOCs)多级氧化机制、一次排放有机气溶胶(POA)挥发再老化机制以及中间挥发性有机物(IVOCs)氧化机制。将最新发展的SOA模型耦合入NAQPMS模式,开展了敏感性试验,评估了参数不确定性对比模拟结果的影响。观测与模式的对比验证表明本研究发展的有机气溶胶模型能较好地再现秋冬季京津冀地区的PM2.5和有机气溶胶浓度。本研究分析了不同颗粒物浓度水平下不同形成机制的相对贡献,揭示京津冀地区特别是重污染事件中有机气溶胶浓度的关键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在清洁时段,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有机气溶胶主要来源于一次排放(70%以上);而污染时段,大气有机气溶胶浓度上升,二次生成的贡献可达到70%左右,其中IVOCs氧化生成SOA的途径最为重要,其次为VOCs氧化途径,而POA氧化生成SOA的贡献基本维持在3%以内。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京津冀重霾期间PM2.5来源数值模拟研究
  • DOI:
    10.13671/j.hjkxxb.2015.0046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环境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蕊珠;陈焕盛;葛宝珠;姚石泉;王哲;杨文夷;陈学舜;朱莉莉;黄思
  • 通讯作者:
    黄思
2014~2020年东部沿海典型城市甲醛柱浓度年际变化研究
  • DOI:
    10.3878/j.issn.1006-9585.2021.21009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气候与环境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谭琦馨;葛宝珠;王大玮;潘小乐;王君华;陈学舜;杨文夷;陈焕盛;杨颖川;张颖;王自发
  • 通讯作者:
    王自发
中等挥发性有机物研究进展
  • DOI:
    10.7524/j.issn.0254-6108.2021032906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环境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珂;王炜罡;刘肖;李俊玲;陈岩;李杰;杨文夷;葛茂发
  • 通讯作者:
    葛茂发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