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刁柏Y染色体Ty1-copia反转座子分离及其激发Y染色体异染色质化的表观修饰机制解析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470334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202.植物系统发生与进化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The mechanism of plant sex chromosome origin and evolution is unclear at present. As the mobile elements of the genome, retrotransposon may trigger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plant sex chromosome. In this project, SeqY, which with Ty1-copia retrotransposon and transcription features, was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from Asparagus officinalis with the chromosome microdissection and microcloning technique. We would like to use A. officinalis (2n=20, dioecious) and A. setaceus (2n=20, bisexual flower) as material, analyze the heterochromatin distribution pattern on A. officinalis sex chromosome with the methods of DAPI (4'6-diamidino-2- phenylindole) painting; using Southern blotting, DNA and chromatin Fiber-FISH(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RT-PCR, DNA and histone methylation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and histone acetylation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to comprehensively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activity variation of this retrotransposon in A. officinalis and A. setaceus; Furthermor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of retrotransposon activity and the epigenetic pattern of the insertion flanking region of A. officinalis Y chromosome and A. setaceus chromosome. Finally, we wish to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the epigenetic mechanism of Y chromosome heterochromatinization promoted by retrotransposon insertion during the evolution of A. officinalis Y chromosome.
植物性染色体的起源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反转座子作为移动的基因组成分可能激发了植物性染色体的早期起源和演化。利用染色体微切割微克隆技术,我们初步从石刁柏Y染色体上分离和鉴定了一个具有转录活性的Ty1-copia -like反转座子序列SeqY。在此基础上,本项目以石刁柏(2n=20,雌雄异株)及其同属种文竹(2n=20,花两性)为材料,利用DNA文库筛选方法分离SeqY全长序列并进行结构分析;结合DAPI带分带技术鉴定石刁柏性染色体异染色质分布模式;通过Southern杂交、DNA和染色质Fiber-FISH、RT-PCR、DNA和组蛋白甲基化及组蛋白乙酰化免疫荧光检测技术比较分析SeqY在石刁柏和文竹基因组内活性变化及其与石刁柏Y染色体和文竹相关染色体插入区域的表观修饰模式之间的关系。并综合分析石刁柏Y染色体演化过程中反转座子插入激发的性染色体异染色质化的表观修饰特征。

结项摘要

植物性染色体的起源及演化机制至今仍不清楚,转座子等可移动因子是植物基因组中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在基因组进化及特殊性状形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项目针对转座子在石刁柏基因组中的组成特征、分布模式及与性染色体演化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石刁柏基因组中转座子比例达到60.92%,Y染色体上MSY区域转座子比例达到86.95%,主要由Ty1-copia和Ty3-gypsy类型反转座子组成。从中分离了性染色体特异序列其定位于性染色体末端及着丝粒位置。其次,对石刁柏细胞核DNA纤维制备及其荧光原位杂交检测表明所获得的DNA纤维分辨率达到0.33 kb/um,对特异序列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分析表明,异染色质区DNA和组蛋白呈现高度甲基化状态;对细胞质来源的可移动DNA因子在XY性染色体插入的分析表明,石刁柏核基因组中共发现了 3,155 个 NUPTs 插入事件,Y染色体上的平均染色体上的平均NUPTs的数量及长度均显著高于常染色体,但是其插入位置主要集中于Y染色体着丝粒位置。根据整体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了转座子及可移动因子激发Y染色体DNA甲基化及siRNA参与下的异染色质化的分子机制。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分析植物性染色体形成及演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料。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2)
Chromosome Evolution in Connection with Repetitive Sequences and Epigenetics in Plants.
植物中与重复序列和表观遗传学相关的染色体进化
  • DOI:
    10.3390/genes8100290
  • 发表时间:
    2017-10-24
  • 期刊:
    Genes
  • 影响因子:
    3.5
  • 作者:
    Li SF;Su T;Cheng GQ;Wang BX;Li X;Deng CL;Gao WJ
  • 通讯作者:
    Gao WJ
石刁柏雄性偏向核质体DNA的克隆与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西北植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书粉;李旭;王冰肖;袁金红;邓传良;高武军
  • 通讯作者:
    高武军
Effect of 5-azaC on the growth, flowering time and sexual phenotype of spinach
5-azaC对菠菜生长、开花时间及性表型的影响
  • DOI:
    10.1134/s1021443715050118
  • 发表时间:
    2015-09-01
  • 期刊:
    RUSSIAN 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
  • 影响因子:
    1.4
  • 作者:
    Li, S. F.;Zhang, G. J.;Gao, W. J.
  • 通讯作者:
    Gao, W. J.
DPTEdb, an integrative database of transposable elements in dioecious plants
DPTEdb,雌雄异株植物转座因子的综合数据库
  • DOI:
    10.1093/database/baw078
  • 发表时间:
    2016-05-12
  • 期刊:
    DATABASE-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DATABASES AND CURATION
  • 影响因子:
    5.8
  • 作者:
    Li, Shu-Fen;Zhang, Guo-Jun;Gao, Wu-Jun
  • 通讯作者:
    Gao, Wu-Jun
Genome-wide characterization of microsatellites and genetic diversity assessment of spinach in the Chinese germplasm collection.
中国种质资源菠菜微卫星全基因组表征及遗传多样性评估
  • DOI:
    10.1270/jsbbs.18032
  • 发表时间:
    2018-09
  • 期刊:
    Breeding science
  • 影响因子:
    2.4
  • 作者:
    Li SF;Wang BX;Guo YJ;Deng CL;Gao WJ
  • 通讯作者:
    Gao WJ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Markov环境中生灭过程的衰减速度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高武军;毛永华
  • 通讯作者:
    毛永华
非Lipschitz条件下由连续局部鞅驱动的倒向随机微分方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师煜;李文学;高武军
  • 通讯作者:
    高武军
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的SNP分析在作物基因定位中的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植物生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袁金红;李俊华;黄小城;李莎;高武军
  • 通讯作者:
    高武军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椰枣雄性特异分子标记的开发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分子植物育种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时春雨;Tahira Jatt;贾博爽;司雯雯;李晓月;梁雨;徐明真;李书粉;高武军;邓传良
  • 通讯作者:
    邓传良
转座子在植物XY性染色体起源与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遗传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莎;邓传良;卢龙斗;高武军
  • 通讯作者:
    高武军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高武军的其他基金

基于LTR类反转座子的天门冬属植物性染色体起源及演化的分子细胞学路径解析
  • 批准号:
    31970240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58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石刁柏性染色体DNA及组蛋白甲基化模式分析
  • 批准号:
    30970211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2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