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V1减毒株M6在溶瘤治疗中的免疫模式及其机理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802868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1.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1806.肿瘤免疫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The anti-programmed cell death receptor 1 (PD-1) monoclonal antibodies have shown favorable clinical activities as anti-tumor agents regarding the regulation of immune response. The strategy of tumor immunotherapy by blocking PD-1 further suggests that interactions between ligands and receptors are likely to possess a vast potential in tumor treatment. Being a specific virus that contains multiple envelope glycoproteins to bind to various cell surface receptors, herpes simplex virus (HSV) can act as a vector appreciable for targeted delivery of drugs to improve tumor therapeutic index. Based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HSV1 strain with well-defined attenuate phenotype, we have constructed a mutant strain M4, in which the PD-1 dominant negative receptor (PDR), a PD-1 antagonist, was designed to replace the HVEM molecule-binding domain in glycoprotein D. This study is to construct a mutant strain M6 via modifying the genes associated with immune escape. More importantly, by exploring the role of PD-1 DNR in the process of M6 locating into tumor cells, our aim is to investigate the possible mechanism of the oncolytic effect of strain M6. This study may provide foundation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mmunomodulatory-oncolytic technique in tumor therapy.
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类单克隆抗体作为以免疫模式调控为中心的抗肿瘤药物,已在临床治疗中显示出其重要的潜力。基于这一受体功能阻断而实现肿瘤细胞杀伤效应的策略,进一步提示了配体-受体相互作用概念的拓展对肿瘤治疗原理的补充。单纯疱疹病毒(HSV)作为一个具有多个表面糖蛋白,并能够与不同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的特殊病毒,能够为受体-配体结合以在肿瘤免疫调控中发挥作用提供空间。我们在具有明确减毒特性的HSV1毒株的基础上,利用PD-1的拮抗物PD-1显性负性受体(DNR)替换了HSV1表面糖蛋白gD中与免疫细胞结合且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HVEM分子结合域,构建了减毒株M4。本研究拟对M4毒株中与免疫逃逸密切相关的基因进一步予以缺失突变,获得突变株M6;随后对M6通过调节免疫杀伤效应,并可借助PD-1DNR进入肿瘤细胞发挥溶瘤作用的可能机理进行深入的探讨,为研究免疫调控-溶瘤作用的技术可能提供资料。

结项摘要

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HSV)感染导致的口唇、角膜和生殖器疱疹以及重症疱疹性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该病毒在各个年龄段人群中都具有较高感染率。由于其复杂的结构和对宿主细胞及免疫系统的特殊干扰作用,目前尚无疫苗产品进入市场。在前期的工作中,我们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病毒转录调控基因UL7、免疫逃逸相关基因UL41和潜伏感染相关基因LAT进行缺失突变修饰获得了具有明显减毒活性的HSV1减毒株M3。在本项目的研究工作中,我们进一步对HSV1基因组中的与抑制调亡相关的Us3和Us5基因进行缺失突变构建了突变株M5;对HSV1基因组中的Us3和抑制抗原递呈的Us12基因进行缺失突变构建了突变株M6;对HSV2基因组中的神经毒力因子RL1和潜伏感染相关LAT基因进行缺失修饰,构建了RL1-HSV-2和RL1-LAT-HSV-2突变株。针对M5 和M6毒株的生物学特性和免疫原性分析提示,M5和M6毒株感染小鼠后均不会导致小鼠的异常临床表征,两个毒株均能够诱导以血清中和抗体升高为特征的体液免疫和以干扰素-γ(interferon-γ, IFN-γ)特异性T淋巴细胞增殖为特点的细胞免疫反应。且两个毒株在小鼠或恒河猴模型中表现出针对HSV1感染的免疫保护效率。同样的,RL1-LAT-HSV-2突变株也表现出在细胞水平的低增殖能力和动物模型上的低毒力。同时,我们利用HSV2感染患者恢复期血清对HSV2病毒编码蛋白进行识别,并通过质谱鉴定发现多个核衣壳蛋白可以被临床患者恢复期血清识别。其中,UL26.5编码蛋白免疫小鼠后可诱导产生HSV2特异性的以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 4, IL-4)特异性T淋巴细胞增殖为特点的细胞免疫以参与机体的抗病毒反应。本研究工作成功构建了三株具有明确减毒表型和免疫原性的HSV减毒突变株,筛选到了多个可能参与宿主抗病毒免疫反应的HSV2病毒编码蛋白,为HSV1和HSV2的预防性疫苗包括减毒活疫苗以及蛋白疫苗的研发提供了思路和技术参考。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A HSV1 mutant leads to an attenuated phenotype and induces immunity with a protective effect
HSV1突变体导致表型减弱并诱导具有保护作用的免疫
  • DOI:
    10.1371/journal.ppat.1008703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PLoS Pathogens
  • 影响因子:
    6.7
  • 作者:
    Xu Xingli;Feng Xiao;Wang Lichun;Yi Ting;Zheng Lichun;Jiang Guorun;Fan Shengtao;Liao Yun;Feng Min;Zhang Ying;Li D;an;Li Qihan
  • 通讯作者:
    Li Qihan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经不同途径感染BALB/c小鼠的病理学研究
  • DOI:
    10.3760/cma.j.issn.0254-5101.2019.07.001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曾洁媛;李琦涵;范胜涛;廖芸;冯敏;徐兴丽;沈冬;王建斌;程继帅;张莹
  • 通讯作者:
    张莹
Immunological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Capsid Scaffold Protein Encoded by UL26.5 of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2.
2型单纯疱疹病毒UL26.5编码的衣壳支架蛋白的免疫学鉴定和表征
  • DOI:
    10.3389/fcimb.2021.649722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
  • 影响因子:
    5.7
  • 作者:
    Li X;Wang J;Mou T;Gao Y;Wang L;Fan S;Xu X;Jiang G;Cui P;Xu X;Duan S;Zhang J;Li D;Liao Y;Yu L;Zhao H;Lu M;Zhu H;Gu R;Zhang Y;Dong W;Li Q
  • 通讯作者:
    Li Q
Characteristics of herpes simplex virus infection and pathogenesis suggest a strategy for vaccine development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和发病机制的特征为疫苗开发提供了策略
  • DOI:
    10.1002/rmv.2054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Reviews in Medical Virology
  • 影响因子:
    11.1
  • 作者:
    Xingli Xu;Ying Zhang;Qihan Li
  • 通讯作者:
    Qihan Li
单纯疱疹病毒2型疫苗的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微生物与感染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柳蕾;李琦涵
  • 通讯作者:
    李琦涵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2005-2012年国内报道流感病毒发病情况的 Meta 分析
  • DOI:
    10.3760/cma.j.issn.0254-5101.2015.04.006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云光;徐兴丽;王晶晶;宋杰;王艳翠;李海巍;刘龙丁;施海晶
  • 通讯作者:
    施海晶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基因修饰突变株M3与野生型毒株Mckrae感染特征的比较分析
  • DOI:
    10.16505/j.2095-0136.2017.06.004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国病毒病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何玉凤;张勇;徐兴丽;王永蓉;胡雅洁;王玺;王丽春;张莹;李琦涵
  • 通讯作者:
    李琦涵
BALB/ c小鼠在HSV-1不同条件感染下的临床与病理及病原差异分析
  • DOI:
    10.3760/cma.j.issn.0254-5101.2017.03.007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汤贝贝;张小龙;何玉凤;段永忠;王丽春;徐兴丽;胡雅洁;周巨民;李琦涵
  • 通讯作者:
    李琦涵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基因突变株M3株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减毒活疫苗Oka株感染小鼠的生物学特性比较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柳蕾;徐兴丽;冯敏;何玉凤;王丽春;张莹;李琦涵
  • 通讯作者:
    李琦涵
us3基因的缺失对单纯疱疹病毒1型毒力和抗凋亡功能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微生物与感染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化叶;牟唐维;徐兴丽;冯骁;王丽春;范胜涛;李琦涵
  • 通讯作者:
    李琦涵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徐兴丽的其他基金

HSV与树突状细胞和天然淋巴细胞的相互作用及其减毒活疫苗研究
  • 批准号:
    82171817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4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