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外复合左右手超材料波导调谐机制及调制器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61575036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4.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F0502.光子与光电子器件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Mid-infrared (wavelengths 3-30 µm) is of particular interests due to the presence of molecular fingerprint absorptions, thermal radiations and atmospheric windows. These special features enable various promising mid-infrared applications in chemical sensing, medical diagnosis and homeland security. Due to the lack of suitable optical components and/or their limited device performance, mid-infrared technology has not yet been fully utilized in reality. In order to address the challenge of modulating mid-infrared radiation, this project aims to develop VO2-based tunable mid-infrared composite right/left handed metamaterial waveguide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microwave transmission-line. We will realize composite right/left handed waveguide modes in the mid-infrared, and demonstrate tuning of the metamaterial waveguide absorption by thermally and electrically triggering the insulator-to-metal phase transition of VO2. The proposed "Metal-VO2-Metal" composite right/left handed metamaterial waveguide has novelty in device structure, and provides a new approach for modulating mid-infrared radiation.
中红外波段(波长3-30微米)涵盖气体特征吸收、热体辐射以及大气透明窗口等特征,其在物质监测、医疗诊断、国家安全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然而受限于传统中红外关键器件的缺失或者性能不足,中红外技术迄今为止未能在工业和民用中得到大规模应用。针对当前中红外调制技术的紧缺,本项目拟研制集成有氧化钒的可调谐中红外复合左右手传输线超材料波导,利用氧化钒相变特性来调节超材料左右手波导模吸收响应,从而实现对中红外波的有效调制。我们将微波段传输线电理论应用到中红外光学波段,设计并制备中红外复合左右手超材料波导,在实验上观测其左手和右手波导模吸收特性,并采用热控和电控的方式触发氧化钒从绝缘态到金属态的相变过程,揭示复合左右手波导模的动态调谐机理,为双频段中红外波的振幅和相位调制研制原理性器件。本项目提出的“金属-氧化钒-金属”复合左右手超材料波导是器件结构的创新,所研制器件有望为中红外波的调制提供新技术。

结项摘要

由于自然界缺乏对于中红外波具有理想调控性能的天然材料,中红外波的调制技术发展明显滞后,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研究尚处于基础探索阶段。针对中红外波的调控和调制问题,本项目结合新颖超材料结构和可调薄膜材料,开展了可调谐中红外超材料的理论设计、样品制备、性能测试及机理分析等研究工作。结合数值仿真模型、微纳加工及光谱表征技术,项目研制了氧化钒复合左右手超材料波导、多层膜超表面、可调谐圆盘贴片和叉指天线等原理性器件,观测了超材料共振模式的调谐效应,基于传输线电路模型揭示了氧化钒相变前后相关电路参数的变化规律,阐明了超材料共振模式的调谐机理,在温控条件下分别实现了窄带和宽带的中红外吸收调制和交叉偏振转换等器件性能,实验测试的最高吸收调制深度达88%,在电控方式下实现了30%的反射率幅度调制,对应的偏置电压小于3V,展示了氧化钒超材料在红外调制技术上的发展潜力。项目研制的可调谐超材料器件具有可变化的红外吸收和辐射性质,在可重构光学器件、红外光场调控、伪装隐形等方面具有应用价值。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4)
Mid-infrared metasurface made of composite right/left-handed transmission-line
由复合右/左手传输线制成的中红外超表面
  • DOI:
    10.1063/1.4953263
  • 发表时间:
    2016-06
  • 期刊: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 影响因子:
    4
  • 作者:
    Yi Luo;Xiangxiao Ying;Yang Pu;Yadong Jiang;Jimmy Xu;Zhijun Liu
  • 通讯作者:
    Zhijun Liu
High-purity red coloration via mode-selective absorption in a layered thin-film cavity
通过分层薄膜腔中的模式选择性吸收实现高纯度红色着色
  • DOI:
    10.1063/1.5016990
  • 发表时间:
    2018-06
  • 期刊:
    AIP Advances
  • 影响因子:
    1.6
  • 作者:
    De He;Zhijun Liu;Gustavo E. Fern;es;Tianyi Shen;Declan Oller;Domenico Pacifici;Jin Ho Kim;Jimmy Xu
  • 通讯作者:
    Jimmy Xu
Double-rod metasurface for mid-infrared polarization conversion
用于中红外偏振转换的双杆超表面
  • DOI:
    10.1088/1674-1056/27/2/024202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Chinese Physics B
  • 影响因子:
    1.7
  • 作者:
    Yang Pu;Yi Luo;Lu Liu;De He;Hongyan Xu;Hongwei Jing;Yadong Jiang;Zhijun Liu
  • 通讯作者:
    Zhijun Liu
Infrared metasurface with tunable composite right/left-handed dispersion
具有可调复合右/左手色散的红外超表面
  • DOI:
    10.1088/2053-1591/aa97c7
  • 发表时间:
    2017-11
  • 期刊:
    Materials Research Express
  • 影响因子:
    2.3
  • 作者:
    Jie Ma;Yi Luo;Xuefei Wu;Hongyan Xu;Hongwei Jing;Zhiming Wu;Yadong Jiang;Zhijun Liu
  • 通讯作者:
    Zhijun Liu
Tunable wideband unidirectional light transmission in a graphene-metal hybrid metamaterial
石墨烯-金属混合超材料中的可调谐宽带单向光传输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Journal of Modern Optics
  • 影响因子:
    1.3
  • 作者:
    Chunyu Li;Lu Liu;Xiangxiao Ying;Jimmy Xu;Zhijun Liu
  • 通讯作者:
    Zhijun Liu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童年期留守经历的情感补偿与代际效应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志军
  • 通讯作者:
    刘志军
活性流体中被动粒子扩散行为的模拟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工程热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许晓飞;张达;程阳;刘凤霞;魏炜;刘志军
  • 通讯作者:
    刘志军
留守经历与退缩型人格——基于新生代外来工的实证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志军
  • 通讯作者:
    刘志军
力学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非牛顿流体中单气泡运动行为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许晓飞;张菊;刘凤霞;魏炜;刘志军
  • 通讯作者:
    刘志军
藻酸双脂钠抑制巨细胞病毒诱导小鼠β分泌酶表达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国海洋药物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杜宇;李娇;孙延龙;陈永;李文通;阮极盟;张曼;刘志军
  • 通讯作者:
    刘志军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刘志军的其他基金

红外超表面的角度敏感机理及生物分子探测器件研究
  • 批准号:
    61875030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69.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