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重塑:应对技术变革的组织新举措——影响组态及其双面效应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71802102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18.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G0208.组织行为
- 结题年份:2021
- 批准年份:2018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9-01-01 至2021-12-31
- 项目参与者:Michael T. Ford; 卫旭华; 王雷; 王傲晨; 李黎飞;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Advanced technology such 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not only benefits for the labor market but also take managers and employees into challenges of labor relation.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proposed solu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chnology development, while ignored employees’ subjective initiative. The present study is based on Job Characteristics Model and constructs the framework in which job crafting affects employees and organizations under technology transformation. This research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firstly, we use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to comprehensively explore the condition configurations that stimulate job crafting; secondly, we establish the double influence links for both organizations and employees; thirdl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job crafting in Chinese context, we use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Zhong Yong to represent Chinese culture. Generally speaking, we take the flexibility of labor relation into account and thus explore the path of ‘intervention-implementation-influence’ of job crafting in organizations. We try to offer different intervention configurations which intrigue job crafting and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job crafting on both person-job fit and intention to leave.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will be discussed at the end.
人工智能等技术在使劳动力市场获益的同时,也使劳资双方共同面临着雇佣关系转型的挑战。现有研究多尝试从技术更新角度提供解决办法,但忽略了员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本课题以工作特征理论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工作重塑对员工和组织的影响框架。研究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使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从整体性视角讨论工作重塑的构成组态,其次建立工作重塑对员工和组织的双面影响链条,最后通过引入中国企业的组织文化和中庸思维倾向的文化代表变量,将工作重塑的研究进行了本土化移植。本课题以雇佣关系的灵活性为考量出发点,探讨了工作重塑的“干预—实施—影响”链条和路径,从整体性角度为企业激发工作重塑行为提供了不同的干预组态,并且综合整理了工作重塑所带来的个人—工作匹配和离职倾向的双向观点,从研究视角、研究内涵和研究方法层面扩展了工作特征理论模型在新技术变革下的应用,也为组织和员工应对技术变革带来的冲击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建议。
结项摘要
在人工智能催生劳动力市场雇佣关系转型和劳动者个体技能迭代焦虑的背景下,本项目尝试探索组织内员工如何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给予回应,以此更好地适应动态的工作环境的过程。在工作特征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本研究构建了工作重塑对员工和组织的影响框架。主要研究内容涵盖了三个部分:第一,使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索工作重塑的构成组态,特别地,从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政策角度拓展了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政策支持研究;第二,以工作重塑为讨论基点,延伸探索了员工实施主动型工作行为的组织环境条件及影响结果;第三,结合时事关注热点,尝试在工作重塑的原有研究基础上,扩展对员工主动型工作行为,包括环保主动型工作行为的具体研究。成果简述如下:.首先,在研究工作重塑的影响因素组态前,先对组织层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索,通过构建实证模型,检验了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面临的不确定性对员工应对行为的影响作用。并且梳理总结了工作重塑的研究文献200余篇,在项目组内部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文献追踪数据库。其次,我们基于文献整理工作,将研究视角从工作重塑放大至主动型工作行为,从组织中领导的角度和员工动机的角度出发,讨论了真实感和支持型领导方式对员工主动型工作行为的积极影响。第三,在聚焦工作重塑的影响因素前提上,我们更进一步地讨论了高层领导风格、道德型领导方式等要素对推进或者阻碍员工主动型工作行为的影响。总体结果显示,组织层面的政策、高层领导和外部环境对于员工的主动型工作行为均有显著的影响,这说明在调动员工个体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中,来源于工作范畴的外部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课题组成员通过数据收集接触到了不同行业、地域和职业类型的被试,对于研究个体在组织中如何良性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组织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通路有了全新的认识。本项目在执行过程中涉及到相关拓展话题,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可参考的方向。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2)
专利数量(0)
Being Oneself and Doing Great The Effect of Authenticity on Job Performance and the Role of Supportive Leadership
做自己,做得伟大真实性对工作绩效的影响以及支持性领导的作用
- DOI:--
- 发表时间:2020
- 期刊:Journal of Personnel Psychology
- 影响因子:1.6
- 作者:Jie Ma;Aditi Rabindra Sachdev;Xixi Gu
- 通讯作者:Xixi Gu
Is abusive supervision harmful to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China
滥用监督是否会损害组织的环境绩效?
- DOI:10.1057/s41291-021-00148-0
- 发表时间:2021-02-18
- 期刊:ASIAN BUSINESS & MANAGEMENT
- 影响因子:3.9
- 作者:Chen, Yang;Wang, Yanxia;Boiral, Olivier
- 通讯作者:Boiral, Olivier
High commitment work system and firm performance: impact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高承诺工作体系与企业绩效:心理资本与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
- DOI:10.1111/1744-7941.12246
- 发表时间:2019-08-31
- 期刊:ASIA PACIFIC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 影响因子:3.2
- 作者:Chen, Chih-Chieh;Wang, Yanxia;Wang, Rui
- 通讯作者:Wang, Rui
A meta-analysis of top management team composi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rporate innovation in China
中国高管团队构成特征与企业创新的元分析
- DOI:10.1080/13602381.2021.1846952
- 发表时间:2020-11
- 期刊:Asia Pacific Business Review
- 影响因子:2.9
- 作者:Xuhua Wei;Huan Yang;Siyi Han
- 通讯作者:Siyi Ha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向日葵种质资源苗期抗旱性鉴定及抗旱指标筛选
-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1.04.29
- 发表时间:2021
- 期刊: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影响因子:--
- 作者:甄子龙;侯建华;伊六喜;于海峰;石慧敏;王靖林;王雅茹;苏飞燕;王艳霞
- 通讯作者:王艳霞
丛状纤维组织细胞瘤10例临床病理观察
- DOI:--
- 发表时间:2021
- 期刊:中华病理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作者:王艳霞;马丽莉;杨守京
- 通讯作者:杨守京
大鼠肝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的定位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解剖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王艳霞;黄威权;姬秋和;谢菲
- 通讯作者:谢菲
气温场的云南纬度与气温关系分析
- DOI:--
- 发表时间:2016
- 期刊:遥感信息
- 影响因子:--
- 作者:王艳霞;黄晓园;赵璠;周汝良
- 通讯作者:周汝良
柔裳蜉属亚洲种类比较及紫金柔裳蜉稚虫再描记(蜉蝣目:细裳蜉科)(英文)
- DOI:--
- 发表时间:2013
- 期刊:昆虫分类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李丹;王艳霞;周长发
- 通讯作者:周长发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