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可吸收生物玻璃注射体在骨质疏松椎体内支撑及诱导成骨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470101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3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0603.骨、关节、软组织医用材料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 is a serious threatens to the health of the elderly disease.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 is a crucial technique for the treatment of OVCF. There are a lot of controversies on the filling material for augmentation of vertebral body. Polymethylmethacrylate bone cement (PMMA)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standard for PKP. Its nonresorbability and high strength can stabilize the injured vertebra, also hurt it. Biocompatible alternatives such as Calcium Phosphate Cement (CPC) are lack of long-term support and the ability of bone induction. Bioactive glasses (BG) have been shown to stimulate osteogenesis both in vivo and in vitro, but there is less research of BG on the treatment of OVCF. We speculate that BG could induce osteogenesis in OVCF. We will study the mechanism of the biological glass of independent patent as the new vertebral injection materials center composite calcium phosphate and calcium sulfate to stimulate the formation of ossification in the vertebral body and bone unit crosslink into bone structure. This would help to provide new ideas and materials for OVCF treatment.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是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疾病,目前椎体成形术是重要的治疗手段。椎体成形后的填充物还有很多争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常用的填充材料,其高强度和不可降解性在局部稳定的同时也损害了椎体本身。磷酸钙等可吸收骨水泥缺乏持久的支撑和骨诱导能力。生物玻璃具有良好的骨诱导和缓慢吸收能力,其在骨质疏松椎体内的作用还缺乏研究。我们推测生物玻璃在椎体内可以提高成骨细胞活性诱发成骨,本课题将研究以拥有独立专利技术生产的生物玻璃为中心复合磷酸钙和硫酸钙的新型椎体注射材料在椎体内刺激形成骨化点,以及骨单位交联成为骨结构的机制,为有效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提供新思路和材料。

结项摘要

近年来,更多研究关注具有生物活性的、可降解的、能够注射的新型材料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本研究中,一种以植酸衍生生物玻璃/硫酸钙(PSC/CS))组成的骨水泥进行了体内及体外实验。这种新材料具有良好的可注射性、抗分解力、X射线显影及良好的生物学特性。体外实验显示新材料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生物相容性及维持形态的能力,可以提供较长时间的骨支撑而促进成骨。在兔子股骨髁缺损的填充试验中,X片、Micro-CT及组织学显示了新材料的骨诱导能力。在动物实验的0、4、8、12周观察中,新材料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及磷酸钙混合物相比具有优越的骨诱导能力。而材料的的吸收比上,明显优于磷酸钙混合物,说明其具有较为持久的支撑力。实验结果表明新材料是一个具有很好应用前景的椎体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的填充材料。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微创治疗的现状和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祝腾蛟;田耘
  • 通讯作者:
    田耘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肾复康Ⅱ号对MSCs旁分泌作用的实验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西部中医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晓凤;田耘;程小红;赵亚峰;刘建红;张鹏;张宇;宋阿苗;徐长青
  • 通讯作者:
    徐长青
IgA肾病的病因病机论述及中医药治法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河北中医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馨怡;田耘
  • 通讯作者:
    田耘
益肾散结化瘀法治疗IgA肾病的机制探讨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中国医药导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安咪;田耘
  • 通讯作者:
    田耘
基于分子对接和网络药理学探讨肾复康治疗IgA肾病的潜在机制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馨怡;田耘
  • 通讯作者:
    田耘
增材制造可降解金属医用植入物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金属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郑玉峰;夏丹丹;谌雨农;刘云松;徐钰倩;温鹏;田耘;赖毓霄
  • 通讯作者:
    赖毓霄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田耘的其他基金

增材制造镁合金点阵结构设计与降解速率控制在围关节骨缺损修复中作用机理研究
  • 批准号:
    82372092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48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数据驱动的围关节骨结构建模及其在增材制造骨内植物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数据驱动的围关节骨结构建模及其在增材制造骨内植物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 批准号:
    82172065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5.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