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接触线介观过渡区流动的实验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11572335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6.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A0909.实验流体力学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The wetting and spreading of the fluid on solid substrate are ubiquitous in nature and human daily life, in which moving contact line remains a fundamental physical problem. The study of the fluid flow in the mesoscopic region near the contact line, on one hand connects the macroscopic capillary flow and the microscopic interface molecular effects, and on the other hand can reply to the still debated flow mechanism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 Thus is a key issue to understand the physical mechanism of the moving contact line. In this study, we will utilize the TIRF experimental system based on evanescent wave, to directly measure the velocity distribution of the mesoscopic flow by NanoPTV method. We will also develop a novel method to measure the dynamic moving contact line profile h(x,y) based on the same system. Furthermore, a simultaneous measurement of both the velocity distribution and the dynamic moving contact line profile will be performed using high viscous fluids. The mesoscopic measured velocity could be used to establish a bridge to couple the macro-scale capillary flow based on hydrodynamic theory and the micro-scale molecular motion,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the typical flow status in different regions and study the effects influencing flow field in mesoscopic region. The simultaneous measurement of both the velocity distribution and the dynamic moving contact line profile could provide direct connection between the hydrodynamic model and the dynamic contact angle model, and stud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velocity field and the moving contact line profile. This project can help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the moving contact line, and contribute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multiple physical effects near the moving contact line in depth.
液体在固体表面浸润与铺展是自然界及人类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移动接触线是其中的基本物理问题。接触线附近介观过渡区流动的研究,既可同时关联宏观毛细区及微观分子区的流动速度,又可解释目前研究中尚存疑问的动态接触线附近流动物理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因而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申请拟采用隐失波TIRF实验系统,通过NanoPTV方法直接测量介观过渡区内的速度分布,并采用隐失波分子荧光法(MF)测量动态接触线剖面形貌函数h(x,y),进而实现速度场及接触线形貌的在位同步测量。速度测量结果可直接耦合宏观毛细区及微观分子区的速度,给出接触线附近各区的特征流态,研究介观区速度场的影响因素;而对介观区速度场及形貌h(x,y)的同步测量,可为水动力学模型及动态接触角模型的耦合提供依据,研究速度与接触线形貌的相互影响及耦合关键参数。本申请将有助于深入考察移动接触线相关的物理机制,全面理解接触线附近区域的多种物理作用。

结项摘要

液体在固体表面浸润与铺展是自然界及人类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移动接触线(MCL)是其中的基本物理问题。接触线附近介观过渡区流动的研究,既可同时关联宏观毛细区及微观分子区的流动速度,又可解释目前研究中尚存疑问的动态接触线附近流动物理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因而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研究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开展了工作:(1)发展了针对动态接触线附近区域测量的隐失波TIRF新实验方法;(2)将介观过渡区内的速度分布测量与动态接触线剖面形貌函数h(x,y)测量结合,测量了接触线附近各区的特征流动,研究介观区速度场的影响因素;(3)研究了动态接触线附近扎钉机制并给出了受力模型;(4)研究了通过咖啡环效应利用移动接触线实现不同组分纳米颗粒自组装的新方法,扩展了本工作的应用前景。相关研究成果也被初步应用于解决微纳尺度界面泳动的实验测量中。本基金工作很好地完成了研究计划,在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其结果有助于深入考察移动接触线相关的物理机制,全面理解接触线附近区域的多种物理作用。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3)
专利数量(0)
自驱动微纳马达在水环境领域的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国科学: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雷磊;崔海航;张静;郑旭
  • 通讯作者:
    郑旭
PDMS表面上的液滴蒸发实验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应用数学和力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夏雪莲;郑旭;黄先富;周金枝;余迎松
  • 通讯作者:
    余迎松
Formation of Multicomponent Size-Sorted Assembly Patterns by Tunable Templated Dewetting
通过可调模板去湿形成多组分尺寸排序的组装图案
  • DOI:
    10.1002/anie.201810728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 影响因子:
    --
  • 作者:
    Guo Dan;Zheng Xu;Wang Xiaohe;Li Huizeng;Li Kaixuan;Li Zheng;Song Yanlin
  • 通讯作者:
    Song Yanlin
Efficient Propulsion and Hovering of Bubble-Driven Hollow Micromotors underneath an Air-Liquid Interface
气液界面下气泡驱动空心微电机的高效推进和悬停
  • DOI:
    10.1021/acs.langmuir.8b02249
  • 发表时间:
    2018-09-04
  • 期刊:
    LANGMUIR
  • 影响因子:
    3.9
  • 作者:
    Wang, Lei-lei;Chen, Li;Cui, Hai-hang
  • 通讯作者:
    Cui, Hai-hang
Studying aerosol light scattering based on aspect ratio distribution observed by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基于荧光显微镜观察的纵横比分布研究气溶胶光散射
  • DOI:
    10.1364/oe.25.00a813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Optics Express
  • 影响因子:
    3.8
  • 作者:
    Li Li;Zheng Xu;Li Zhengqiang;Li Zhanhua;Dubovik Oleg;Chen Xingfeng;Wendisch Manfred
  • 通讯作者:
    Wendisch Manfred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阵列纳米通道对微纳复合管道耗散作用的强化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孔高攀;郑旭;李战华
  • 通讯作者:
    李战华
湘南财神庙铅锌矿床构造地球化学及找矿预测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矿产勘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郑旭;刘建平;刘少青;李波;陈卫康;邵拥军;丁涛;刘忠法
  • 通讯作者:
    刘忠法
三维表面微观形貌建模与微通道流动特性仿真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清辉;郑旭;潘敏强;李静蓉
  • 通讯作者:
    李静蓉
转录因子Blimp-1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中的表达和作用
  • DOI:
    10.3760/cma.j.cn112309-20200114-00023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若兰;郑旭;王怡平;李向培;汪国生;陶金辉;厉小梅
  • 通讯作者:
    厉小梅
CVD Ta/W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影响因素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昌义;蔡宏中;郑旭;魏燕
  • 通讯作者:
    魏燕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郑旭的其他基金

复杂流体中微纳马达自扩散泳机理与运动特性
  • 批准号:
    12072350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62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AFM胶体探针技术的表面电荷测量与调制研究
  • 批准号:
    11202219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2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