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机电子给体、受体分子的纳米结构构筑、调控与电学性质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0905069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19.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402.电分析化学
  • 结题年份:
    2012
  • 批准年份:
    2009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0-01-01 至2012-12-31

项目摘要

有机电子给体、受体分子及其电荷转移复合物具有不同于普通有机物的特殊性质,在电学、光学及磁性等方面展现出了比较特殊的性质,是构筑纳米功能电子器件的一类理想分子。电子器件功能的发挥不仅与构成器件的分子本身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分子在电极表/界面上的响应过程也直接影响着纳电子器件的功能,器件的稳定性和效率也都与界面上有机分子薄膜结构密切相关。本项目计划以有机电子给体、受体分子及其电荷转移复合物为研究对象,利用自组装技术在电极表面构筑其二维纳米薄膜结构,以扫描探针显微术为主要研究手段,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理解这些功能分子在电极表面的排列结构和组装规律,并原位揭示电子给体与受体分子在电极表面通过电荷转移作用构筑二维复合纳米结构的形成过程及分子作用位点,进一步结合扫描隧道谱、毛细管隧道结等技术检测二维纳米结构的电学性能,以期为纳米功能电子器件的制备提供基本的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结项摘要

本项目以有机电子给体、受体分子及其电荷转移复合物为研究对象,紧紧围绕该类分子在电极表面的组装结构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主要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在原子/分子层次上揭示了有机电子给体分子与受体分子及其复合结构在电极表面的组装特征与规律,阐明了给受体复合结构形成的重要机制;通过氢键作用、电荷作用共同作用构筑了三组份有机电子给体和受体分子的花状结构;考察了外场条件对单体分子及其复合结构的影响。并利用扫描隧道谱(STS)检测了有机电子给体和受体分子复合纳米结构的电学性能,为纳米功能电子器件的制备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发表文章14篇,其中包括JACS,Mater. Sci. Eng. R, J. Phys. Chem. C, Chem. Commun. 等国际权威期刊。培养博士毕业生3名,部分研究生获得中科院和化学所等多项奖励。完成本项目研究任务。.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利用电荷作用构筑有机电子给体-受体复合结构 利用自组装技术在电极表面构筑了多种有机电子给体分子和受体分子的复合结构,包括:三硝基甲苯(TNT)/三苯(TP),C16H33O-I3CNQ/C60,二酰亚基萘与并噻吩等给体分子,对硝基苯胺-稠环化合物等。发现有机电子给体和受体分子的复合结构主要以“上下”和“左右相邻”两种模式形成。以“上下”模式形成的TNT/TP,C16H33O-I3CNQ/C60两种复合结构中,受体分子均具有较强的吸电子基团,如硝基、氰基等,因此以“上下”模式形成的复合结构中可能存在电荷转移作用。而没有强吸电子基团的二酰亚基萘和稠环化合物则形成了“左右相邻”模式的复合结构,STS的研究表明电子给体与受体分子之间并没有发生电子转移,两者保持着原有的电学性质。因此,受体分子的电荷特征对复合结构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2)利用分子间氢键作用构筑给受体分子的主客体复合结构 利用氢键作用,获得了的两种功能分子:苯三酸衍生物分子和三聚茚衍生物(TrO23)的二维多孔网格结构。以此二维多孔网格结构为模板,将第三种电子受体分子酞菁铜和蒄分子引入到二维网格模板中,实现了由氢键作用、电荷作用共同主导的三组份有机电子给体和受体分子的花状结构的构筑。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Potential Dependent Adsorption Geometry of 2,5-Dihydroxybenzoic Acid on a Au(111) Surface: An in Situ Electrochemical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Study
Au(111) 表面上 2,5-二羟基苯甲酸的电势依赖性吸附几何形状:原位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
  • DOI:
    10.1021/jp210119m
  • 发表时间:
    2012-03
  • 期刊: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Dai, Pei-Xia;Chen, Ting;Wang, Dong;Wan, Li-Jun
  • 通讯作者:
    Wan, Li-Jun
Donor/acceptor complex of triphenylene and trinitrotoluene on Au(111): a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study.
Au(111) 上苯并菲和三硝基甲苯的供体/受体复合物: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
  • DOI:
    10.1039/c1cc11358e
  • 发表时间:
    2011-06
  • 期刊:
    Chem Commun (Camb)
  • 影响因子:
    --
  • 作者:
    Wen, Rui;Yan, Cun-Ji;Yan, Hui-Juan;Pan, Ge-Bo;Wan, Li-Jun
  • 通讯作者:
    Wan, Li-Jun
Fullerene Band-Like Assembly Induced by a Donor-pi-Acceptor Molecular Template on Au(111) Electrode Surface
Au(111)电极表面供体-π-受体分子模板诱导的富勒烯带状组装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Acta Physico - Chimica Sinica
  • 影响因子:
    --
  • 作者:
    Yan Hui-Juan;Wang Dong;Wen Guo-Yong;Zhang De-Qing;Wan Li-Jun
  • 通讯作者:
    Wan Li-Jun
In Situ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of Solvent-Dependent Chiral Patterns of 1,4-Di[4-N-(trihydroxymethyl)methyl carbamoylphenyl]-2,5-didodecyloxybenzene Molecular Assembly at a Liquid/Highly Oriented Pyrolytic Graphite Interface
原位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液体/高度取向热解石墨界面上 1,4-二[4-N-(三羟甲基)甲基氨基甲酰基苯基]-2,5-二十二烷氧基苯分子组装的溶剂依赖性手性模式
  • DOI:
    10.1021/jp9089613
  • 发表时间:
    2010-06
  • 期刊: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Chen, Ting;Zhang, Rong-Ben;Wan, Li-Jun;Wang, Dong;Zhou, Qi-Long;Zhang, Xu
  • 通讯作者:
    Zhang, Xu
MOLECULAR TEMPLATES FOR CONTROLLING AND ORDERING ORGANIC MOLECULES ON SOLID SURFACES
用于控制和排序固体表面上有机分子的分子模板
  • DOI:
    10.1142/s1793292012300010
  • 发表时间:
    2012-04
  • 期刊:
    Nano
  • 影响因子:
    1.2
  • 作者:
    Zhang, Xu;Li, Shan-Shan;Chen, Ting;Wang, Dong;Wan, Li-Jun
  • 通讯作者:
    Wan, Li-Ju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单晶硅片负极界面形貌的原位AFM探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Acta Physico - Chimica Sinica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兴蕊;严会娟;王栋;万立骏
  • 通讯作者:
    万立骏
四氮杂杯[2]芳烃[2]三嗪衍生物在Au(111)表面的自组装结构的电化学STM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梅祥;陈婷;潘革波;万立骏;王其强;严会娟
  • 通讯作者:
    严会娟
利用给体-π-受体分子模板在Au(111)电极表面构筑富勒烯带状结构(英文)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物理化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德清;严会娟;温国永;王栋;万立骏
  • 通讯作者:
    万立骏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严会娟的其他基金

氮掺杂碳基催化剂催化氧还原反应机制的原位ECSTM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66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电极表面芳香杂环有机分子纳米结构的外场调控与性能研究
  • 批准号:
    21573252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6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储能器件表界面SEI膜的原位SPM研究
  • 批准号:
    21373237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