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草地螟大发生种群的形成机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760512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4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1402.农业昆虫学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Meadow moth (Loxostege sticticalis L.) is a destructive pest inhabiting drylands in the northern temperate zone. Since 2005, it infested continously in Xinjiang, causing severe damage to crops and fodder plants. Xinjiang is located in arid area of central Asia where landscape pattern and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is particular. Hence, occurrence of meadow moth in Xinjiang must be much different to the population in eastern China. However, outbreak mechanism of meadow moth in Xinjiang is still unclear which restricts our ability in forecasting their population dynamic. Population fluctuation of meadow moth is influenced by many factors. Among them, initial number of adults (including immigrants and local population) and climatic condition are the main elements for the buildup of outbreak population. Thus, this project will determine migration pattern, overwintering regulation of meadow moth in Xinjiang and climatic background of outbreak, by analyzing insect monitoring records, climatic data, vegetation cover and terrain data, by means of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including radar observation, weather numerical simulation, trajectory analysis, spacial analysis, climate analysis and molecular marker method. This study aims to elucidate outbreak mechanism of meadow moth population in Xinjiang and provide necessary information for source-region prediction and early warning of outbreak.
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 L.)是北温带干旱少雨地区的一种暴发性害虫,2005年以来在新疆持续猖獗,对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新疆地处中亚干旱地区,具有独特的景观格局和大气环流特征,这导致草地螟在新疆的发生特点必将与我国东部地区截然不同。然而,当前新疆草地螟种群灾变机制尚不明确,难以满足测报工作的需要。草地螟种群波动受多种因素所调控,其中虫源基数(包括异地种群迁入量、本地越冬基数)和气候条件是其大发生种群形成的基本要素。为此,本项目拟通过多学科交叉和宏微观相结合方式,采用昆虫雷达观测、气象数值模拟、迁飞轨迹分析、GIS空间分析、天气和气候背景分析、分子标记等方法,结合各地虫情、气候、植被、地形资料,探索草地螟在新疆自然地理条件下的迁飞规律、越冬区形成机理以及种群暴发的气候背景,以期阐明新疆草地螟大发生种群的形成机制,为其异地预测和早期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结项摘要

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 L.是北温带干旱少雨地区的一种暴发性害虫。2005年以来草地螟在新疆持续猖獗,对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但新疆草地螟种群灾变机制尚不明确,难以满足测报工作的需要。本项目通过多学科交叉方式,探索草地螟在新疆自然地理条件下的迁飞规律以及种群暴发的气候背景。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收集了北疆多站、多年的草地螟逐日灯诱资料,采用轨迹分析、天气背景分析等方法,对草地螟境外种群的迁入过程进行个例分析。结果表明,北疆地区草地螟境外迁入种群主要来自于东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接壤的阿尔泰山山麓地区,个别迁入峰可追溯到阿尔泰山北麓。异常干旱是当地成虫大规模外迁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素。.(2)利用长期温度、降雨量格点资料,分析新疆草地螟境外虫源地形成的气候背景。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气候变暖,阿尔泰山山麓地区多数年份中可以发生两个完整世代,再加上当地降雨量适宜,这一区域已经成为一个潜在的草地螟越冬区。随着21世纪全球气温的进一步上升,未来阿尔泰山麓地区将有望成为欧亚大陆第三个草地螟发生基地。这将改变草地螟在欧亚大陆的发生格局。.(3)分析了阿勒泰站年平均温度、年降雨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阿勒泰地区温度1951年以来没有明显变化,但年降雨量在1992年以后出现了显著的增加。年降雨量的增强将改善当地环境条件,有利于草地螟迁入种群的发生、繁殖。.(4)整合了近百年欧亚大陆草地螟发生动态,分析中亚地区草地螟发生的虫源基础。结果发现,北疆草地螟在2005年出现的初始暴发、2010年出现的种群上升,都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在草地螟严重发生区沿着欧亚大草原东西向蔓延,恰好蔓延到中亚地区的背景下出现的。.本项目研究将有助于阐明新疆草地螟大发生种群的形成机制,为其异地预测和早期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下调FNDC3B表达对舌鳞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影响
  • DOI:
    10.16073/j.cnki.cjcpt.2018.16.002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钟兆铭;洪敏;孙传政;徐圆圆;陈晓;梁进
  • 通讯作者:
    梁进
泽漆汤对肺癌原位模型小鼠的抑制作用
  •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91322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胥孜杭;朱杨壮壮;张飞;韦璐瑶;苏琳;焦肖宁;周芹;张宁;黄珍祯;朱娴丹;刘菲;仲海荣;朱诗国;陈晓;邹纯朴
  • 通讯作者:
    邹纯朴
两种手术入路治疗肱骨小头骨折的疗效比较
  •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18.10.01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洪新杰;周启荣;曹烈虎;陈晓;牛云飞
  • 通讯作者:
    牛云飞
交错式波箔型气体动压轴承静态特性研究
  •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8.11.009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润滑与密封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皮骏;陈晓;林家泉
  • 通讯作者:
    林家泉
非对比剂增强MR血管成像技术在肝动脉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 DOI:
    10.13609/j.cnki.1000-0313.2018.01.007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放射学实践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邹显伦;竺笛;汤浩;陈晓;沈亚琪;王秋霞;李震;胡道予
  • 通讯作者:
    胡道予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