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再生水大量有机物特征评价微量PPCPs在土壤渗滤过程中的去除潜能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208279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1002.城市污水处理与资源化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The fate and removal mechanisms of trace pollutants PPCPs are hot topics in the area of artificial groundwater recharge with reclaimed water. Unlike the traditional research ideas, the influence of bulk effluent organic matters (EfOM) on the removal of trace PPCPs is studied during the process of soil infiltration. This idea is on the basis of the significant influences of EfOM on structure and functional diversity of soil microbes, as well as the soil environment, which play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moval of PPCPs. Theref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fOM are supposed to b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emoval of PPCPs. The EfOM are characterized using three-dimmesion excitation-emission spectra (3DEEM) for organic matter compositions and high performance 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 (HPSEC) for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The correlations of EfOM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PPCPs are then analyzed using statistical methods. Finally, a set of parameters characterized by fluorescence and molecular distribution will be suggested to assess the removal potential of trace PPCPs during soil infiltration. These results will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technical supports for water safety assessment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of groundwater recharge with reclaimed water. Based on this project, it is expected to access innovative results on methods and parameters for assessment of trace PPCPs removal during soil infiltration.
再生水补给地下水过程中,微量污染物PPCPs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及相关机理是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不同于传统的研究思路,本项目从再生水中大量有机物的组分特征出发,研究其与微量PPCPs在土壤渗滤中去除特性的相关性,其理论基础是再生水中的大量有机物通过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土壤环境进而影响PPCPs的迁移转化。研究将采用3DEEM和HPSEC方法联合表征再生水有机物特征,建立其与典型PPCPs去除特性的相关性,形成以再生水分子量分布与荧光特性为综合特征的、评价再生水中PPCPs在土壤渗滤过程中去除潜能的指标参数,为再生水补给地下水的风险评价与工程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工具手段。通过研究,拟在土壤渗滤系统对PPCPs去除潜能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方面取得创新性成果。

结项摘要

再生水涵养补给地下水过程中,微量污染物PPCPs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及相关机理是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不同于传统的研究思路,本项目将再生水水质特征作为影响因素,考察微量PPCPs在土壤渗滤系统中的去除机理,其理论基础是再生水中的有机物通过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而影响PPCPs的降解。研究表明,有机物含量较少的砂土对磺胺类抗生素(SAs)的吸附较少,去除率仅为10%-20%;但对氧氟沙星的去除率较高达到92%-100%。采用摇瓶实验和土壤柱实验两种方式模拟了土壤渗滤过程中,考察不同进水水质(二级出水和再生水)条件下SAs的降解规律。当土壤渗滤系统的进水水质不同时,系统对有机物及微量SAs的去除规律均有较大差异。一般来讲,小分子的非芳香类有机物较容易被微生物利用,导致土壤柱出水的SUVA值普遍增高。初次投加SAs的土壤渗滤系统中,SAs的降解均出现迟滞期,驯化45 d后,各系统中水样中的SAs均降低到检出限以下;再次投加SAs时,各条件下SAs均可迅速降解,降解曲线满足零级反应动力学。将SAs的降解特性与进水水质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与SDZ相关性较高的水质因素包括芳香族蛋白质(I)和富里酸类(III)的物质;与SMX相关性较高的水质因素包括芳香族蛋白质(II)、腐植酸类(V)和SUVA值。三维荧光光谱的数据与难降解微量污染物的降解具有较高的相关度。二级出水为进水的条件下,土壤渗滤系统对SAs表现出较好的去除率。但从出水水质总体考虑,增加预处理有利于出水水质的提高,推荐采用臭氧氧化、臭氧氧化+活性碳吸附作为预处理工艺。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Characterization of persistent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in municipal effluents after ozonation and soil aquifer treatment
臭氧化和土壤含水层处理后城市污水中持久性溶解有机物的表征
  • DOI:
    10.1007/s12665-014-3692-9
  • 发表时间:
    2015-06
  • 期刊: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 影响因子:
    2.8
  • 作者:
    Zhang Xue;Zhao Xuan;Zhang Meng
  • 通讯作者:
    Zhang Meng
Removal of effluent DOM of different molecular sizes by advanced treatments and soil infiltration
通过深度处理和土壤渗透去除不同分子大小的污水DOM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Water Environment Research
  • 影响因子:
    3.1
  • 作者:
    Zhang Xue;Zhao Xuan;GaoYutuan;Zhang Meng
  • 通讯作者:
    Zhang Meng
UV/H2O2氧化处理水中去污剂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环境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薛;赵璇
  • 通讯作者:
    赵璇
土壤渗滤系统中磺胺类抗生素的吸附和降解特性的初步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薛;陈定;赵璇
  • 通讯作者:
    赵璇
利用大型蚤标志酶进行城市二级出水毒性检测的初步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环境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尹倩;张薛;陆韻;赵璇
  • 通讯作者:
    赵璇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城市污水再生水中的病毒及其检测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北京绿色奥运环境保护技术与发展, p188-193 (2006年7月北京)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薛;胡洪营*;李梅
  • 通讯作者:
    李梅
用于地下水回灌的再生水预处理工艺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环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高淯湍;张薛;赵璇;赵刚
  • 通讯作者:
    赵刚
组合式强化井灌工艺回灌再生水的中试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中国给水排水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温保印;张薛;赵璇;吴琳琳
  • 通讯作者:
    吴琳琳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