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生态系统中土壤微生物动态变化的驱动机制及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关系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570496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305.群落生态学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Mountain ecosystem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N2O and a sink of CH4. The temporal changes of microb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s and diversity impact ecosystem functions and their responses to global changes. However, few studies on seasonal dynamics of microbial communities and its driving mechanisms are conducted mainly limited by research approaches. In this project, we will select typical ecosystems along a vertical temperature gradient ( broadleaf forest, dark coniferous forest, alpine meadow) in Gongga Mountain located in the east edge of Tibetan Plateau as our field sites. We will study temporal patterns of microb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s and diversity in these ecosystems using pyrosequencing, bioinformatics and ecological statistical approaches, the mechanisms driving microbial temporal changes,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easonal dynamic changes and ecosystem functions, e.g. greenhouse gas flux. This research will reveal the mechanisms driving microbial assembly and dynamics, and predict the responses of microbial community to global climate changes. Meanwhile, we will validate the applicability of ecology theory established based on plants and animals to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e.g., species-time relationship, time-decay.
山地生态系统是温室气体N2O的源和CH4的汇,而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随时间(季节)的动态变化影响着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然而,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关于土壤微生物群落动态变化的研究很少。本项目以青藏高原东缘贡嘎山垂直带谱上(温度梯度)的典型生态系统(阔叶林、暗针叶林、高山草甸)为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生物信息等技术,系统研究山地生态系统中不同系统类型中土壤微生物组成和多样性的动态变化模式、关键驱动机制;阐明这些动态变化与温室气体通量的关系。本研究将揭示土壤微生物群落形成及其动态变化的驱动机制,预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生态功能对环境条件变化的响应,同时,检验一些基于动、植物群落发展起来的生态学规律在微生物群落中的适用性,如物种-时间关系,时间-衰减规律等。

结项摘要

山地生态系统是温室气体N2O的源和CH4的汇,而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随时间(季节)的动态变化影响着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然而,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关于土壤微生物群落动态变化的研究很少。本项目以青藏高原东缘贡嘎山垂直带谱上(温度梯度)的4种典型生态系统(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暗针叶林、高山草甸)、及海螺沟冰川退却形成的不同演替时间的土壤为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生物信息等技术,系统研究山地生态系统中不同系统类型和演替阶段中土壤微生物组成和多样性的动态变化模式、关键驱动机制,尤其是温度和植物碳输入对微生物动态变化的影响;阐明这些动态变化与温室气体通量的关系。我们发现细菌群落的多样性随海拔而出现阶段式的降低,在高海拔(2800-4100m)和低海拔(1800-2600m)有显著差异。这种海拔分布的特殊模式主要受到土壤pH和MAP的影响。细菌和真菌的共发生模式在相对高海拔和低海拔出现分异,并且受不同环境因子的影响。细菌共发生网络主要受土壤pH和群落本身影响较大;而真菌共发生网络主要受谱系多样性(phylogenetic diversity)的影响。最后,我们发现细菌群落的形成主要受到确定性因素,比如环境过滤等的影响,但高低海拔呈现出一定差异。在低海拔,空间因素影响较小,而在高海拔空间因素作用有所上升。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Soil pH is a major driver of soil diazotrophic community assembly in Qinghai-Tibet alpine meadows
土壤pH是青藏高寒草甸土壤固氮群落聚集的主要驱动因素
  • DOI:
    10.1016/j.soilbio.2017.09.024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 影响因子:
    9.7
  • 作者:
    Yansu Wang;Chaonan Li;Yongping Kou;Jianjun Wang;Bo Tu;Huan Li;Xiangzhen Li;Changting Wang;Minjie Yao
  • 通讯作者:
    Minjie Yao
The diversity and co-occurrence patterns of diazotrophs in the steppes of Inner Mongolia
内蒙古草原固氮生物多样性及共生格局
  • DOI:
    10.1016/j.catena.2017.05.006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Catena
  • 影响因子:
    6.2
  • 作者:
    Wang Yansu;Li Huan;Li Jiabao;Li Xiangzhen
  • 通讯作者:
    Li Xiangzhen
Gut microbiota may predict host divergence time during Glires evolution
肠道微生物群可以预测 Glires 进化过程中的宿主分化时间
  • DOI:
    10.1093/femsec/fix009
  • 发表时间:
    2017-03-01
  • 期刊:
    FEMS MICROBIOLOGY ECOLOGY
  • 影响因子:
    4.2
  • 作者:
    Li, Huan;Qu, Jiapeng;Li, Xiangzhen
  • 通讯作者:
    Li, Xiangzhen
Microbial diversity in Chinese temperate steppe: unveiling the most influential environmental drivers
中国温带草原微生物多样性:揭示最有影响力的环境驱动因素
  • DOI:
    10.1093/femsec/fix031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Fems Microbiology Ecology
  • 影响因子:
    4.2
  • 作者:
    Tu Bo;Domene Xavier;Yao Minjie;Li Chaonan;Zhang Shiheng;Kou Yongping;Wang Yansu;Li Xiangzhen
  • 通讯作者:
    Li Xiangzhen
贡嘎山海拔梯度上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甲烷氧化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 DOI:
    10.13287/j.1001-9332.201703.012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应用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超男;李家宝;李香真
  • 通讯作者:
    李香真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高寒草甸优势植物叶内、根内与土壤原核微生物群落的分异
  • DOI:
    10.5846/stxb201908221746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聪聪;朱秉坚;徐琳;李香真;姚敏杰
  • 通讯作者:
    姚敏杰
产甲烷生化代谢途径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方晓瑜;李家宝;芮俊鹏;李香真
  • 通讯作者:
    李香真
微生物互营产甲烷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小元;李香真;李家宝
  • 通讯作者:
    李家宝
贡嘎山峨眉冷杉根际、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
  • DOI:
    10.19675/j.cnki.1006-687x.2021.02037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熊文君;祝贺;李家宝;谢婷;吴艳宏;李香真
  • 通讯作者:
    李香真
中国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监测的现状和思考
  • DOI:
    10.17520/biods.2015345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生物多样性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香真;郭良栋;李家宝;姚敏杰
  • 通讯作者:
    姚敏杰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李香真的其他基金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群落与土壤氮矿化及氮供应潜力的关系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58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内蒙古草原土壤原核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及对降雨的响应
  • 批准号:
    41371268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