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硅量子点多层结构的掺杂、近红外光发射与非线性光学性质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11274155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9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A2002.凝聚态物质力热光电性质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The study on the doping in nano-crystalline Si quantum dots (QDs) and the influences of doping on the properties of Si QD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issues both for fundamental research interesting and for the device applications. The present project is to realize the fabrication of doped Si QDs multilayers with different doping type (p- and n-type) and doping concentrations by constrained crystallization of doped amorphous Si-based multilayers based on our previous work, in which the dot size can be well controlled. We will focus on the doping mechanism in Si QDs and the novel doping behaviors which are believed to be different from that in bulk counterpart. We will systematically study the optical absorption. Carrier transport as well as the recombination process in doped Si QDs, especially the origination of the near infrared light emission from doped Si QDs which is scarcely reported before. Meanwhile, we will also investigate the nonlinear optical property of intrinsic and doped Si QDs. We hope to give the deep insight into the doping mechanism in Si QDs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luminescence characteristics and nonlinear optical properties via our research work and provide the solid base for developing the Si QDs-based optoelectronic devices.
对纳米硅量子点掺杂及掺杂对量子点性质的影响的研究无论是在基础研究方面还是在量子点的器件应用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与研究价值。本项目是基于我们已有的研究基础,利用制备掺杂非晶硅基多层结构,结合限制性晶化原理与技术,在获得尺寸可控的纳米硅量子点的同时,通过改变制备时的掺杂条件以获得具有不同掺杂类型(p型和n型)和掺杂浓度的纳米硅量子点多层结构,实现对量子点的掺杂。从物理上深入理解在纳米硅量子点中的掺杂机理与掺杂效果,系统研究掺杂对纳米硅量子点的光吸收,载流子输运和载流子复合等物理过程的影响,特别是掺杂引起的纳米硅量子点近红外光发射现象的本质和起源。同时,研究纳米硅量子点中的非线性光学性质以及掺杂对非线性光学特性的作用。通过研究,希望能对纳米硅量子点的掺杂及掺杂对纳米硅量子点的发光和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影响等关键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为纳米硅量子点材料在光电器件上的应用打下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

结项摘要

本项目针对纳米硅量子点在未来纳光电器件中的应用,特别是在新型纳米硅太阳电池器件的应用这一研究热点问题,提出了通过在制备原始非晶硅材料时进行气相掺杂,在后退火形成硅基纳米结构材料的同时,将杂质掺杂进去,实现了对纳米硅材料的可控掺杂,获得了n型和p型掺杂的纳米硅材料。在此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在纳米硅量子点中的杂质的占据机制及杂质在纳米硅量子点中的掺杂形态与位置,从实验上确证了磷杂质可以占据纳米硅表面,钝化表面的悬挂键,同时也有部分杂质可以进入纳米硅内部,以替位式形式存在,可以提供有效的载流子,使得掺杂后的纳米硅的电导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发现尺寸对掺杂有着很大的影响,尺寸越小,杂质进入纳米硅内部越困难。深入探讨了掺杂对纳米硅量子点光电性质的影响,特别是掺杂引起的亚带隙光吸收和光发射的机理,在纳米硅量子点中实现了与当前光通讯波段相匹配的近红外光发射。同时,在获得不同掺杂的纳米硅量子点的基础上,研究了材料的非线性光学特性,从实验上研究了掺杂对材料线性和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影响,提出了可以通过掺杂调控纳米硅界面态进而调控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技术途径。同时,将纳米硅多层膜和掺杂纳米硅用于构建太阳电池原理性器件,获得了最高12.8%的光电转换效率。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共发表SCI学术论文20篇,申请和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圆满达到了预期研究目的和目标。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1)
专著数量(1)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2)
专利数量(0)
Transition of Carrier Transport Behaviors with Temperature in Phosphorus-Doped Si Nanocrystals/SiO2 Multilayers.
磷掺杂硅纳米晶/SiO2 多层膜中载流子传输行为随温度的转变
  • DOI:
    10.1186/s11671-016-1561-z
  • 发表时间:
    2016-12
  • 期刊:
    Nanoscale research letter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Qian M;Shan D;Ji Y;Li D;Xu J;Li W;Chen K
  • 通讯作者:
    Chen K
Formation of high conductive nano-crystalline silicon embedded in amorphous silicon-carbide films with large optical band gap
嵌入具有大光学带隙的非晶碳化硅薄膜中的高导电纳米晶硅的形成
  • DOI:
    10.1063/1.4965922
  • 发表时间:
    2016-10-01
  • 期刊:
    AIP ADVANCES
  • 影响因子:
    1.6
  • 作者:
    Ji, Yang;Shan, Dan;Chen, Kunji
  • 通讯作者:
    Chen, Kunji
In-plane epitaxial growth of silicon nanowires and junction formation on Si(100) substrates.
硅纳米线的面内外延生长和 Si(100) 衬底上的结形成。
  • DOI:
    10.1021/nl503001g
  • 发表时间:
    2014-10
  • 期刊:
    Nano Letters
  • 影响因子:
    10.8
  • 作者:
    Xu, Jun;Shi, Yi;Chen, Kunji;Roca i Cabarrocas, Pere
  • 通讯作者:
    Roca i Cabarrocas, Pere
Microscopic and macroscopic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charging effects in SiC/Si nanocrystals/SiC sandwiched structures
SiC/Si纳米晶/SiC夹层结构中充电效应的微观和宏观表征
  • DOI:
    10.1088/0957-4484/25/5/055703
  • 发表时间:
    2014-02
  • 期刊:
    Nano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3.5
  • 作者:
    Xu, Jie;Xu, Jun;Wang, Yuefei;Cao, Yunqing;Li, Wei;Yu, Linwei;Chen, Kunji
  • 通讯作者:
    Chen, Kunji
Charge transfer of single laser crystallized intrinsic and phosphorus-doped Si-nanocrystals visualized by Kelvin probe force microscopy
通过开尔文探针力显微镜观察单激光结晶本征和磷掺杂硅纳米晶体的电荷转移
  • DOI:
    10.1063/1.4897458
  • 发表时间:
    2014-10
  • 期刊: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 影响因子:
    3.2
  • 作者:
    Lu, Peng;Shan, Dan;Li, Wei;Chen, Kunji
  • 通讯作者:
    Chen, Kunji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通过超宽139La固体核磁共振波谱研究层状La(OH)2NO3
  • DOI:
    10.11938/cjmr20192755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波谱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冯宗静;杜亚平;罗锋;徐骏
  • 通讯作者:
    徐骏
Novel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a-C:H films produced by using an organic source at various substrate temperatures
使用有机源在不同基板温度下制备的 a-C:H 薄膜的新颖发光特性
  • DOI:
    10.1016/s0022-3093(00)00036-3
  • 发表时间:
    2000-05
  • 期刊:
    Journal of Non-Crystlline Soli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徐骏;马天夫
  • 通讯作者:
    马天夫
微晶氧化石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矿冶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雷芸;徐骏;李容;陈菲菲
  • 通讯作者:
    陈菲菲
不同蛋白水平的小麦基础日粮中添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饲料研究(已录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徐骏;袁华根;高峰*
  • 通讯作者:
    高峰*
我国电力市场中市场势力的形成及其监管问题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徐骏;曹学泸
  • 通讯作者:
    曹学泸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徐骏的其他基金

能效半导体材料与信息器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1000 万元
  • 项目类别:
    创新研究群体项目
基于半导体/金属微纳复合结构实现对太阳光谱的高效调控及光-热-电转换
  • 批准号:
    61735008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29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纳米硅量子点中磷硼共掺及相关新颖光电性质研究
  • 批准号:
    11774155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6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运用量子尺寸效应和杂质中间带提高硅基太阳电池效率的研究
  • 批准号:
    61036001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20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用于新一代太阳能电池的硅量子点多层膜的制备与光电性能研究
  • 批准号:
    10874070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3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高密度纳米硅平面阵列的研制及其场电子发射效应
  • 批准号:
    50472066
  • 批准年份:
    2004
  • 资助金额:
    2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硅基纳米结构的可变波长光发射与微腔效应
  • 批准号:
    10374049
  • 批准年份:
    2003
  • 资助金额:
    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用于平板显示的掺杂四面体键合碳膜的制备与场致发射
  • 批准号:
    59802004
  • 批准年份:
    1998
  • 资助金额:
    1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