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微生物组结构与牙周病的关系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672077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7.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2602.微生物学检验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As one of the common oral diseases, periodontal disease is a chronic infectious disease which is also a risk factor that will lead to systematic diseases. As the initial factor of periodontal disease, microorganisms in dental plaque are indicated by researches that their pathogenic effect is not caused by specific bacteria but probably by several kinds of bacteria or even the result of the whole micro-ecosystem. Being limited by traditional microbial research methods, people’s understanding to oral micro-ecosystem still exists obvious deviation. Therefore, it’s of vital scientific significance to deeply study the exact relation between its structural features and function and periodontal disease from the entirety of oral microbiome. In this study,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scopy(GC-MC), metagenome sequencing and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techniques are adopted to study the features of oral microbiome under different clinical conditions and different time points of treatment in 3 groups of patients(i.e. periodontal health group, chronic periodontitis group and aggressive periodontitis group), and to primarily explore the related metabolism and core functional genes of the microbiome.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is conducted to try to define and differentiate the core oral microbiome under different periodontal health conditions, i.e. “type”; and multi-omics results are linked to predict and validate the functional difference of core microbiome primarily. This study aims at revealing the effect of core oral microbiome and its metabolism on periodontal health and providing evidence for describing the pathogenesis of periodontal disease.
牙周病作为口腔常见病,是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也是重要系统性疾病的危险因素。菌斑微生物作为牙周病的始动因子,研究表明,其致病作用并非是单一细菌,有可能是多种微生物,甚至整个微生态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受限于传统微生物研究方法,人们对口腔微生态系的了解至今存在明显偏差,因此,从口腔微生物组的整体,深入研究其结构特点及其功能与牙周病的确切关系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本项目通过高通量测序、气-质联用、宏基因组测序及荧光定量PCR等技术,研究牙周健康、慢性牙周炎及侵袭性牙周炎三类人群的不同临床状态和干预治疗的不同时间节点相关口腔微生物组的特点,初步探索代谢组及核心微生物功能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试图定义不同牙周健康状态的口腔核心微生物组,区分“口腔型”;并将多个组学结果相关联,初步预测及验证核心微生物组的功能差异。旨在揭示口腔核心微生物组及其代谢对牙周健康的影响,为阐述牙周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

结项摘要

牙周炎的发生发展与口腔微生物菌群的活动是密切相关的,菌群的功能多是通过参与人体的代谢活动实现的。因此,认清口腔内微生物菌群的局部和整体结构特征及其代谢特点,对于揭示牙周炎发病机制有着重要意义。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通过观察不同牙周健康状态下,口腔微生物组菌群结构及代谢物组成特点,探寻与牙周炎密切相关的菌属和代谢物,并初步探索菌群通过代谢参与牙周炎的致病机制。对牙周健康者、慢性牙周炎患者、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三类人群,在牙周基础治疗前后进行全口牙周临床指标检查,采集唾液、龈下菌斑、龈沟液样本,运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治疗前后口腔微生物菌群结构和代谢物组成,并关联菌群与代谢物的关系。主要结论,一、牙周炎组与健康组口腔菌群结构存在显著差异,组间差异主要体现在低丰度稀有菌属,而两类牙周炎组的口腔菌群结构组间差异不显著。三组间唾液、龈沟液代谢物组成均具有显著差异。代谢物的变化对区分慢性牙周炎和侵袭性牙周炎可能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二、两类牙周炎组的口腔菌群结构和龈沟液代谢物组成与牙周基础治疗后临床指标的改善和变化情况较为一致,而唾液代谢组不完全一致;三、牙周炎组基础治疗前与健康组比较,存在差异的菌属、代谢物,在基础治疗后,仍与健康组存在差异的,应进一步研究其在牙周炎发生发展中可能的作用。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2)
专利数量(0)
Comparison of Subgingival and Buccal Mucosa Microbiome in Chronic and Aggressive Periodontitis: A Pilot Study
慢性和侵袭性牙周炎龈下和颊粘膜微生物群的比较:一项初步研究
  • DOI:
    10.3389/fcimb.2019.00053
  • 发表时间:
    2019-03-11
  • 期刊:
    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
  • 影响因子:
    5.7
  • 作者:
    Wei, Yiping;Shi, Meng;Wu, Xiaolei
  • 通讯作者:
    Wu, Xiaolei
Alterations and Correlations in Microbial Community and Metabolome Characteristics in Generalized Aggressive Periodontitis.
广泛性侵袭性牙周炎微生物群落和代谢组特征的变化和相关性
  • DOI:
    10.3389/fmicb.2020.573196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 影响因子:
    5.2
  • 作者:
    Shi M;Wei Y;Nie Y;Wang C;Sun F;Jiang W;Hu W;Wu X
  • 通讯作者:
    Wu X
The Subgingival Microbiome of Periodontal Pockets With Different Probing Depths in Chronic and Aggressive Periodontitis: A Pilot Study.
慢性和侵袭性牙周炎不同探诊深度的牙周袋龈下微生物组:一项初步研究
  • DOI:
    10.3389/fcimb.2018.00124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
  • 影响因子:
    5.7
  • 作者:
    Shi M;Wei Y;Hu W;Nie Y;Wu X;Lu R
  • 通讯作者:
    Lu R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集中式光伏电站的可靠性评价方法
  • DOI:
    10.15943/j.cnki.fdxb-jns.2015.05.005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文杰;孙耀杰;林燕丹;张军军
  • 通讯作者:
    张军军
种植体周表型的概念及其临床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口腔医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浩筠;危伊萍;韩子瑶;王安琪;胡文杰
  • 通讯作者:
    胡文杰
双侧上下后牙种植修复后应用游离龈移植术改善软组织条件利于健康维护(附1例2年随访报告)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丽曼;杨刚;胡文杰
  • 通讯作者:
    胡文杰
外泌体 microRNA 在脑出血中的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卒中与神经疾病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四妹;储照虎;胡文杰;赵守财;金凡夫;周莹莹;徐阳
  • 通讯作者:
    徐阳
美学区牙冠延长术联合树脂修复改善露龈笑并关闭牙间隙的初步探索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韦宁;危伊萍;邱淑婷;胡文杰;刘云松;姬爱平;寻春雷
  • 通讯作者:
    寻春雷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胡文杰的其他基金

基于生物标记物构建种植体周病的诊断—预后预测模型
  • 批准号:
    82173647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生物标记物构建种植体周病的诊断-预后预测模型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4 万元
  • 项目类别:
基于多源异构分层数据特征建立汉族人群口腔唇齿龈关系及牙周生理形态的评估模型
  • 批准号:
    61876005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6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基因型比较的研究
  • 批准号:
    30000192
  • 批准年份:
    2000
  • 资助金额:
    1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