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RA4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300721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801.固有免疫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 is a systemic autoimmune disease. Uncontrolled 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pDC) activation and interferon α(IFNα) production play the key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Leukocyte immunoglobulin like receptor A4(LILRA4), a receptor specifically expressed on pDCs strongly inhibits the production of IFNα. Preincubation with LILRA4 cross-linking antibody suppresses the IFNα responses of pDCs treated with HIV. In our previous study, we discovered a down-regulation of LILRA4 expression on the surface of pDCs in SLE patients,which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to the disease activity and 24h urea protein level,implicating the involvement of LILRA4 in the pathogenesis of SLE and lupus nephritis. In this project, we will further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LILRA4-mediated controlling function is breached in SLE patients and its mechanism. Furthermore, the ability of LILRA4 cross-linking antibody to down-modulate pDC activation and IFNα production will be discussed, which will shed light on new strategies to treat SLE.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全身多系统的自身免疫病。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的异常活化及干扰素α(IFNα)的大量产生在其发病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近年来新发现的pDC表面受体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LILRA4)是IFNα产生的重要负向调控因子。国外研究提示,采用抗LILRA4单克隆抗体交联LILRA受体可抑制HIV病毒诱导的IFNα的产生。我们的前期工作显示,SLE患者pDC表面LILRA4受体表达显著减低,并且其水平与SLE患者疾病活动度及24小时蛋白尿水平呈明显负相关,提示LILRA4参与SLE及狼疮性肾炎的发病。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在国内外首次从患者、细胞、分子不同水平研究LILRA4受体在SLE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并探索抗LILRA4单克隆抗体的潜在治疗作用,为SLE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及理论依据。

结项摘要

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LILRs)又称免疫球蛋白样转录物(ILTs),是一组可识别人类白细胞抗原(HLA)I类分子,进而发挥活化或抑制作用的受体。LILR基因位于19q13.4染色体区域。研究表明,多种LILR家族受体的功能异常可能在风湿免疫病的发病中存在一定作用。申请人前期研究结果表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浆细胞样树突样细胞(pDC)表面LILRA4受体表达显著减低。本项目在前期工作基础上,通过建立模拟SLE疾病模型的体外培养体系,结合运用遗传学、蛋白质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方法与技术,分析研究LILRA4及LILRA3基因变异在SLE、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及类风湿关节炎(RA)的易感性及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显示,LILRA3基因变异与中国汉族SLE、pSS及RA发病明显相关,功能性LILRA3与SLE多种临床/血清学特征如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及高度病情活动相关;与pSS患者多种白细胞减少及自身抗体阳性相关。在早期RA患者中,携带LILRA3危险基因型者较未携带者Sharp评分者显著增高,提示LILRA3是RA发病的易感基因且对早期患者的骨破坏有显著作用;LILRA3在RA患者血清中的表达量明显增加且与病情活动度相关。综上所述,本项目结果提示,功能性LILRA3是中国汉族人群SLE、pSS及RA发病一个新的易感性因子。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2)
专利数量(0)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巩膜炎4例临床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贾园;苗恒;周云杉;张晓盈
  • 通讯作者:
    张晓盈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清热解毒药对组分调控巨噬细胞M1/M2表型及其机制研究
  • DOI:
    10.19540/j.cnki.cjcmm.20180522.003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国中药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徐元;陈龙;蒋义鑫;杨月;章丹丹
  • 通讯作者:
    章丹丹
有效围压对煤体破裂声发射信号影响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潘一山;罗浩;杨月;陈广阳
  • 通讯作者:
    陈广阳
大兴安岭红水泡泥炭地腐殖化度与总有机碳记录的5 ka BP以来的气候变化
  • DO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19.04.007
  • 发表时间:
    2019-08
  • 期刊:
    湿地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月;介冬梅;李楠楠;李梦真;宗雅卓;宋丽娜
  • 通讯作者:
    宋丽娜
补肾活血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小鼠免疫功能和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月;田园;陈玥颖;李永明;钟沈煜;薛鸾
  • 通讯作者:
    薛鸾
紫外-氯化锂复合诱变哈茨木霉产生多菌灵抗药性菌株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植物保护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宋志儒;杨月;孙冬梅;李敏
  • 通讯作者:
    李敏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