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脆性断裂活动时间:来自WFSD-1岩芯和地表断层泥的40Ar/39Ar年代证据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602218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211.大地构造学与构造地质学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Understanding the uplift history of east Tibet highly relies on the indirect results obtained via low-temperature thermochronology, because of lacking of direct dating method and objects. Fault gouges are rich in Wenchuan co-seismic surface ruptures (Yingxiu-Beichuan fault and Guanxian-Anxian fault) and Wenchuan earthquake Fault Scientific Drilling (WFSD-1, Yingxiu-Beichuan fault) cores, some of which are very thick. Different from indirect study object, these fault gouges are direct products of brittle faulting, in which the activity timing, mode and thermal history are recorded, providing new objectives allowing study of the brittle faulting of Longmen Shan. This project intend to date the fault gouges from Wenchuan co-seismic surface ruptures (Yingxiu-Beichuan fault and Guanxian-Anxian fault) and WFSD-1 cores (Yingxiu-Beichuan fault) via 40Ar/39Ar thermochronological technique of clay end member and structure analysis. The results will constrain the tectonic and earthquake activity history. Moreover, based on the fault gouges thermochronological analysis both from surface outcrops and drilling cores, we also intend to provide additional constraints for the uplift history of the east margin of Tibet, recognize the uplift process from a new perspective.
龙门山断裂带构造活动历史的研究基本来自低温热年代学方法对断裂带两侧上下盘或周边地质体的测定,间接的反映断裂带的活动时间,缺乏直接限定的方法和证据。汶川地震同震地表破裂带(映秀-北川断裂和灌县-安县断裂)和科学钻探1号孔(WFSD-1,映秀-北川断裂)岩芯中出现了大量的断层泥,部分厚度巨大。这些断层泥是脆性断裂活动的直接产物,记录了断裂活动的时间、方式和热历史等信息,为研究龙门山断裂活动和地震历史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本研究拟通过粘土矿物粒度分级40Ar/39Ar定年技术并结合详细的构造分析,对汶川地震同震地表破裂带(映秀-北川断裂和灌县-安县断裂)和WFSD-1岩芯(映秀-北川断裂)中出现的断层泥进行系统的定年,得到的结果将有效制约龙门山主干断裂带的构造和地震活动历史。此外,结合地表和深部断层泥的热年代学分析还将为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的隆升历史提供年代证据,从不同角度认识青藏高原东缘的形成过程。

结项摘要

龙门山断裂带构造活动历史的研究基本来自低温热年代学方法对断裂带两侧上下盘或周边地质体的测定,间接的反映断裂带的活动时间,缺乏直接限定的方法和证据。与韧性剪切带相比,由于形成于浅部低温环境,老的碎屑物质和新的重结晶物质相互掺杂,脆性断裂的同位素年龄往往代表的是一个混合年龄,难以反映其真实的活动时间。近些年来,断层泥自生伊利石定年方法在地表脆性断裂的年代学研究中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汶川地震同震地表破裂带出现了大量的断层泥,部分厚度巨大。此外,在发震断裂-映秀-北川断裂带上发现有经历过高温熔融的假玄武玻璃。这些物质是脆性断裂活动的直接产物,记录了断裂活动的时间、方式和热历史等信息,为研究龙门山断裂活动和地震历史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我们采用了惰性气体质谱Cl/K、Ca/K分析与电子探针Cl/K、Ca/K成分分析比对的方法,获得的龙门山假玄武玻璃年龄结果介于231.0±4.4 Ma-237.9±5.1 Ma之间。假玄武玻璃的锆石U-Pb定年结果介于229 Ma-216 Ma的中-晚三叠世,进一步证实了龙门山汶川-茂县断裂和映秀-北川断裂两条主要断裂带近乎同时形成于中-晚三叠世的印支造山运动。映秀-北川断裂同震地表破裂带出露的断层泥记录了断裂带的重要活动时间为12.0-19.4 Ma,直接表明该断裂在这一时期的构造活动直接诱发了以往低温热年代学证实的区域隆升,从而排除了气候造山的单一端员模型。然而与之不同,龙门山断裂带前山断裂灌县-安县断裂的几个断层泥样品仅记录了中生代的断层泥形成年龄。我们认为龙门山相邻两条断裂的断层泥截然不同的年龄结果是由于不同的断裂性质造成的。与高角度、快滑移、高温闭锁的映秀-北川断裂相比,灌县-安心断裂具有长期蠕滑的特点,正是这种低温蠕滑的断裂活动特征最终导致灌县-安县断裂无法记录到后期的断裂活动及其对应的地震事件。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印支期龙门山断裂带的逆冲—推覆构造和沉积响应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地质论评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郑勇;李海兵;王焕;张蕾;李成龙
  • 通讯作者:
    李成龙
断层泥自生伊利石年龄分析及其在龙门山断裂带的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地球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郑勇;李海兵;王世广;白明坤
  • 通讯作者:
    白明坤
New geochronology constraints on timing and depth of the ancient earthquakes along the Longmen Shan fault belt, eastern Tibet
西藏东部龙门山断裂带古地震时间和深度的新地质年代学约束
  • DOI:
    10.1002/2016tc004210
  • 发表时间:
    2016-12
  • 期刊:
    Tectonics
  • 影响因子:
    4.2
  • 作者:
    Yong Zheng;Haibing Li;Zhiming Sun;Huan Wang;Jiajia Zhang;Chenglong Li;Yong Cao
  • 通讯作者:
    Yong Cao
龙门山造山带的早期活动及其对造山作用的启示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岩石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郑勇;李海兵;王焕;张蕾;李成龙
  • 通讯作者:
    李成龙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温度稳定型Li_2(Zn_(1–x)Co_x)_2Mo_3O_(12)陶瓷的微波介电性能研究
  • DOI:
    10.14106/j.cnki.1001-2028.2017.11.003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电子元件与材料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徐静;杨晓丽;郑勇;董作为;吕学鹏
  • 通讯作者:
    吕学鹏
南北地震带震源机制解与构造应力场特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地球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谢祖军;龙锋;赵小艳;郑勇
  • 通讯作者:
    郑勇
H_2S在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中对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强;杨新疆;陈卫刚;郑勇
  • 通讯作者:
    郑勇
5种内生真菌对玉米幼苗抗干旱的胁迫作用
  • DOI:
    10.13341/j.jfr.2018.1199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菌物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美玲;郑勇;孙翔;姚慧;李家龙;葛欣;郭良栋
  • 通讯作者:
    郭良栋
高超声速飞行器楔面激波的光线偏折校正模型
  • DOI:
    10.3788/irla20210182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红外与激光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冰;郑勇;徐彬;章后甜;陈张雷
  • 通讯作者:
    陈张雷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郑勇的其他基金

龙门山的逆冲-推覆和隆升:来自于山前飞来峰的年代制约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61 万元
  • 项目类别: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